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uó
xiāng
·
·
yǒng
chūn

朝代:宋作者:史达祖浏览量:3
zuò
lěng
huā
jiāng
yān
kùn
liǔ
qiān
tōu
cuī
chūn
jìn
míng
chóu
fēi
hái
zhù
jīng
fěn
zhòng
dié
宿
西
yuán
rùn
yàn
guī
nán
zuì
fáng
jiā
yuē
fēng
liú
diàn
chē
dào
líng
chén
chén
jiāng
shàng
wàng
hái
bèi
chūn
cháo
wǎn
nán
xún
guān
yǐn
yuē
yáo
fēng
lèi
xiè
niáng
méi
lín
duàn
àn
xīn
绿
shēng
shí
shì
luò
hóng
dài
chóu
liú
chù
dāng
mén
yǎn
huā
jiǎn
dēng
shēn

译文

春雨带来寒意,欺凌花朵,把烟雾笼罩在柳树上,使柳树困乏,在千里大地上偷偷催促着春天走向迟暮。整日里烟雨迷蒙,在愁绪中想要飘飞却又停住。蝴蝶惊讶于粉翅沉重、栖息在西园,燕子喜爱泥土湿润、飞回南浦。最妨碍的是那、风流的美好约会,华丽的车子无法到达杜陵路。在沉沉的江上极目远望,又被傍晚加急的春潮所阻碍,难以找到官方设立的渡口。远处的山峰隐隐约约,如同含着泪水的谢娘那般眉毛细长柔美。临近陡峭的岸边、新绿初生的时候,正是落花、带着愁绪流淌的地方。记得当日、门掩着梨花,在深夜里剪着灯花交谈。

