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壑经丘到此堂":我穿过山谷、翻过小山,终于抵达了照山堂,
"官闲聊作送春忙":在这清闲的官职任上,闲来无事忙着欣赏春天最后的时光。
"短篱水面残红满":矮矮的篱笆旁边,水面上漂浮着满满的落花,
"团扇风前众绿香":团扇在微风前轻轻摇曳,带来了浓郁的绿意和花香。
"尽卷帘旌延竹色":我卷起帘幕,让更多的竹色进入眼帘,
"深斟杯酒纳山光":深深斟上一杯酒,仿佛要将山间的美景都纳入其中。
"洞门无锁城门近":洞门虽然没有上锁,但离城门很近,
"转午鸡啼日正长":午后的鸡鸣声传来,太阳正高照,时间还很充裕。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诗中既有“短篱水面残红满”“尽卷帘旌延竹色”等静态描写,展现出水面落花、竹色清幽等静止的画面,给人以宁静之感;又有“团扇风前众绿香”“转午鸡啼日正长”等动态描写,团扇扇动微风,带来绿香,午间鸡鸣打破寂静,以动景衬托出环境的静谧,使诗歌画面更具生机与活力。拟人:“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中,“延”“纳”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竹色”“山光”拟人化,仿佛它们是可以被邀请、接纳的宾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主动亲近与喜爱,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使诗歌更富有感染力。借景抒情:全诗通过对陈园照山堂周围暮春景色的描写,如“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绿香”,以残红、众绿等景象,营造出暮春时节的氛围,寄托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借卷帘延竹色、饮酒纳山光的行为,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陶醉,进而抒发了其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
2. 分段赏析
首联:“寻壑经丘”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与探索,为后文写春日美景做铺垫。“官闲”点明诗人的状态,“送春忙”则体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在公务之余,抓紧时间欣赏春景,一个“忙”字,把诗人对春天的不舍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颔联:“短篱”“水面”交代了地点,“残红满”写出了落花飘满水面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消逝,富有诗意和美感。“团扇风前众绿香”,诗人轻摇团扇,微风送来绿叶的清香,“众绿”与“残红”相互映衬,色彩鲜明,构成了一幅美丽而生动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暮春的氛围。颈联:“延竹色”“纳山光”,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竹色、山光拟人化,仿佛它们是可以被邀请、接纳的宾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他尽情地欣赏着周围的美景,想要将这一切都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尾联:“洞门无锁”表明环境的清幽和宁静,“城门近”则说明此处离尘世不远,却又能享受自然的宁静,有一种闹中取静的意味。“转午鸡啼”以动衬静,更显环境的静谧,“日正长”既写出了时间的充裕,也流露出诗人闲适、满足的心境,他可以悠然自得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上一篇:宋·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