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仙子静中芳":堂前池中的荷花如凌波而行的女神,静静地散发着芳香,
# 静中芳:悄悄地散发着清香;指莲荷在静静地散发它的芳香。,凌波仙子:水上仙女,这里比喻在水面上盛开的荷花;驾波而行,这里是形容荷花如驾波而行的仙女。
"也带酣红学醉妆":那花朵的颜色好似醉酒的贵妃脸上的晕红。
# 酣红:鲜红。这句说:红荷花就像一位少女喝了酒,满脸红晕;因酒醉而脸上呈现的红色。
"有意十分开晓露":迎着朝露开放得很有情意,
# 有意十分开晓露:言荷花带着早上的露珠开放,显得情意绵绵。
"无情一饷敛斜阳":傍晚,又在落日的余晖中敛起花瓣。
# 一饷:片刻功夫,一会儿功夫。
"泥根玉雪元无染":它虽然生长在污泥之中,但它洁白如雪,一尘不染,
# 无染:不被污染。意谓荷莲之根虽然生长在污泥之中,但它仍然长得洁白如玉。,元:同“原”,本来。,玉雪:形容莲荷的根洁白如雪。,泥根:指藕。
"风叶青葱亦自香":它的叶片,青葱碧绿,散发着特有的清香。
# 青葱:青翠的样子。,风叶:风吹荷叶。
"想得石湖花正好":想到此刻自己家乡的荷花正开得繁闹,
# 石湖:在苏州西南。诗人是苏州人,所以看到州衙前盛开的荷花便想到家乡石湖;地名,在今苏州市西南十里处。那儿风景优美,与太湖横塘相连相通。相传春秋时越国谋臣范蠡为越灭吴后功成身退,从这里与西施一起入湖。范大成晚年居此地,宋孝宗曾亲笔书写“石湖”两字以赐。
"接天云锦画船凉":湖水与天相接,浮云倒映水中如云锦,游船画舫穿梭其中。
# 画船:这里指供游览的小船;华丽的船。,接天云锦:指满湖荷花开放的景象。接天:形容石湖广阔,湖水远望不见边,水与天接。 云锦:浮云映在湖水中,石湖变得如云锦一般。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咏物抒情题材。诗中描绘了荷花如凌波仙子般静静散发芬芳,颜色似醉酒后的酡红,有着朝开夕合的特性,还突出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最后由州宅堂前的荷花联想到家乡石湖盛开的荷花,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2. 写作手法
比喻:首联把荷花比作“凌波仙子”,形象地描绘出荷花的轻盈、优美姿态,增添了诗歌的美感。托物言志:诗人借赞美荷花的高洁品质,以及由荷花引发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家乡的眷恋。对比:颔联通过荷花在“晓露”和“斜阳”下不同状态的对比,即开放与收敛的对比,突出了荷花的独特习性。拟人:颔联中“有意”“无情”将荷花人格化,赋予荷花以人的情感和动作,使荷花的形象更加鲜活。
3. 分段赏析
首联“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酡红学醉妆”将荷花比作凌波仙子,说它在静谧中散发着芬芳,且那花朵的颜色如同醉酒美人的酡红,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荷花的神韵与色彩。颔联“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写荷花迎着朝露尽情开放,充满情意,而在夕阳下却瞬间收敛花瓣,通过“有意”与“无情”的对比,写出荷花早晚不同的情态。颈联“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赞美荷花的根部洁白如雪,虽生长于污泥之中却一尘不染,荷叶在风中青葱翠绿,散发着自然的清香,突出了荷花的高洁品质。尾联“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由眼前的荷花联想到家乡石湖的荷花此时正开得繁盛,湖面荷花与天相接,如云锦一般,画船穿梭其中,透露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