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风日不到处":人间风吹不到日照不到之处,
# 风日:风景阳光。日,《黄庭坚文集》《山谷集》作“月”。
"天上玉堂森宝书":是天上的玉堂,森然罗列着宝书。
# 森宝书:森然罗列着许多珍贵的书籍。森,众多茂盛的样子。这里指翰林院珍贵的书籍有很多。,玉堂:古代官署名,宋代以后称翰林院为玉堂。
"想见东坡旧居士":我想见你这位东坡的旧居士,
# 东坡旧居士:指苏轼。东坡原是黄州的一个地名。苏轼于元丰二年(年)被贬到黄州后,曾在城郊的东坡筑室居住,因自号东坡居士。
"挥毫百斛泻明珠":在那挥笔为文好似飞泻百斛明珠。
# 泻明珠:说苏轼赋诗作文似明珠倾泻而出。,斛:古代的重器,十斗为一斛。
"我家江南摘云腴":这是从我江南老家摘下的云腴茶,
# 云腴:即指茶叶。高山云雾生长的茶叶肥美鲜嫩,称云腴。腴是肥美的意思。
"落硙霏霏雪不如":用石磨研磨细细雪花也比它不如。
# 雪不如:说茶的粉末极为洁白,雪也比不上它。,霏霏:这里指茶的粉末纷飞。,落硙:把茶叶放在石磨里磨碎。硙,亦作“碨”,小石磨,研制茶叶的碾具。
"为君唤起黄州梦":喝了以后或能唤起你在黄州的旧梦,
# 黄州:北宋元丰年间被贬之地。,君:文集、山谷集作公。
"独载扁舟向五湖":独驾小舟像范蠡那样泛游五湖。
# 独载扁舟向五湖:用范蠡事。相传春秋时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之后,不愿接受封赏,弃去官职,“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国语·越语》)。五湖,太湖的别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双井茶送子瞻》是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赠茶寄情,赞茶之美。诗中描绘双井茶的珍贵与精制过程(“摘云腴”“落硙霏霏”),既是对家乡风物的自豪,亦是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比苏轼当下的显赫(“玉堂森宝书”)与昔日的贬谪(“黄州梦”),暗喻宦海沉浮无常,劝其效仿范蠡泛舟五湖,远离权力漩涡。
2. 写作手法
用典:范蠡功成身退的典故,直指苏轼应汲取黄州贬谪的教训,及时抽身。从赠茶到劝退,由物及人,将私谊升华为对友人命运的深切关怀。象征:“玉堂”(翰林院代称)象征苏轼的清贵地位;双井茶既是友情载体,亦象征淡泊退隐的生活理想。
3. 分段赏析
首联以“玉堂”(翰林院代称)象征苏轼的清贵地位,但“人间风日不到”暗讽其脱离现实,如空中楼阁。“玉堂”既是神仙洞府,又暗指权力中心,暗示苏轼身处险境而不自知。颔联“旧居士”点出苏轼曾为黄州罪臣的身份,与如今“泻明珠”的显赫形成对比,隐含物极必反的忧虑。借杜甫“诗成珠玉在挥毫”之句,赞苏轼文思如泉涌,亦暗藏对富贵气象的批判。颈联以“云腴”(高山茶)的肥美与“雪不如”的洁白,极言茶叶品质,凸显赠茶诚意。茶之纯净隐喻诗人对苏轼高洁人格的期许,为下文规劝铺垫。尾联借范蠡功成身退的典故,直指苏轼应汲取黄州贬谪的教训,及时抽身。从赠茶到劝退,由物及人,将私谊升华为对友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末了这一笔,披露了赠茶的根本用意,在诗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这番用意又并非一本正经地说出来,只是从旧事的勾唤中轻轻点出,不仅可以避免教训的口吻,也显得情味悠长,发人深思。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词意畅达,不堆砌典故,不生造奇词拗句,在黄庭坚诗作中属于少见的清淡一路。但全诗由高雅的玉堂兴起,引出题赠对象,再进入送茶之事,而最终点明题意,这种千回百转、一波三折的构思方式,仍体现了黄庭坚诗的基本风格,通过虚实交织的笔法,将赠茶诗升华为一首充满历史厚重感的警世之作,体现了“诗到无人爱处工”的艺术追求。
# 这是一首七古,作者却运古于律,锤炼得像律诗一样精粹。一提东坡,二说黄州,都是诗的关键处,结尾只轻轻一点,就味深意长。
现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朱安群《黄庭坚诗文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