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ǔ
shāo
qīng
·
·
sòng
méi

朝代:宋作者:刘过浏览量:3
fàn
bēi
shēn
chuī
méi
jiǎo
yuǎn
tóng
zài
jīng
chéng
sàn
cōng
cōng
yún
biān
yàn
shuǐ
shàng
píng
jiào
rén
zěn
shāng
qíng
jué
hún
fēi
mèng
jīng
hòu
xiāng
chén
suí
yuè
zhú
zhōu
xíng

译文

端起酒杯深饮菊花酒,悠扬的《梅花落》笛声从远方传来,那时我们一同在京城相聚。可相聚和离散实在是太匆忙了,如今我们就像云边的孤雁,各自形单影只,又好似水上的浮萍,漂泊不定。这怎能不让人伤心伤情呢。我时常觉得,好几回在睡梦中魂魄都飞走了,猛然间又从梦中惊醒。想到以后夜晚的相思之苦,我的心仿佛会化作马后扬起的尘土,追随友人骑马远去的身影,又好似那夜空中的明月,紧紧跟随着友人乘船远行的踪迹。

逐句剖析

"泛菊杯深":端起酒杯深饮菊花酒,

# 泛菊杯深:化用陶渊明诗 ,写重阳佳节两人共饮菊花酒。泛,漂浮。深,把酒斟满。

"吹梅角远":悠扬的《梅花落》笛声从远方传来,

# 吹梅角远:化用李清照诗,写在春天时候他们郊游赏梅。吹梅:吹奏《梅花落》。梅:梅花。角:号角,这里指笛声。远:指笛声悠远。

"同在京城":那时我们一同在京城相聚。

"聚散匆匆":可相聚和离散实在是太匆忙了,

"云边孤雁":如今我们就像云边的孤雁,各自形单影只,

"水上浮萍":又好似水上的浮萍,漂泊不定。

# 浮萍:浮萍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浮在水面,下面生须根。可入药。

"教人怎不伤情":这怎能不让人伤心伤情呢。

"觉几度、魂飞梦惊":我时常觉得,好几回在睡梦中魂魄都飞走了,猛然间又从梦中惊醒。

"后夜相思":想到以后夜晚的相思之苦,

"尘随马去":我的心仿佛会化作马后扬起的尘土,追随友人骑马远去的身影,

"月逐舟行":又好似那夜空中的明月,紧紧跟随着友人乘船远行的踪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柳梢青·送卢梅坡》是南宋词人刘过所写的一首词。上片先忆往昔与友人在京城相聚的欢乐,后以“聚散匆匆”转折,借“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意象,凸显离别后彼此漂泊、孤独无依之苦。下片直抒别后哀伤,“魂飞梦惊”写思念致心神不宁,“尘随马去,月逐舟行”则将相思具象化,生动展现别后思念的绵长执着。词中情感真挚深沉,每一句都蕴含着无尽的韵味,读来令人回味无穷;整篇词作更是意境悠远,余意绵长,将那份深沉的思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诗人

刘过(1154~1206),南宋词人、诗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终身未入仕,流落江湖间,曾从辛弃疾游,晚年寓居昆山。刘过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刘”。今存其词八十多首,多感时论事、抒写平生豪气之作。其诗作多悲壮感慨。代表作品有《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沁园春·张路分秋阅》《登多景楼》等。著有《龙洲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卢梅坡是南宋时期一位与词人情谊深厚的诗人,二人曾一同畅游杭州,留下了诸多美好的回忆。临别之际,词人心中满是对与卢梅坡交往时光的感怀,以及对这份珍贵友谊的珍视,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柳梢青》。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送别词。这首词细腻地勾勒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景,更在字里行间倾注了刘过在友人离去后,那份如影随形、刻骨铭心的思念。情感真挚深沉,每一句都似余音绕梁,韵味悠长;整篇词作意境深远,余意不尽,将那份深沉的眷恋与牵挂展现得丝丝入扣,令人动容。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云边孤雁,水上浮萍。尘随马去,月逐舟行”通过孤雁、浮萍、尘土、明月等意象,将词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

3. 分段赏析

上片着重铺陈离别之苦。在分别之际,词人不禁回忆起往昔与友人在京城共度的欢聚时光。“泛菊杯深”,巧妙化用了陶渊明“秋菊有佳色,裘露掇其英。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的诗意,生动描绘出重阳佳节里,两人举杯共饮菊花酒,沉醉于那酣畅淋漓的畅快场景;“吹梅角远”,则化用李清照“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的词句,将春暖花开之时,二人携手踏青、同赏悠远《梅花落》笛曲的快乐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深”字,尽显饮酒时的豪情与畅快;一个“远”字,恰如其分地传达出共赏笛曲时的悠然与惬意。仅仅十二字,便清晰勾勒出聚会的时间、地点与情景,足见词人遣词造句功底之深厚。然而,离别时刻终究来临,词人与好友难舍难分。“聚散匆匆”一句,承上启下,笔锋自然地从“聚”转至“散”。“云边孤雁,水上浮萍”两句,哀婉凄切,表面写景,实则暗藏深意。分别之后,二人皆如那云边孤雁,形单影只,难觅知音;又似水上浮萍,漂泊无依,居无定所。相聚时光如此短暂,转瞬便要各奔东西,前路茫茫,不知重逢何日。这般难以言说的复杂心绪,如乱麻般紧紧缠绕在词人心头,久久难以消散。下片细腻地刻画了别后之思。“教人怎不伤情”,这孤独的词人,在友人离去后,满心满脑都是离别的哀伤,又怎能不黯然神伤呢?友人远行,他仿佛失了魂魄,整个人失魂落魄,夜晚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三句,词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直白地倾诉出别后对卢梅坡的深切思念。“魂飞梦惊”四字,将刘过内心的复杂情感刻画得入木三分。他既渴望在梦中与好友重逢,重温往昔的欢乐时光;又害怕梦醒时分,那残酷的现实——与友人的再次离别,会如潮水般将他淹没。然而,词人的满腹相思岂是这几句就能吐尽的?他笔锋一转,又以“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三句,将这份思念之情进一步深化。这三句巧妙化用了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中“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上来”的句意,以及贺铸《惜双双》中“明月多情随柁尾”的情境,生动地表达出分别之后,词人的心就像那马后扬起的飞尘、天上皎洁的明月一般,紧紧追随着卢梅坡的身影,无论他走到哪里,这份思念都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4. 作品点评

在这首词中,刘过收敛了“金戈铁马”“誓斩楼兰”的豪迈英武之气,转而以细腻委婉的笔触,如潺潺溪流般低低倾诉着对友人的相思之情。他的情感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好似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词人对友人那无限深沉、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一点点地从心底“逼”涌而出。这般铁血男儿掩藏在刚强之下的柔情,愈发显得真挚动人,令人为之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该词文字简洁,词意含蓄,不失为一首较好的送别词。

近代学者薛祥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艾性夫《凉棚》

下一篇:宋·范成大《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