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píng
shuǐ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shuǐ
hàn
qiáo
bài
shā
tuí
jìng
nián
huá
shī
juàn
xīn
shì
qióng
zhī
jiū
chūn
guī
jué
zhī
páo
xiāo
mài
fàn
jiàn
chún

译文

溪水湍急,冲毁了桥,沙土坍塌,改变了小路的方向。岁月的流逝被写入诗卷,而我的心事只能寄托在手中的竹杖上。雨停后,鹁鸠欢快地啼叫,春天归来时,鶗鴂似乎也知晓。客人厨房里有什么吃的呢?只有麦饭和一丝丝的莼菜。

逐句剖析

"水悍溪桥败":溪水湍急,冲毁了桥,

"沙颓野径移":沙土坍塌,改变了小路的方向。

"年华入诗卷":岁月的流逝被写入诗卷,

"心事付筇枝":而我的心事只能寄托在手中的竹杖上。

"雨霁鹁鸠喜":雨停后,鹁鸠欢快地啼叫,

"春归鶗鴂知":春天归来时,鶗鴂似乎也知晓。

"客庖消底物":客人厨房里有什么吃的呢?

"麦饭荐莼丝":只有麦饭和一丝丝的莼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平水》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所见的景象以及内心的感慨。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生活琐事的思考。诗中描绘了溪水湍急、桥梁破败、沙土倾斜等景象,反映了自然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同时,诗人将自己的心事寄托于诗卷和竹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琐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诗中既有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如溪桥败、野径移、雨霁鹁鸠喜等)来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慨。“水悍溪桥败,沙颓野径移。”描绘了自然环境的荒凉,隐喻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动静结合:诗中既有静态的描写(“沙颓野径移。”),也有动态的描写(“雨霁鹁鸠喜。”),动静相衬,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直抒胸臆:诗人在诗中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心事和感慨,“年华入诗卷,心事付筇枝。”,将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以景结情:诗的结尾“客庖消底物,麦饭荐莼丝。”通过描写简单的饮食场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然。

2. 分段赏析

首联:“水悍溪桥败,沙颓野径移。”诗人描绘了溪水湍急导致桥梁损坏,沙土侵蚀使小路改变方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荒凉和破败的氛围,反映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内心的苦闷。颔联:“年华入诗卷,心事付筇枝。”诗人将岁月的流逝和自己的经历融入诗中,同时将自己的心事寄托于竹杖之上,寓意着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颈联:“雨霁鹁鸠喜,春归鶗鴂知。”雨后天晴,鹁鸠欢快地啼叫,而春天的归来被鶗鴂知晓。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内心的期盼。尾联:“客庖消底物,麦饭荐莼丝。”诗人以简单的麦饭和莼丝作为食物,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贾似道《三段锦》

下一篇:宋·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