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林何悄悄":四月里繁花似锦的林间多么静谧。
"绿阴满地青梅小":绿荫遍地,青涩的梅子尚小。
"南陌采桑何窈窕":南陌上采桑的少女身姿窈窕,
"争语笑":笑语喧闹,
"乱丝满腹吴蚕老":丝线缠绕的吴蚕已渐渐老去。
"宿酒半醒新睡觉":昨夜宿醉初醒,晨光中慵懒起早。
"皱莺相语匆匆晓":雏莺啁啾,仿佛在催促破晓。
"惹得此情萦寸抱":心中情愫萦绕难消。
"休临眺":莫要登高远眺。
"楼头一望皆芳草":楼头望去,唯有芳草萋萋铺满天涯。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分段赏析
“四月芳林何悄悄。绿阴满地青梅小。”开篇点明时令为四月,春意渐深,林木葱郁却透出静谧(“悄悄”)。绿荫覆盖地面,青梅初结,果实尚小。这两句以白描手法勾勒出初夏的宁静与生机,色彩清新(绿、青),画面感极强。“南陌采桑何窈窕。争语笑。”视角转向田间:南路上采桑女子身姿窈窕,笑语盈盈。通过“窈窕”“争语笑”的动态描写,展现劳动中的女性之美与活力,暗含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欧阳修擅写民俗,此句延续其《渔家傲》组词中记录风土人情的特色。“乱丝满腹吴蚕老。”收束于蚕事:吴地蚕已成熟,蚕丝堆积如“乱丝”。“乱丝”既写实景,又暗含蚕农辛劳后的丰饶,呼应前文“青梅小”,暗示季节流转与农事节奏。“宿酒半醒新睡觉。雏莺相语匆匆晓。”转入清晨场景:宿醉初醒,慵懒中听闻雏莺啼鸣,点明时间推移至破晓。通过“半醒”“匆匆晓”的模糊时间感,营造出朦胧的睡意与惺忪的晨光交织的氛围。“惹得此情萦寸抱。”情感转折:莺语勾起内心情愫,“萦寸抱”形容愁思萦绕心头,挥之不去。此处情感未明言,却通过“惹得”二字暗示外物触动的敏感心境,为下句铺垫。“休临眺。楼头一望皆芳草。”结尾点题:劝人莫要登高远望,因楼头所见唯有芳草萋萋。芳草常象征离别或相思,此句以景结情,含蓄表达对远方或往事的怅惘。
下一篇:宋·欧阳修《洞仙歌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