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āng
shuāng
yàn
·
·
yǒng
yàn

朝代:宋作者:史达祖浏览量:3
guò
chūn
shè
liǎo
lián
zhōng
jiān
nián
chén
lěng
chí
zhù
shì
jiù
cháo
xiāng
bìng
hái
xiàng
diāo
liáng
zǎo
jǐng
yòu
ruǎn
shāng
liáng
dìng
piāo
rán
kuài
huā
shāo
cuì
wěi
fēn
kāi
hóng
yǐng
fāng
jìng
qín
rùn
ài
tiē
zhēng
fēi
jìng
kuā
qīng
jùn
hóng
lóu
guī
wǎn
kàn
liǔ
hūn
huā
míng
yīng
xiāng
zhèng
wěn
biàn
便
wàng
liǎo
tiān
fāng
xìn
chóu
sǔn
cuì
dài
shuāng
é
huà
lán
píng

译文

春社日刚刚过去,你们就在楼阁的帘幕中间穿飞,屋梁上落满了旧年的灰尘,冷冷清清。分开羽翼想停下来,再试着钻进旧巢双栖并宿。好奇地张望雕梁藻井。又呢喃软语、商量个不停。倏然间飘然而起掠过花梢,如剪的翠尾划开了红色花影。芳香弥漫小径间。春雨将芹泥融融浸润。喜欢贴地争飞,好像要比比谁更俊俏轻盈。回到红楼时天色已晚,看够了昏暝中的柳枝花影。但只顾自己在巢安稳栖息。却忘了、捎回天涯游子的书信。这可愁坏了闺中憔悴佳人,望穿双眼天天画栏独凭。

逐句剖析

"过春社了":春社日刚刚过去,

# 春社:古代春天的社日,以祭祀土神。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度帘幕中间":你们就在楼阁的帘幕中间穿飞,

# 帘幕:古时富贵人家多张挂于院宇。,度:穿过。

"去年尘冷":屋梁上落满了旧年的灰尘,冷冷清清。

"差池欲住":分开羽翼想停下来,

# 差池:燕子飞行时,有先有后,尾翼舒张貌。

"试入旧巢相并":再试着钻进旧巢双栖并宿。

"还相雕梁藻井":好奇地张望雕梁藻井。

# 藻井:用彩色图案装饰的天花板,形状似井栏,故称藻井。,雕梁:雕有或绘有图案的屋梁。,相:端看、仔细看。

"又软语、":又呢喃软语、

# 软语:燕子的呢喃声。

"商量不定":商量个不停。

"飘然快拂花梢":倏然间飘然而起掠过花梢,

"翠尾分开红影":如剪的翠尾划开了红色花影。

# 红影:花影。,翠尾:翠色的燕尾。

"芳径":芳香弥漫小径间。

# 芳径:长着花草的小径。

"芹泥雨润":春雨将芹泥融融浸润。

# 芹泥:水边长芹草的泥土。

"爱贴地争飞":喜欢贴地争飞,

"竞夸轻俊":好像要比比谁更俊俏轻盈。

"红楼归晚":回到红楼时天色已晚,

# 红楼:富贵人家所居处。

"看足柳昏花暝":看够了昏暝中的柳枝花影。

# 柳昏花暝:柳色昏暗,花影迷蒙。暝,天色昏暗貌。

"应自栖香正稳":但只顾自己在巢安稳栖息。

# 栖香:栖息得很香甜,睡得很好。

"便忘了、":却忘了、

"天涯芳信":捎回天涯游子的书信。

# 天涯芳信:给闺中人传递从远方带来的书信。古有双燕传书之说。

"愁损翠黛双蛾":这可愁坏了闺中憔悴佳人,

# 翠黛双蛾:指闺中少妇。黛蛾,螺子黛,乃女子涂眉之颜料,其色青黑,或以代眉毛。眉细如蛾须,乃谓蛾眉。更有以眉代指美人者。

"日日画阑独凭":望穿双眼天天画栏独凭。

# 凭:倚靠。,画阑:雕花的栏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双双燕·咏燕》是宋代词人史达祖创作的咏物词。该词上阕细致描绘燕子翩然归来、重返旧巢的欢快画面;下阕生动展现燕子于春日里自在嬉戏,及夜色渐浓后归巢休憩的情形。词人不仅细腻勾勒出燕子灵动鲜活的姿态,还巧妙借景抒发深闺女子的幽怨情思,字里行间隐隐透露出对人生境遇的慨叹。全词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燕子以人的情感与神态,以白描语言简洁而传神地刻画形象,在结构布局上别具巧思,通过春燕双栖双飞的景象,委婉映衬出思妇对远方归人的殷切期盼,整体构思精巧,过渡自然流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史达祖(?~?),南宋词人。字邦卿,号梅溪,祖籍汴(今河南开封)。早年屡试不第,漂泊多地任幕僚。曾为韩侂胄堂吏,韩侂胄被诛后,被黥面贬死。史达祖以词名世,尤工于咏物。其咏物之作形神兼备,物象、物态、人情妙合无垠,最为后人激赏;也有感怀身世之作,或嗟老叹贫,或暗伤漂泊。整体上,其词风瑰奇清秀,遣辞造句,俊语联翩,谋篇构思,出人意表。代表作品有《绮罗香·咏春雨》《双双燕·咏燕》《满江红·书怀》等。著有《梅溪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双双燕·咏燕》是一首咏物词,其创作时间与创作契机已难以确考。有论者认为,此词存在弦外之音,隐喻韩侂胄之事。邓廷桢《双砚斋词话》载:“史邦卿为中书省堂吏,事侂胄久。嘉泰间,侂胄亟持恢复之议,邦卿习闻其说,往往托之于词。如《双双燕》前阕云‘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后阕云‘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大抵写怨铜驼,寄怀毳幕,非止流连光景、浪作艳歌也。”此说可备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词。词作描绘了燕子归巢、嬉戏、栖息的情景,刻画其生动形象,抒发闺怨之情,隐含人生感慨,以双燕衬思妇盼归,构思精巧自然。

