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孤烟远村":山脚下一缕炊烟从远处的村庄袅袅升起,
"天边独树高原":天边一棵孤零零的树矗立在高高的原野上。
"一瓢颜回陋巷":像颜回一样,在简陋的巷子里,仅有一瓢水也心满意足,
# 陋:简陋。,颜回:即颜渊,孔子的得意弟子。
"五柳先生对门":与陶潜那样与世无争的高士为邻。
# 五柳先生: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田园乐七首(其五)》是一首六言绝句诗,也是一首田园诗。诗中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体现了诗人王维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虽然诗中主要描绘的是静态的田园风光,但“孤烟”的袅袅升起却给画面增添了一丝动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用典:诗中“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两句,分别引用了颜回和陶渊明的典故,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人格的赞美。
3. 分段赏析
《田园乐七首(其五)》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田园画面,“山下孤烟远村”中以孤烟和远村为意象,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的山村景象,“天边独树高原”则将视野拉向更广阔的空间,象征着诗人独立于世的精神境界,也强化了田园生活的孤独与超然。“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中运用了颜回和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安贫乐道精神的追求。
4. 作品点评
《田园乐七首(其五)》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六言绝句,全诗仅四句,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王维以画入诗,通过“孤烟”“远村”“独树”“高原”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悠远的田园画面,画面感极强,充分体现了其“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同时运用了用颜回和陶渊明的典故,既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又展现了其与历史人物在精神上的共鸣。其宁静悠远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中的经典之作。
# 无一语可俗。顾云:首首如画。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
# “先生对门”非讫然语,岂裴迪辈欤?
明唐汝询《唐诗解》
#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非右丞工于画道,不能得此语。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 第一首景之胜,第二首俗之朴,第三首地之幽,第四首供之淡,第五首身之闲,极尽田园之乐。
明末清初黄生《增订唐诗摘钞》
# 摩诘《田园乐》诸篇,眼前口头自多灵机,铁鞋踏破、远觅千里者便觉多事。
清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上一篇: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下一篇:唐·李白《采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