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ān
zhì
táng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3
yáng
gōng
sūn
chū
wén
chāng
gōng
zhū
fān
bié
jià
tóng
zuì
zhì
mín
gōng
dāng
nián
zhú
ér
shì
shàng
bái
bìn
wēng
xiāng
mén
qián
láng
jūn
yǒu
jiā
fēng
zhù
shì
fēi
niǎo
lái
suì
zhòng
dōng
rén
yān
kōng
yòu
méi
huā
zhēn
cóng
yán
zhǔ
chá
yào
shǐ
使
jūn
yōng
róng
chóu
shí
èr
zhǐ
jīn
tiān
zhù
fēng
kāi
táng
běi
mén
zài
yǎn
zhōng
qiān
qiū
wàn
suì
hòu
rén
yóu
zhì
gōng
jiè
wèn
jīng
shǐ
shuí
kāi
guó
huà
yīn
gōng

译文

杨公的父子孙辈,都出自文昌宫(指代都曾在朝廷为官)。他们有的乘坐朱轓之车(指高官),有的担任别驾之职,都在治理民众方面有着卓越的功绩。当年那些骑着竹马玩耍的孩童,如今已成为集市上的白发老翁。他们在府门前相互谈论,都称赞杨家郎君继承了良好的家风。三至堂建造得很高,可以俯瞰飞鸟,我来到这里时是仲冬时节。周围人家稀少,橘柚林显得空旷,梅花在榛丛中绽放。主人邀请客人煮茶煎药,言语举止雍容大方。我曾经认识杨家的两位父辈,如今只看到眼前的天柱峰。所以打开三至堂的北门,天柱峰就突兀地出现在眼前。即使历经千秋万岁,百姓们依然会对杨家致以恭敬。想问一下这三至堂最初是谁建造的,原来是开国华阴公。

逐句剖析

"杨公父子孙":杨公的父子孙辈,

"俱出文昌宫":都出自文昌宫(指代都曾在朝廷为官)。

"朱轓与别驾":他们有的乘坐朱轓之车(指高官),有的担任别驾之职,

"同最治民功":都在治理民众方面有着卓越的功绩。

"当年竹马儿":当年那些骑着竹马玩耍的孩童,

"市上白鬓翁":如今已成为集市上的白发老翁。

"相语府门前":他们在府门前相互谈论,

"郎君有家风":都称赞杨家郎君继承了良好的家风。

"筑室俯飞鸟":三至堂建造得很高,可以俯瞰飞鸟,

"我来岁仲冬":我来到这里时是仲冬时节。

"人烟空橘柚":周围人家稀少,橘柚林显得空旷,

"梅花破榛丛":梅花在榛丛中绽放。

"延客煮茶药":主人邀请客人煮茶煎药,

"使君语雍容":言语举止雍容大方。

"畴昔识二父":我曾经认识杨家的两位父辈,

"只今天柱峰":如今只看到眼前的天柱峰。

"故开堂北门":所以打开三至堂的北门,

"突兀在眼中":天柱峰就突兀地出现在眼前。

"千秋万岁后":即使历经千秋万岁,

"野人犹致恭":百姓们依然会对杨家致以恭敬。

"借问经始谁":想问一下这三至堂最初是谁建造的,

"开国华阴公":原来是开国华阴公。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三至堂》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三至堂为背景,介绍了杨公家族的功绩与家风,描绘了三至堂周边景色及诗人的所见所感。运用了用典、对比、借景抒情等手法,通过多个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岁月变迁和家族传承。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学价值,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独特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三至堂周边的景色,“筑室俯飞鸟,我来岁仲冬。人烟空橘柚,梅蘤破榛丛”,借仲冬时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且略带萧瑟的氛围,以此衬托对杨公家族的敬仰之情。对比手法:“当年竹马儿,市上白鬓翁”一句,将时间跨度下的孩童与老人进行对比,突出了杨公家族影响力的长久,侧面反映其功绩的深远。用典:“杨公父子孙,俱出文昌宫”中借用“文昌宫”的典故,暗示杨公家族曾在朝廷担任重要官职,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2. 分段赏析

诗的开头“杨公父子孙,俱出文昌宫。朱轓与别驾,同最治民功”,点明杨公家族成员都曾在朝廷为官,且都有出色的治民政绩,为全诗奠定了对其家族赞扬的基调。“当年竹马儿,市上白鬓翁。相语府门前,郎君有家风”,写时间流逝,当年的孩童已变老,他们在府门前谈论着杨家郎君的家风,体现了杨家良好家风在百姓心中的认可。“筑室俯飞鸟,我来岁仲冬。人烟空橘柚,梅蘤破榛丛”,描绘诗人在仲冬来到三至堂,看到堂可俯飞鸟,周围人烟稀少,橘柚林空旷,梅花在榛丛中开放的景象,借景抒情。“延客煮茶药,使君语雍容”描述主人的待客之道和雍容气度。“畴昔识二父,只今天柱峰。故开堂北门,突兀在眼中”,诗人回忆曾认识杨家两位父辈,如今只见天柱峰,而堂北门正对着天柱峰,表达对往事的追忆。“千秋万岁后,野人犹致恭。借问经始谁,开国华阴公”,强调杨家功绩和家风将被长久铭记,点明三至堂的建造者是开国华阴公。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慧开《退步》

下一篇:宋·释文珦《幽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