"笑拍洪崖":笑着轻拍洪崖仙人,
# 笑拍洪崖:“笑拍”两句:笑问同游者,千丈南岩由谁削就。《神仙传》:“衡叔卿归华山,汉武帝令叔卿子度求之,见其父与人博,度问曰:‘向与博者为谁?’叔卿曰:‘是洪崖先生、王子晋、薛容也。’”晋人郭璞《游仙诗》之三:“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此当指同游者,或谓指韩元吉、朱熹诸人。
"问千丈、":问道这千丈的、
"翠岩谁削":翠绿的岩崖是谁削成的呢?
"依旧是、":眼前依旧是、
# 依旧是:“依旧”四句:谓今日重游南岩,南岩一带风景依旧。
"西风白鸟":西风吹拂,白鸟飞翔,
# 鸟:一作马。
"北村南郭":北面的村庄和南面的城郭。
"似整复斜僧屋乱":僧人的房屋看似整齐却又歪斜杂乱,
# 僧屋:僧舍。,似整复斜:杜牧《台城曲二首》;“整整复斜斜,隋旗簇晚沙。”
"欲吞还吐林烟薄":树林中的烟雾似要吞吐而出,显得稀薄朦胧。
"觉人间、":感觉到人世间,
# 觉人间:“觉人间”两句:因草木摇落而发悲秋之叹。宋玉《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万事到秋来":万事万物到了秋天,
"都摇落":都开始凋落了。
"呼斗酒":招呼来一斗美酒,
# 呼斗酒:“呼斗酒”四句:今日与君呼酒共酌,更期来日同归山林,重践幽约。李白《将进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同君酌":和你一同畅饮。
"更小隐":想要做个小小的隐士,
# 小隐:谓隐居山林。《文选》载晋人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山水),大隐隐朝市。”
"寻幽约":寻找那幽美的约定。
# 幽约:清幽之约。陈高《送陆有章》诗:“我性亦爱山,方期结幽约。”,寻:重温。
"且丁宁休负":再三叮嘱不要辜负了,
# 且丁宁休负:“且丁宁”两句:嘱廓之及早归隐,勿久恋仕途。按:据稼轩《醉翁操》(“长松之风”)序,知廓之行将出仕,故有此嘱语。丁宁:同“叮咛”。
"北山猿鹤":北山的猿猴与仙鹤。
# 北山猿鹤:化用孔稚珪《北山移文》句意,见前《沁园春》(“三径初成”)注②。
"有鹿从渠求鹿梦":就像那有鹿之人追求鹿梦一样虚幻,
# 有鹿从渠求鹿梦:“有鹿”两句:谓廓之出仕亦如蕉乐之梦,而我鱼游之乐则非隐退者不能领略。喻虚幻的人世富贵,失荣辱如梦幻。《列子·卷三·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偶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讵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梦;真梦得鹿,妄谓之实。彼真取若鹿,而与若争鹿。室人又谓梦仞人鹿,无人得鹿。今据有
"非鱼定未知鱼乐":不是鱼就一定不懂得鱼的快乐。
# 鱼乐:《庄子·卷十七·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正仰看、":正当仰望着飞鸟时,
# 正仰看:“仰看”两句:杜甫《漫成二首》之二:“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
"飞鸟却应人":飞鸟却像是回应人一般,
"回头错":回过头来,令人恍然若失。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怀古爱国词。描绘了深秋南岩的开阔景象,化用典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表达了收复河山的爱国之情与对主和派的谴责。
2. 写作手法
用典:“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运用了“北山移文”的典故。南齐孔稚珪的《北山移文》中,北山的猿鹤谴责伪隐者周颙,说他出仕后辜负了山中的猿鹤。辛弃疾在此处化用此典,以“丁宁休负”强调自己与自然的约定,表明自己虽有归隐之念,但绝非真正忘却世事的伪隐士,暗含壮志未酬的无奈与不甘,也委婉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上阕:“笑拍洪崖,问千丈、翠岩谁削?”开篇以充满奇趣的想象之笔,“笑拍洪崖”塑造出豪迈不羁的形象,“问千丈、翠岩谁削”以问句起兴,突兀奇崛,引发读者对南岩雄伟山势的遐想。“依旧是、西风白鸟,北村南郭。”此句承接上文,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秋日村居图,西风轻拂,白鸟飞翔,北村南郭静谧安然,以平和之景反衬内心波澜。“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薄。”通过“似整复斜”“欲吞还吐”两组灵动的表述,细腻地刻画僧屋错落、林烟缥缈的景象,展现出南岩景色的独特韵味。“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由景及情,点明主旨,借秋日万物摇落之景,感慨人间万事如秋意般走向衰落,暗含壮志难酬的悲叹,将眼前之景与家国身世之感巧妙融合。下阕:“呼斗酒,同君酌。”起句干脆利落,直接抒发与友人饮酒作乐的快意,展现出豪爽洒脱的性情。“更小隐,寻幽约。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以“小隐”“幽约”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叮嘱友人莫负北山猿鹤,既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期待,又暗含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运用“鹿梦”“鱼乐”的典故,前者喻指人生得失如梦,后者表达对他人感受难以确切知晓,借此探讨人生哲理,增添词的文化底蕴与思考深度。“正仰看、飞鸟却应人,回头错。”以仰望飞鸟,飞鸟似懂人意而回头的奇妙场景作结,余韵悠长,将词人复杂的情感融入这一奇幻画面,含蓄地表达出知音难觅、理想难伸的孤寂与怅惘。
# 稼轩作词,惧似胸中有成竹一挥而就者,不复之协律之苦。
明文学家卓人月、徐云俊《古今词统》卷十二
上一篇:宋·辛弃疾《鹧鸪天·石门道中》
下一篇:宋·辛弃疾《书寿宁寺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