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róng
huā
èr
shǒu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1
biān
róng
huā
xiāng
mèi
hǎo
bàn
kàn
chí
lián
jìn
bàn
shuāng
gǎo

译文

溪边的野生芙蓉花,与周围的花草树木相互映衬,姿态美好。眼看着池塘里的莲花大多都凋谢了,(溪边的芙蓉花)在枯萎的霜菊旁独自绽放。

逐句剖析

"溪边野芙蓉":溪边的野生芙蓉花,

"花木相媚好":与周围的花草树木相互映衬,姿态美好。

# 相媚好:彼此亲密。

"半看池莲尽":眼看着池塘里的莲花大多都凋谢了,

"独伴霜菊槁":(溪边的芙蓉花)在枯萎的霜菊旁独自绽放。

# 槁:干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芙蓉花二首(其一)》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绝句。该诗描绘了溪边野芙蓉的风姿,通过与池莲、霜菊的对比,展现出芙蓉花独特的生长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与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绝句,题材可归为咏物诗。诗中描绘了溪边野生的芙蓉花,与周围的花木相互映衬,姿态美好。“半看池莲尽,独伴霜菊槁”则点明在池莲凋零、霜菊枯萎之际,芙蓉花依然绽放,突出其独特与坚韧。

2. 写作手法

衬托:“溪边野芙蓉,花木相媚好”,以周边花木衬托出芙蓉花的美好姿态,使其形象更加鲜明。对比:“半看池莲尽,独伴霜菊槁”,将芙蓉花与池莲、霜菊的不同状态进行对比,突出芙蓉花生命力的顽强和与众不同。

3. 分段赏析

开篇两句描绘出溪边野生芙蓉花的生长环境,以及它与周边花木相互辉映、和谐美好的画面,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后两句通过对比,在池莲大多凋零、霜菊也已枯萎时,芙蓉花却独自绽放,展现出芙蓉花在恶劣环境下依然坚韧的形象,也暗示了其独特的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送慧勤归余杭》

下一篇:宋·欧阳修《再至汝阴三绝(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