逐句剖析

"做冷欺花":春雨带来寒意,欺凌花朵,

# 做冷欺花:春天寒冷,妨碍了花儿的开放。

"将烟困柳":把烟雾笼罩在柳树上,使柳树困乏,

"千里偷催春暮":在千里大地上偷偷催促着春天走向迟暮。

"尽日冥迷":整日里烟雨迷蒙,

# 冥迷:迷蒙。

"愁里欲飞还住":在愁绪中想要飘飞却又停住。

"惊粉重、":蝴蝶惊讶于粉翅沉重、

# 粉重:蝴蝶身上的花粉,经春雨淋湿,飞不起来。

"蝶宿西园":栖息在西园,

# 西园:泛指园林。

"喜泥润、":燕子喜爱泥土湿润、

"燕归南浦":飞回南浦。

"最妨它、":最妨碍的是那、

"佳约风流":风流的美好约会,

"钿车不到杜陵路":华丽的车子无法到达杜陵路。

# 杜陵:地名,在陕西长安东南,也叫乐游原。,钿车:用珠宝装饰的车,古时为贵族妇女所乘。

"沉沉江上望极":在沉沉的江上极目远望,

"还被春潮晚急":又被傍晚加急的春潮所阻碍,

"难寻官渡":难以找到官方设立的渡口。

# 官渡:公用的渡船。用公家渡船运送旅客。

"隐约遥峰":远处的山峰隐隐约约,

"和泪谢娘眉妩":如同含着泪水的谢娘那般眉毛细长柔美。

# 谢娘:唐代歌妓名,后泛指歌妓。这两句是写烟雨笼罩远处的山峰,象谢娘被泪沾湿的眉毛那样妩媚好看。

"临断岸、":临近陡峭的岸边、

"新绿生时":新绿初生的时候,

"是落红、":正是落花、

"带愁流处":带着愁绪流淌的地方。

"记当日、":记得当日、

"门掩梨花":门掩着梨花,

"剪灯深夜语":在深夜里剪着灯花交谈。

# 剪灯深夜语: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绮罗香・咏春雨》是南宋词人史达祖所做的一首咏物词。上片写近处春雨,创设烟雨迷离境界,写蝶惊燕喜,因雨阻佳期而愁;下片写远处春雨,春潮晚急,群山如带泪美人,新绿落红带愁流去,结尾回忆旧日与情人雨夜相聚。词中不着“雨”字却贴切题意,用语工丽,意境清幽。全词构思巧妙,摹写生动,情致深婉,是史达祖的咏物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史达祖(?~?),南宋词人。字邦卿,号梅溪,祖籍汴(今河南开封)。早年屡试不第,漂泊多地任幕僚。曾为韩侂胄堂吏,韩侂胄被诛后,被黥面贬死。史达祖以词名世,尤工于咏物。其咏物之作形神兼备,物象、物态、人情妙合无垠,最为后人激赏;也有感怀身世之作,或嗟老叹贫,或暗伤漂泊。整体上,其词风瑰奇清秀,遣辞造句,俊语联翩,谋篇构思,出人意表。代表作品有《绮罗香·咏春雨》《双双燕·咏燕》《满江红·书怀》等。著有《梅溪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词。介绍了春雨带来的寒意、雾气等景象,描绘了春雨中蝶、燕的状态,以及春雨阻碍佳期、使人难寻官渡等情景,体现了因雨阻佳期的愁绪,营造了烟雨迷离的意境,表达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2. 写作手法

拟人:“做冷欺花,将烟困柳”,赋予春雨人的动作“欺”“困”,生动写出春雨带来的寒意和雾气笼罩柳树的景象。反衬:以“燕喜泥润”反衬“蝶惊粉重”,燕的喜悦与蝶的惊愁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寂寞黯然的心境。用典:“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化用李重元《忆王孙》和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诗句,回忆往日与情人相聚情景,真切反映作者思念之情。

3. 分段赏析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起笔三句以拟人化手法(“欺”“困”“偷催”)赋予春雨以人的情态,“做冷”从触觉写春雨挟寒,“将烟”从视觉绘雨雾迷蒙,“偷催”从听觉(似闻雨步声声)暗写春雨催暮的潜移默化。三字短语层层递进,构建出烟雨笼罩、天地迷蒙的宏观意境,既点出春雨“湿冷、烟笼、催暮”的特质,又以“千里”二字拓开空间维度,奠定全词幽冷怅惘的基调。“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尽日”强调春雨持续之久,“冥迷”状写雨丝细密、天地浑然的静态;“欲飞还住”则捕捉雨势忽断忽续的动态,动静交织中勾勒出春雨“黏腻缠绵”的典型形态。“愁里”二字双关,既写雨幕含愁的景象,又暗逗词人内心的愁绪,情景交融,使无形之愁与有形之雨浑然一体。“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以蝶、燕的不同反应侧面烘托春雨:蝴蝶因翅沾雨粉沉重而被迫栖宿,暗含困滞愁闷;燕子因春泥湿润便于筑巢而欣悦归巢,透出生机暖意。“惊”与“喜”、“宿”与“归”形成情感对照,以动物的微观视角丰富雨景层次,同时以燕的“喜”反衬蝶的“惊”,暗喻词人因雨阻佳期的孤寂心境。“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笔锋转向人事,“最妨它”三字直抒胸臆,点明春雨对春日约会的阻碍。“钿车”代指华贵车马,“杜陵路”借指情人相会之地,用借代手法含蓄表达怀人之情。道路泥泞、车马难行的现实困境,与内心对相聚的渴盼形成冲突,将春雨的物理阻隔升华为情感阻隔,愁绪由景及人,渐次加深。“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场景从庭院转向江野,“沉沉”叠字摹写江天低垂的压抑感,“望极”见出凝望之久、思绪之远。化用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诗意,却改“野渡无人”为“难寻官渡”,既保留雨势急骤的画面,又融入“寻渡不得”的焦灼——陆路受阻转而求水路,水路亦因雨潮迷茫而难觅津渡,层层递进地强化“雨阻人隔”的愁绪。“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远眺中奇峰突起,以拟人化比喻(“和泪谢娘”)将雨雾迷蒙的远山比作含愁带泪的美人,既精准捕捉烟岚缭绕的峰峦形态(“眉妩”状其秀美),又借“谢娘”代指思念之人,实现“景—人—情”的三重跳转。“和泪”二字兼写峰容与愁情,既属眼前景(雨雾似泪),又是心中想(悬想情人垂泪),“对面落笔”的写法更显相思之深。“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近景与远景交织,“新绿生”写春雨催生的生机,“落红流”状春雨摧残的凋零,二者形成“生—灭”“荣—衰”的强烈对比。“带愁”二字赋予落花以情感,使其成为愁绪的载体,随波逐流的不仅是落红,更是词人无法排遣的相思与无奈。断岸、流水的意象暗合“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古典母题,将愁情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自然流程。“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以“记当日”陡转时空,化用李重元“雨打梨花深闭门”与李商隐“共剪西窗烛”诗意,重现往昔春雨中与情人幽居深院、剪灯夜话的温馨场景。今昔对比中,昔日的“门掩梨花”是庇护温情的屏障,今日的“门掩”却成隔绝相思的阻碍;昔日的“剪灯语”是浓情蜜意的倾诉,今日的“剪灯”只剩孤影对烛的寂寥。以乐景写哀情,愈见今之愁深,结尾以回忆收束,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通篇观之,构思措辞均见工巧,无一字道破“雨”字,却笔笔紧扣春雨。全词抒发愁情,写得委婉层折,情致深永。张炎谓此词妙在“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洵有其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梅溪甚有心思,而用笔多涉尖巧,非大方家数,所谓“一钩勒即薄者”。

