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孤高尘外物":鹭鸶风格孤高,如同超然尘世之外的物象,
# 尘外:世外。
"性情闲暇水边身":性情闲适自在,栖身于水边。
"尽日独行溪浅处":整日独自在溪水浅处漫步,
"青苔白石见纤鳞":在青苔覆盖的白石间,可见它捕捉纤细的游鱼。
# 纤鳞:小鱼。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分段赏析
“风格孤高尘外物,性情闲暇水边身”两句从整体上对鹭鸶进行了品格与习性的概括。一个“孤高”,将鹭鸶超脱于尘世万物之上的独特风格尽显,它远离尘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仿若有着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这种孤高并非孤独寂寞,而是一种遗世独立的高洁。“尘外物”三字更是强化了这种脱离世俗的特质。而“性情闲暇”则生动描绘出鹭鸶悠然闲适的性情,它生活在水边,水畔的环境本就清幽宁静,与鹭鸶的闲适性情相得益彰,“水边身”既点明了鹭鸶的栖息环境,又从侧面烘托出其淡泊宁静、悠然自得的形象,仿佛它就是水畔的精灵,与自然和谐共生,享受着这份闲暇与宁静。“尽日独行溪浅处,青苔白石见纤鳞”两句是对鹭鸶日常活动场景的具体刻画。“尽日独行”强调了鹭鸶常常独自行动,整日都在溪边浅滩处漫步。“独行”进一步突出其孤高的特性,它不随波逐流,独来独往,在自己的世界里怡然自得。“溪浅处”点明了行动地点,浅溪清澈,能够清晰地看到水底的“青苔白石”,环境清幽宁静。而在这样的环境中,鹭鸶能够看到“纤鳞”,即细微的鱼儿。这不仅展现了溪浅处生态环境的良好,也暗示了鹭鸶敏锐的观察力和作为水鸟捕食的习性。诗人通过这一画面,将鹭鸶在清幽环境中独自觅食、悠然自得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也借景抒情,表达出自己对这种远离喧嚣、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自身孤高、闲适的心境。
上一篇:宋·欧阳修《下牢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