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入皇州":早年我踏入京城,
"尊酒相逢尽胜流":在酒桌上与众多杰出之士相逢。
"三十年来真一梦":三十年的时光如梦幻般飞逝,
"堪愁":实在令人忧愁。
"客路萧萧两鬓秋":如今我漂泊在异乡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两鬓已如秋霜般斑白。
"蓬峤偶重游":偶然重游旧地。
"不待人嘲我自羞":不必等别人嘲笑,我自己就感到羞愧。
"看镜倚楼俱已矣":对着镜子,
"扁舟":倚靠着楼栏,
"月笛烟蓑万事休":在月光下吹着笛子,披着蓑衣,一切都不再挂怀。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写作手法
对比:将早岁“入皇州”“尊酒相逢尽胜流”的得意时光,与当下“客路萧萧两鬓秋”的落魄现状进行对比。早岁在京城与才俊相聚,意气风发;如今漂泊异乡,两鬓斑白,尽显岁月沧桑与人生落差,强化了词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直抒胸臆:“堪愁”二字直接点明词人内心的忧愁,毫不隐晦地抒发了对过去三十年如梦般岁月的感慨与对当下境遇的悲叹,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词人的痛苦心境。借景抒情:“月笛烟蓑”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借这一景象,词人表达了自己对远离尘世喧嚣,过上平淡、超脱生活的向往,情与景相互交融,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而深沉。
2. 分段赏析
词的开篇“早岁入皇州。尊酒相逢尽胜流”,陆游回忆起早年踏入京城的时光。那时的他年轻气盛,与众多杰出之士在酒桌上畅谈,满是意气风发。这两句描绘出一幅热闹、充满希望的场景,展现出词人曾经的辉煌与自信。“三十年来真一梦,堪愁”,笔锋一转,词人感慨三十年的时光如梦幻般飞逝。曾经的豪情壮志在岁月的消磨下渐渐远去,如今只剩下满心的忧愁。“堪愁”二字直抒胸臆,将词人内心的痛苦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客路萧萧两鬓秋”,描绘出当下的自己漂泊在异乡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两鬓已如秋霜般斑白。这一形象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词人历经沧桑后的凄凉境遇,与早岁的风光形成鲜明对比。“蓬峤偶重游。不待人嘲我自羞”,词人偶然重游旧地,往昔的壮志未酬让他感到无比羞愧。这种羞愧并非来自他人的嘲笑,而是源于自己内心对理想未能实现的自责。“看镜倚楼俱已矣,扁舟。月笛烟蓑万事休”,词人对着镜子,看到自己衰老的容颜,倚靠着楼栏,深知曾经的抱负已无法实现。于是,他决定放下一切,乘坐扁舟,在月光下吹着笛子,披着蓑衣,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月笛烟蓑”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宁静、超脱生活的向往,也象征着他对尘世烦恼的彻底解脱。
上一篇:宋·周邦彦《六丑·落花》
下一篇:宋·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