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晚情如旧":虽然相见恨晚,但情谊却如同旧识般深厚,
"交疏分已深":虽然交往并不密切,但感情却已十分真挚。
"舞时歌处动人心":过去一起歌舞的地方和场景,总是那么令人心动。
"烟水数年魂梦":多年来,她的身影如烟水般缥缈,魂牵梦萦,
# 魂梦:梦绕魂牵。,烟水:烟水阻隔。
"无处可追寻":却无处寻觅。
"昨夜灯前见":昨夜在灯前重逢,
"重题汉上襟":又重新在衣襟上题字留念。
# 题汉上襟:指互相吟诗唱和。
"便愁云雨又难寻":可马上又开始忧愁,担心再次分别后就像那云雨一样难以再相聚。
# 云雨:即男女欢合。
"晓也星稀":清晨时分,星星渐渐稀疏,
"晓也月西沈":月亮也向西边沉落。
"晓也雁行低度":清晨时分,大雁低空飞过,
"不会寄芳音":却没有给我带来你的美好音信。
# 芳音:芳信,对人书信的敬称。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写作手法
用典:“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化用“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的典故,生动地表达出男女间一见钟情,情谊深厚;“重题汉上襟”巧用题襟的典故,展现了两人吟诗唱和、题诗留念的场景,丰富了词的文化内涵。借景抒情:“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沈。晓也雁行低度,不曾寄芳音”,通过描写清晨星星稀疏、月亮西沉、大雁低空飞行且未带来音信的景象,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出离别的哀愁和对对方的思念,使情感表达更真挚。对比衬托:“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中“见晚”与“情如旧”、“交疏”与“分已深”形成对比,突出两人感情的特殊与深厚,衬托出情感的真挚。反复:“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沈。晓也雁行低度”中“晓也”的反复使用,强调时间的推移和清晨的景象,增强情感表达,突出词人在清晨时的孤独和对对方的思念。
2. 分段赏析
上阕“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舞时歌处动人心。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开篇表明与对方相见恨晚但情谊深厚,虽交往不密但感情真挚,接着回忆往昔一起歌舞的场景令人心动,而后感慨多年来那些美好的回忆如烟雾般难以追寻,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时光流逝的感慨,“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更体现出爱而不得、思而难遂的痛苦。下阕“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便愁云雨又难寻。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沈。晓也雁行低度,不曾寄芳音”,先写昨夜灯前重逢并重新题字的温情场景,“重题汉上襟”展现了两人的亲密互动。但随即“便愁云雨又难寻”流露出对再次分别后难以相见的担忧。最后通过描写清晨星星稀疏、月亮西沉、大雁低空飞过却未带来音信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哀愁和对对方的思念,将情感推向高潮,“晓也”的反复使用增强了这种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