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明月当虚空":一轮明月高悬在虚空之中,
# 明:拾遗作宝。
"万国清光无障碍":它的清辉洒向天下,没有任何阻碍。
"收之不聚拨不开":想要把它收拢却不能聚集,想要拨开它却做不到,
"前之不进后不退":向前去接触它无法前进,往后退想要避开它也不能。
"彼非远兮此非近":它既不因为距离远而难以触及,也不因为距离近而容易把握,
"表非外兮里非内":从表面看它不在事物之外,往里探究它也不在事物之内。
"同中有异异中同":它虽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问你傀儡会不会":但你能理解其中的奥妙吗。
北宋道士,道教全真派“南五祖”之一
张伯端(984?~1082),北宋道士。字平叔,号紫阳,后改名用成,人称“悟真先生”,又尊为“紫阳真人”,祖籍天台(今属浙江)。少中进士。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他通三教典籍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自称在成都遇异人(一说刘海蟾),授以金液还丹诀。著有《悟真篇》,论述内丹修炼和道教、禅宗、儒教“三教一理”思想。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一轮明月当虚空,万国清光无障碍”,这两句诗中“一轮明月”点明了主体,“当虚空”描绘出明月高悬于天空的状态,给人一种空灵、高远的感觉。“万国清光无障碍”则强调了明月的清辉洒向大地,没有任何阻碍,象征着一种普遍、无私的存在,营造出一种宏大而宁静的氛围。第三、四句:“收之不聚拨不开,前之不进后不退”,这两句诗中“收之不聚”和“拨不开”描述了对明月难以掌控的状态,表现出其神秘和不可捉摸。“前之不进后不退”进一步强调这种难以接近的特性,从不同角度加深了读者对其玄奥的印象,引发读者的好奇心。第五、六句:“彼非远兮此非近,表非外兮里非内”,这两句诗中“彼非远兮此非近”说明所探讨的对象既不因为距离远而难以触及,也不因为距离近而容易把握,超越了常规的空间概念。“表非外兮里非内”则从表里的角度进一步阐述其特性,表明它既不在事物之外,也不在事物之内,深化了对这一对象的神秘描述。后两句:“同中有异异中同,问你傀儡会不会”,这两句诗中“同中有异异中同”点明了事物的复杂关系,即看似相同的事物中存在差异,看似不同的事物中又有相同之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问你傀儡会不会”以一种独特的提问方式结尾,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深沉感,促使读者去思考其中的奥妙。
上一篇:宋·贺铸《秦淮夜泊》
下一篇:宋·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