2. 写作手法

拟人:“又软语、商量不定”将双燕人格化,赋予它们如情侣般呢喃亲昵、商量定居的情态,生动展现其心理活动与互动情趣,凸显双燕的灵动鲜活与相依相偎的温情。白描:“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以简洁语言勾勒双燕掠过花梢、划开红影的轻盈姿态,不事雕琢却鲜活呈现春日燕舞的动感画面。反衬:以乐景衬哀情,结尾以双燕“忘了天涯芳信”的欢快自在,反衬“翠黛双蛾”凭栏盼信的孤独愁苦,以燕侣双栖的美满对比思妇独居的寂寥,深化闺怨主题,含蓄蕴藉。

3. 分段赏析

上片“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三句,点明时节与燕子归巢的情景。“春社”在春分前后,正值春暖花开之际,相传此时燕子从南方北归,词人仅点明节候,便巧妙暗示燕子归来,这种含蓄的表达既节省笔墨,又使诗意朦胧蕴藉,充分调动读者想象力。“度帘幕中间”进一步明确燕子回归,而“去年尘冷”则暗示归来的是旧燕,同时透露出环境的新变化。在大好春光中,燕子飞入旧家帘幕,虽红楼华屋、雕梁藻井依旧,但空屋无人、满目尘封,让燕子也感受到一丝冷落凄凉。“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四句,细致刻画双燕欲住又犹豫的神态。因燕子离巢已久,面对“去年尘冷”的变化,它们先在帘幕间“穿”“度”,仔细打量似曾相识的环境。出于对旧巢的眷恋,它们“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因犹豫未决,故而又反复审视“雕梁藻井”,还“软语商量不定”。词人通过“差池”“试入”“还相”“商量”四个虚字,层层递进,将双燕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波动生动展现,把双燕互动的场景描绘得如同小两口居家度日般充满生活情趣。“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两句,描绘双燕决定定居后,在春光中轻快飞舞的姿态。它们身姿轻盈,快速掠过花梢,翠绿的尾巴划开繁花的红影,一幅生机勃勃、灵动鲜活的春日双燕图跃然纸上,既展现出燕子的活泼可爱,也透露出春日的美好与活力。下片“芳径。芹泥雨润”,交代燕子筑巢的环境。紫燕常用芹泥筑巢,此处风调雨顺,芹泥湿润,正是安家的绝佳之地。“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生动刻画双燕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从天空直冲而下,贴近地面飞行,相互追逐,仿佛在比赛谁更轻盈俊逸的欢快场景,尽显双燕的活泼灵动与自在欢愉。“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描绘双燕陶醉于北方丰饶景色,四处飞游观光,直至傍晚才归巢的情景。它们尽情享受着春光的美好,生活快乐、自由又美满,双栖双息间,其乐无穷。然而,笔锋一转,“便忘了、天涯芳信”,原来在双燕回归前,曾有天涯游子托它们给家人捎信,可此刻它们却因玩乐而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这一出人意料的转折,打破了前文的欢快氛围。“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结尾两句描绘红楼思妇倚栏眺望的画面。因双燕的疏忽,使得盼信之人愁眉不展,只能每日独自凭栏,苦苦等待。看似笔锋转向红楼思妇,偏离咏燕主题,实则是词人的匠心所在。词人前文描写燕子徘徊旧巢、欲住还休,表面写燕子对“去年尘冷”的感受,实则暗示人去楼空、深闺寂寥的人事变化,直到结尾推开一层融入闺情,使词作余韵悠长,将咏燕与闺怨巧妙融合,深化了词作的内涵与情感表达。

