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í

朝代:宋作者:释文珦浏览量:3
chí
yán
jiān
suǒ
shàng
tóng
chuāng
xià
liè
fāng
lán
mén
qián
xiū
zhú
xià
zhōng
hán
shí
tián
qiū
hòu
shú
wěi
zhì
rán
táo
rán
cháng

译文

在僻静的山谷中安居,所追求的并非世俗之物。窗户下开满了芬芳的兰花,门前种植着修长的竹子。崖上的小屋在夏季也感到寒冷,石田在秋季才成熟。将自己委身于自然,满足于陶冶的心境。

逐句剖析

"栖迟严壑间":在僻静的山谷中安居,

"所尚不同俗":所追求的并非世俗之物。

"窗下列芳兰":窗户下开满了芬芳的兰花,

"门前艺修竹":门前种植着修长的竹子。

"崖屋夏中寒":崖上的小屋在夏季也感到寒冷,

"石田秋后熟":石田在秋季才成熟。

"委质於自然":将自己委身于自然,

"陶然意常足":满足于陶冶的心境。

# 陶然意常足:以上同上书页三○五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栖迟》是宋代诗僧释文珦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一二句诗人隐居幽深山谷,追求高洁生活,种兰花、竹子于居所,展现超脱世俗的志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四句崖屋清凉、石田丰收,描绘隐居生活的自足与宁静;诗人托付自然,内心满足,享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描绘了诗人栖居山野、远离尘嚣的生活。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志趣和淡泊名利的心态,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满足与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清幽,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僧

释文珦(1210~?),宋代诗僧。字叔向,自号潜山老叟,祖籍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其工诗,多山林闲适之作。代表作品有《哀梅麓楼寺丞》《爱秋》《别山中友》《采菖蒲》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栖迟严壑间,所尚不同俗。”诗的开篇点明了诗人隐居的地点——“严壑间”,即幽深的山谷之中。这里“栖迟”一词,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闲适的生活状态。“所尚不同俗”,则表明诗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与世俗不同,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窗下列芳兰,门前艺修竹。”诗人细致地描绘了自己隐居处的环境。窗下种着芬芳的兰花,门前种植着修长的竹子。兰花和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高洁的象征,诗人以这两种植物来装点自己的居所,既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暗示了他高洁的品格和不随波逐流的志趣。“崖屋夏中寒,石田秋后熟。”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具体场景。“崖屋夏中寒”写出了诗人居住的崖屋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十分清凉,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宜人,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凉。“石田秋后熟”则描绘了秋季收获的景象,石田虽然贫瘠,但依然能在秋季收获,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暗示了他隐居生活的自给自足和内心的富足。“委质于自然,陶然意常足。”最后两句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总结。“委质于自然”表明诗人将自己完全托付于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陶然意常足”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愉悦,他在这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中,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和内心的安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向子湮《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下一篇:宋·林逋《相思令·吴山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