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èng
dèng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shào
gōng
míng
shēng
cèng
dèng
bìn
chéng
shì
lóu
jiǔ
měi
pín
dǒu
bǐng
chūn
huí
lǎo
zhī
hēi
zhì
yóu
hún
yīng
yǒu
shù
bái
xiào
mìng
yǒng
liáng
dōng
pàn
niú
lán
běi
shì
shuí
néng
shí
bēi

译文

年少时仰慕功名,常怀建功立业之志,非常自负不凡,后来经历一生困顿失意,老来鬓发如霜。高楼上权贵之人的美酒佳肴与贫贱的人有什么关系,年岁春去秋来,朝廷政局变化,年老体衰的我远处江湖而一无所知。金人旗帜如游魂般笼罩中原,国运衰微自有定数,平民寒士欲要为国效命,却一直没有机会,蹉跎岁月。住在捕鱼池子的东畔、耕牛畜栏的北边,我等待着衰老,试问天下之人谁能够明白这种悲苦?

逐句剖析

"少慕功名颇自奇":年少时仰慕功名,常怀建功立业之志,非常自负不凡,

# 自奇:自负不凡。

"一生蹭蹬鬓成丝":后来经历一生困顿失意,老来鬓发如霜。

# 蹬鬓:困顿,失意。杜甫《上水遣怀》诗:“蹭蹬多拙为,安得不皓首。”陆游《秋晚》诗:“一生常蹭蹬,万事略更尝。”

"市楼酒美贫何预":高楼上权贵之人的美酒佳肴与贫贱的人有什么关系,

# 预:参与。,市楼:市中楼房。又称旗亭。古时建于集市中,上立旗帜,以为市吏候望之所。

"斗柄春回老不知":年岁春去秋来,朝廷政局变化,年老体衰的我远处江湖而一无所知。

# 斗柄:北斗柄。指北斗的第五至第七星,即衡、开泰、摇光。北斗,第一至第四星象斗,第五至第七星象柄。也喻权柄,大权。指时序变化,感慨韶华,也可暗指政局变化反复。

"黑帜游魂应有数":金人旗帜如游魂般笼罩中原,国运衰微自有定数,

# 游魂:比喻飘泊不定,到处游荡的人。《宋书·索虏传》:“残虐游魂,齐民涂炭,乃眷北顾,无忘弘拯。”,黑帜:宋时指金。钱仲联校注:“《考工记》:‘北方谓之黑。’金为北虏,故云。”

"白衣效命永无期":平民寒士欲要为国效命,却一直没有机会,蹉跎岁月。

# 效命:舍命报效。,白衣:古代平民服。因即指平民。亦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

"鱼梁东畔牛栏北":住在捕鱼池子的东畔、耕牛畜栏的北边,

# 牛栏:关牛的简陋房屋。辛弃疾《鹧鸪天》词:“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鱼梁:拦截水流以捕鱼的设施。以土石筑堤横截水中,如桥,留水门,置竹笱或竹架于水门处,拦捕游鱼。陆游《初冬从文老饮村酒有作》诗:“山路猎归收兔网,水滨农隙架鱼梁。”

"举世谁能识此悲":我等待着衰老,试问天下之人谁能够明白这种悲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蹭蹬》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退居家乡山阴时创作的诗作。此诗中,陆游回首生平坎坷仕途,直面“虚度光阴、待老山乡”的现实境况,既抒发了至死不渝的报国宏愿,又倾泻了壮志难酬的深沉悲慨。诗人一生以投身抗金、雪耻复国为志,至老仍“僵卧孤村”而心系家国,却因朝廷偏安、壮志难伸,只能在诗中以“空怀热血”的呐喊叩击时代心扉。全诗笔调沉郁顿挫,于沧桑回顾中凝聚着血泪交织的爱国激情,展现了一位志士“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生命底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蹭蹬》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陆游自仕途罢归,退居山阴农村的岁月里,虽年至花甲而壮心未已。诗人虽身处乡野,却日夜牵念家国,热血仍在胸腔中沸腾,收复河山的宏愿从未因时光流逝而稍减。然偏安朝廷的妥协国策下,他的抗金主张屡屡碰壁,北伐理想渐成镜花水月。抚今追昔,半生坎坷如潮奔涌,纵有“一身报国有万死”的赤诚,却只落得“双鬓向人无再青”的无奈。当此之际,诗人于孤村老屋中振笔疾书,将满腔忠愤与沧桑感慨注入诗行,遂成《蹭蹬》一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怀诗。诗中描绘了陆游从少年壮志到一生困顿的坎坷人生,体现了功名无成、岁月蹉跎的悲愤;通过“市楼酒美贫何预”的贫贱潦倒、“斗柄春回老不知”的朝廷遗忘、“黑帜游魂”的国土沦丧、“白衣效命永无期”的报国无门,表达了个人命运与家国苦难交织的沉痛。

2. 分段赏析

首联“少慕功名颇自奇,一生蹭蹬鬓成丝”以时空对比破题,“少慕功名”直书少年意气,“颇自奇”尽展其以天下为己任的自负与豪情,“一生蹭蹬”却陡转笔锋,将平生仕途偃蹇、理想碎灭的坎坷尽纳“蹭蹬”二字,“鬓成丝”以白发意象具象化岁月消磨的苍凉,理想与现实的撕裂感扑面而来。颔联“市楼酒美贫何预,斗柄春回老不知”承首联“蹭蹬”展开,“酒美”与“贫”形成物质困窘的鲜明对照,“斗柄春回”的季节更替与“老不知”的麻木心境交织,既见生计之艰,亦显时光虚度的无奈,暗含“老却英雄似等闲”的悲慨。颈联“黑帜游魂应有数,白衣效命永无期”陡然振起,“黑帜游魂”喻指金兵,断言其气数将尽,见抗金信念之坚,“白衣效命”则以平民身份自况,“永无期”三字如重锤击心,道尽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愤懑。尾联“鱼梁东畔牛栏北,举世谁能识此悲?”以“鱼梁”“牛栏”的偏远居所勾勒生存图景,“东畔”“北”的方位铺陈更显处境寂寥,“举世谁识”的叩问如孤鸿哀鸣,将一生未展之志、无人理解之悲推向极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下一篇:宋·谢枋得《蚕妇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