4. 作品点评

原来词人将这双双燕的描写,有意置于红楼清冷、思妇伤春的环境中展开。他以双双燕子形影不离的美满生活,暗暗与思妇“画栏独凭”的寂寞生活形成对照;又极写双双燕子尽情游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暗暗与思妇“愁损翠黛双蛾”的命运形成对照。显然,作者对燕子自由、愉快、美满生活的描写,隐含着某种人生的感慨与寄托。这种写法,打破宋词题材结构以写人为主体的常规,而以写燕为主,写人为宾;写红楼思妇的愁苦,仅为反衬双燕的美满生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读者自会从燕的幸福想到人的悲剧,不过作者有意让读者自行体会。这种写法,因多一层曲折而饶有韵味,能更含蓄深沉地反映人生,堪称别出心裁。且写燕子与人的对照互喻粘连相接,不即不离,确是咏燕词的绝境。作为一首咏物词,《双双燕》获前人很高评价。词中成功刻画燕子双栖双宿恩爱羡人的优美形象,在把燕子拟人化的同时,描写它们的动态与神情,又处处力求符合燕子特征,达到形神俱似的地步,真把燕子写活了。如同是写燕子飞翔,便有几种不同姿态:“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写燕子飞行中捕捉昆虫、从花木枝头一掠而过的情状,“飘然”既显燕子轻捷,又因在捕食而“快拂花梢”,且因飞行轻捷、体形小巧,翠尾如张开的剪刀掠过“花梢”,好似“分开红影”;“爱贴地争飞”,是燕子天阴欲雨时特有的低飞姿态,足见词人观察细腻、用词精刻。词中写燕子衔泥筑巢习性、软语呢喃声音,也无一不肖。“帘幕”“雕梁藻井”“芳径”“芹泥雨润”等,均为诗词中描写燕子的常典。“差池欲住”中“差池”二字本出《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芹泥雨润”中“芹泥”出杜甫《徐步》诗“芹泥随燕嘴”;“便忘了天涯芳信”则化用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拟李都尉从军》“而我在万里,结发不相见;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诗意,反从双燕忘了寄书一面着笔。此词刻划双燕,有环奇警迈之长。取形不如取神,为燕子传神写照更是高难度的描写艺术,这也是其他咏物词远不可及之处。该词在南宋咏物词中堪称佳构。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形容尽矣。姜尧章极称其“柳昏花暝”之句。

宋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七

# “警句”:“愁损玉人,日日画栏独凭。”又“词眼”:“柳昏花暝。”

元陆辅之《词旨》

# 史邦卿《题燕》曰:“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可谓极形容之妙。“相”字,星相之相,从俗字。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词评》

# 不写形而写神,不取事而取意,白描妙手。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

# “欲”字、“试”字、“还”字、“又”字入妙。

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

# “欲”、“试”、“还”、“又”字,妙。入“相”字作星相之相看,妙。

明潘游龙《古今诗余醉》巻十四

# 仆每读史邦卿《咏燕》词:“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又“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以为咏物至此,人巧极天工矣!

清王士禛《花草蒙拾》

# 史邦卿《咏燕》,几于形神俱似矣。……常观姜论史词,不称其“软语商量”,而赏其“柳昏花瞑”,固知不免项羽学兵法之恨。

清贺裳《皱水轩词筌》

# 清新俊逸,兼有之矣。

清许昂霄《词综偶评》

# 此调后四句,一律六字,颇嫌板滞。

清张惠言《词选》

# 词旨倩丽,句句慰贴,匠心独造,不愧清新之目。

清黄苏《蓼园词选》

# 贺黄公谓:“姜论史词,不称其‘软语商量’而称其‘柳昏花暝’,固知不免项羽学兵法之恨。”然“柳昏花暝”,自是欧、秦辈句法,前后有画工、化工之殊,吾从白石,不能附和黄公矣。

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下

# 美则美矣,而其韵庚青,杂入真文,究为玉瑕珠颣。

清戈载《七家词选》

# 起处藏过一番感叹,为“还”字、“又”字张本。“还相”二句,挑按见指法,再搏弄便薄。“红楼”句换笔,“应自”句换意,“愁损”二句收足,然无余味。

近代谭献《谭评词辨》

# “栖香”下至末,似指朋友间有不能践言者。

清黄蓼园《蓼园词选》

# 史梅溪《双双燕》“还相雕梁藻井”,按《表异录》,绮井亦名藻井,又名斗八。今俗曰天花板也。

清郑文焯《绝妙好词校录》

# 史生颖妙非常,此词可谓能尽物性。

清周尔墉《周评绝妙好词》

# 归来社燕,回忆去年,题前着笔,便恋旋转之地。巢痕重拂,犹征人之返故居,咏燕亦隐含人事。欧阳永叔爱诵咏燕诗“晓窗惊梦语匆匆”句,此词云“商量不定”,为燕语传神尤妙。“芳径”四句赋题正面。“柳昏花暝”传为名句,多少朱门兴废,皆在“看足”两字之中。毛晋云“余幼读《双双燕》词,便心醉梅溪”。于刻《梅溪词》后,特标出之。结句因燕书未达,念及倚阑人,余韵悠然。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 此首咏燕,神态逼真,灵妙非常。“过春社了”三句,记燕来之时。“差池”两句,言燕飞入巢。“还相”两句,摹写燕语。“欲”字、“试”

不详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下一篇:宋·苏轼《昭君怨·送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