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āng
lìng
·
·
shān
qīng

朝代:宋作者:林逋浏览量:3
shān
qīng
yuè
shān
qīng
liǎng
àn
qīng
shān
xiāng
yíng
yíng
shuí
zhī
bié
qíng
jūn
lèi
yíng
qiè
lèi
yíng
luó
dài
tóng
xīn
jié
wèi
chéng
jiāng
biān
cháo
píng

译文

青翠的吴山,青翠的越山,在钱塘江的北岸和南岸,两两相对,隔江呼应,谁能理解恋人的离别愁绪?你泪眼盈盈,我泪眼盈盈,你我相爱却无法相守在一起,江潮过后水面已经恢复平静了,船儿扬帆要远行。

逐句剖析

"吴山青":青翠的吴山,

# 吴山:泛指钱塘江北岸的群山,古属吴国。

"越山青":青翠的越山,

# 越山:泛指钱塘江南岸的群山,古属越国。

"两岸青山相送迎":在钱塘江的北岸和南岸,两两相对,隔江呼应,

# 相送:相对。

"谁知离别情":谁能理解恋人的离别愁绪?

# 谁知离别情:一作: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你泪眼盈盈,

# 泪盈:含泪欲滴。

"妾泪盈":我泪眼盈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你我相爱却无法相守在一起,

# 同心结:将罗带系成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象征定情。

"江边潮已平":江潮过后水面已经恢复平静了,船儿扬帆要远行。

# 潮已平:指江水已涨到与岸相齐。,江边:一作:江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长相思・吴山青》乃北宋文学家林逋所作之词。此词摹一女子与情人作别之景,取《诗经》回环咏唱之法,即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节奏,配清新优美之言语,假女子口吻,道其因爱情遭折,于江边与心上人被迫诀别之悲怀。全词上片起兴,点明送别之事,下片言情,寄托离恨之意。言语直白,意韵深沉,令人回味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性格恬淡,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多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多五、七言律诗。林逋喜欢梅花、白鹤,有“梅妻鹤子”之称。作为布衣隐士,他被朝廷曾赐予粟帛,卒谥和靖先生。代表作品有《山园小梅》《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西湖》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长相思・吴山青》作者独居杭州西湖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种梅养鹤,终身未娶,时人谓“梅妻鹤子”。一阕《长相思》,道尽他关怀人间情爱的款款心曲,亦展现其内心世界的另一番模样。是以在世人心中,这位清心寡欲、几近不食人间烟火的“和靖先生”,看似与爱情终是无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离别题材的词。词中以女子口吻摹写与情人江边诀别的情景,借吴山越水的青山叠翠之景,用民歌复沓的形式反复咏叹“山青”“泪盈”,道尽罗带同心结未成的怅恨。全词以江头潮平的景象收束,于回环往复的节奏中,将被迫分离的悲怀与缠绵情意融入青山绿水间,读来余韵悠长。

2. 写作手法

起兴:以“吴山青,越山青”起兴,通过叠用两个“青”字,色彩鲜明地描绘出江南特有的青山胜景,既展现了吴越地区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又为后文抒写离别之情铺垫了场景,借助自然景物引出人物的情感,符合民歌传统的起兴手法。拟人:“谁知离别情?”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亘古不变的青山当作有感知的对象,向其发出嗔怨,赋予青山以人的情感感知能力。借青山的“无情”凸显出人间离别的深沉悲苦,使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形成对比,巧妙地凸显了送别的主旨,让感情色彩由轻盈转向深沉。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吴山、越山青翠相对,青山“相迎”本是盎然生机之景,词人却以“谁知离别情”陡然转折。青山亘古相依的姿态,反衬出恋人被迫分离的短暂与无常,自然之“乐”愈显人间之“哀”。复沓:词中采用复沓形式,上片“吴山青,越山青”叠用“青”字,下片“君泪盈,妾泪盈”叠用“泪盈”,通过词语的重复,在节奏上形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效果,强化了情感的表达。同时,全词句句押韵,连声切响,前后相应,既体现出民歌的浓郁风味,又让女主人公的柔情与深情在反复咏叹中更加鲜明,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头用民歌传统的起兴手法,“吴山青,越山青”,叠下两个“青”字,色彩鲜明地描画出一片江南特有的青山胜景。吴越自古山明水秀,风光宜人,却也阅尽了人间的悲欢。“谁知离别情?”歇拍处用拟人手法,向亘古如斯的青山发出嗔怨,借自然的无情反衬人生有恨,使感情色彩由轻盈转向深沉,巧妙地托出了送别的主旨。下片承前,“君泪盈,妾泪盈”,由写景转入抒情。临别之际,泪眼相对,哽咽无语。“罗带同心结未成”,含蓄道出了他们悲苦难言的底蕴,古代男女定情时,往往用丝绸带打成一个心形的结,叫做“同心结”。“结未成”喻示他们爱情生活横遭不幸。不知是什么强暴的力量,使他们心心相印而难成眷属,只能各自带着心头的累累创伤,来此洒泪而别。“江边潮已平”船儿就要起航了。“结未成”“潮已平”益转益悲,一江恨水,延绵无尽。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反复咏叹,情深韵美,具浓郁民歌风味。词采民歌中常用的复沓形式,节奏上生回环往复、一唱三咏的艺术效果。词更句句押韵,连声切响,前后相应,见女主人公柔情似水,略无间阻,一往情深。以声助情,用清新流美的语言,唱出吴越青山绿水间的地方风情,创造出隽永空茫、余味无穷的艺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林处士妻梅子鹤可称千古高风。乃其《长相思》惜别词云云,何等风致。闲情一赋,讵必玉瑕珠颣耶。

清彭孙遹《金粟词话》

# 这首短词,寓情于景,将送行妇女的离愁别恨融于对山水无情的怨意之中,别具一格。

近现代王方俊《唐宋词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文珦《栖迟》

下一篇:宋·沈括《李遥买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