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án
yuán
shǒu
sān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2
cǎi
líng
tóu
fēng
zhàng
lín
西
xié
xìng
shù
tán
biān
táo
huā
yuán
rén
jiā

译文

采菱泛舟体验渡头疾风正吹,拄着拐杖到树林西面看夕阳西斜。我就是那杏树坛边的渔父,也就是住在桃花源里的人家。

逐句剖析

"采菱渡头风急":采菱泛舟体验渡头疾风正吹,

# 急:全校:“一作起。”,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开花,白色。果实有硬壳,有角,可供食用。

"策杖林西日斜":拄着拐杖到树林西面看夕阳西斜。

# 策杖:拄着棍杖。

"杏树坛边渔父":我就是那杏树坛边的渔父,

"桃花源里人家":也就是住在桃花源里的人家。

# 桃花源:用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田园乐七首(其三)》乃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创作的一组六言绝句里的第三首。在这首诗中,王维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精心描绘了诸多田园景象,前两句“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勾勒动态田园画卷。后两句“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巧用典故,以渔父自喻,暗示闲适无争;以“桃花源里人家”形容居处,强调环境宁静美好。借此表达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自得满足,在田园寻得内心宁静归宿。这些描写不仅呈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田园画卷,更凸显出诗人在退居辋川后与自然亲密接触时所体会到的那种纯粹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王维后期对现实持“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先隐居终南山,后在蓝田辋川得到宋之问的别墅,生活愈发悠闲,常与道友裴迪泛舟往来、弹琴赋诗,还吃斋念佛,“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这组诗创作于王维退居蓝田辋川别业时期,故又称“辋川六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田园题材的绝句,描绘了诗人在田园中的生活场景。诗人身处渡头感受风急采菱,拄杖在树林西看夕阳西斜,以杏树坛边渔父和桃花源里人家自比,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及远离尘世喧嚣、享受宁静生活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用典:“杏树坛边渔父”与“桃花源里人家”分别用典,前者体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后者营造出理想的生活境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志趣。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动态画面,渡头处风急,人们忙着采菱,诗人则拄着拐杖,在树林西边看夕阳西下,展现出田园生活的自然质朴,也透露出诗人悠然的状态。后两句“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运用典故,以“杏树坛边渔父”和“桃花源里人家”自喻,暗示自己如渔父般闲适,生活在如桃花源般宁静美好的地方,表达了对这种理想生活的自得与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如此幽闲野趣,想见辋川图画中人。

现代黄叔灿《唐诗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下一篇:唐·皇甫冉《春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