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è
chén
yuán
zhào
shān
táng

朝代:宋作者:范成大浏览量:3
xún
jīng
qiū
dào
táng
guān
xián
liáo
zuò
sòng
chūn
máng
duǎn
shuǐ
miàn
cán
hóng
mǎn
tuán
shàn
fēng
qián
zhòng
绿
xiāng
jìn
juǎn
lián
jīng
yán
zhú
shēn
zhēn
bēi
jiǔ
shān
guāng
dòng
mén
suǒ
chéng
mén
jìn
zhuǎn
zhèng
cháng

译文

我穿过山谷、翻过小山,终于抵达了照山堂,在这清闲的官职任上,闲来无事忙着欣赏春天最后的时光。矮矮的篱笆旁边,水面上漂浮着满满的落花,团扇在微风前轻轻摇曳,带来了浓郁的绿意和花香。我卷起帘幕,让更多的竹色进入眼帘,深深斟上一杯酒,仿佛要将山间的美景都纳入其中。洞门虽然没有上锁,但离城门很近,午后的鸡鸣声传来,太阳正高照,时间还很充裕。

逐句剖析

"寻壑经丘到此堂":我穿过山谷、翻过小山,终于抵达了照山堂,

"官闲聊作送春忙":在这清闲的官职任上,闲来无事忙着欣赏春天最后的时光。

"短篱水面残红满":矮矮的篱笆旁边,水面上漂浮着满满的落花,

"团扇风前众绿香":团扇在微风前轻轻摇曳,带来了浓郁的绿意和花香。

"尽卷帘旌延竹色":我卷起帘幕,让更多的竹色进入眼帘,

"深斟杯酒纳山光":深深斟上一杯酒,仿佛要将山间的美景都纳入其中。

"洞门无锁城门近":洞门虽然没有上锁,但离城门很近,

"转午鸡啼日正长":午后的鸡鸣声传来,太阳正高照,时间还很充裕。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是宋代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寻壑经丘到此堂,官闲聊作送春忙”写自己穿越山谷、翻过小山来到照山堂,在官闲之时忙着送春,表达出对春天的留恋。“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绿香”细腻地描绘出暮春景色,残红满水,众绿飘香,色彩鲜明,富有美感。“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则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向往,他卷帘纳景,想要将竹色、山光都融入生活。尾联“洞门无锁城门近,转午鸡啼日正长”以动衬静,写出环境的清幽宁静,也流露出诗人闲适、满足的心境。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对仗工整,用词精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诗中既有“短篱水面残红满”“尽卷帘旌延竹色”等静态描写,展现出水面落花、竹色清幽等静止的画面,给人以宁静之感;又有“团扇风前众绿香”“转午鸡啼日正长”等动态描写,团扇扇动微风,带来绿香,午间鸡鸣打破寂静,以动景衬托出环境的静谧,使诗歌画面更具生机与活力。拟人:“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中,“延”“纳”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竹色”“山光”拟人化,仿佛它们是可以被邀请、接纳的宾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主动亲近与喜爱,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使诗歌更富有感染力。借景抒情:全诗通过对陈园照山堂周围暮春景色的描写,如“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绿香”,以残红、众绿等景象,营造出暮春时节的氛围,寄托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借卷帘延竹色、饮酒纳山光的行为,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陶醉,进而抒发了其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

2. 分段赏析

首联:“寻壑经丘”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与探索,为后文写春日美景做铺垫。“官闲”点明诗人的状态,“送春忙”则体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在公务之余,抓紧时间欣赏春景,一个“忙”字,把诗人对春天的不舍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颔联:“短篱”“水面”交代了地点,“残红满”写出了落花飘满水面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消逝,富有诗意和美感。“团扇风前众绿香”,诗人轻摇团扇,微风送来绿叶的清香,“众绿”与“残红”相互映衬,色彩鲜明,构成了一幅美丽而生动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暮春的氛围。颈联:“延竹色”“纳山光”,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竹色、山光拟人化,仿佛它们是可以被邀请、接纳的宾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他尽情地欣赏着周围的美景,想要将这一切都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尾联:“洞门无锁”表明环境的清幽和宁静,“城门近”则说明此处离尘世不远,却又能享受自然的宁静,有一种闹中取静的意味。“转午鸡啼”以动衬静,更显环境的静谧,“日正长”既写出了时间的充裕,也流露出诗人闲适、满足的心境,他可以悠然自得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下一篇:宋·晏几道《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