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 “临断岸”以下数语,最为姜尧章称赞。

宋黄升《花庵词选》

# 语语淋漓,在在润泽,读此将诗声彻夜雨声寒,非笔能兴云乎!

明李攀龙《草堂诗余隽》

# 愁雨耶?怨雨耶?多少淑偶佳期,尽为所误,而伊仍浸淫渐渍,联绵不已,小人情态如是,句句清隽可思,好在结二语写得幽闲贞静,自有身分,怨而不怒 。

清黄蓼园《蓼园词选》

# 绮合绣联,波属云委。“尽日冥迷”二句,摹写入神。“记当日”二句,如此运用,实处皆虚。

清许昂霄《词综偶评》

# 无一字不与题相依,而结尾始出雨字,中边皆有。前后两段七字句,于正面尤著到。如意宝珠,玩弄难于释手。

清先著、程洪《词洁》

# 词中四字对句,最要凝炼。如史梅溪云:“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只八个字已将春雨画出。

清孙麟趾《词径》

# 法度井然,其声最和。

清周尔墉《周批绝妙好词》

# 史达祖春雨词,煞句“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就题烘衬推开去,亦是一法。

清继昌《左庵词话》

# 此调体物殊工,与碧山之咏蝉,玉田之咏春水,白石之咏蟋蟀,皆能融情景于一篇者。虞山毛晋心醉其《双双燕》词,但“柳昏花螟”自是名句,而全篇多咏燕,仅于结处见意,不若此调之情文并茂也。起三句吸春雨之神。四、五句关合听雨之情。“蝶”、“燕”二句从侧面写题,“惊”、“喜”二字为蝶燕设想,殊妙。“佳期”句承愁雨之意,写到怀人,以领起后幅。转头处言临江望远,意境开拓。以山喻眉,以雨喻泪,常语也,眉黛与泪痕合写,便成隽语。上阕言近处庭院之雨,后言远处江湖之雨。“新绿”二句非特江干风景,而送春念远,皆在其中。“落红”句造语尤工。结句听雨西窗,虽意所易到,而回首当年,以“梨花门掩”,点染生姿,觉余音绕梁也。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 本篇为咏物体,写江南烟雨极为工细。有正面描写处,有侧面衬托处,有点缀风华处,有与怀人本意夹写处,而以回忆作结。姜夔称为“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姜氏此评是恰当的。

近现代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杨炎正《玉人歌·风西起》

下一篇:宋·苏轼《西江月·平山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