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éi
tiā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dào
lǒng
chū
biàn
méi
tiān
wèi
qíng
qīng
yīn
hūn
míng
rùn
yàn
qín
shēng
shí
bàng
líng
táng
hái
xún
shā
jìng
xíng
mén
zhōng
shì
gèng
shì
wèi
lái
shēng

译文

稻田里稻苗刚刚移栽遍布,梅雨天气阴沉,还没有放晴。轻柔的阴云使茶的色泽变得昏暗,潮湿的余润让琴声变得沉闷。时常靠近菱角丛生的池塘驻足站立,又沿着沙石小路徘徊行走。终身闭门不出度过此生,甚至发誓来世也过这样的生活。

逐句剖析

"稻陇移初遍":稻田里稻苗刚刚移栽遍布,

"梅天涩未晴":梅雨天气阴沉,还没有放晴。

"轻阴昏茗色":轻柔的阴云使茶的色泽变得昏暗,

"余润咽琴声":潮湿的余润让琴声变得沉闷。

"时傍菱塘立":时常靠近菱角丛生的池塘驻足站立,

"还寻沙径行":又沿着沙石小路徘徊行走。

# 沙:涧谷本卷一〇作莎。

"杜门终此世":终身闭门不出度过此生,

"更誓未来生":甚至发誓来世也过这样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梅天》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梅雨时节的乡村景象与诗人的心境。首联点明在梅雨天气里,稻陇已移栽遍布,而天空仍阴沉未晴。颔联通过描写轻阴影响茶的色泽、余润使琴声沉闷,细腻展现梅雨天气的特点。颈联写诗人时而在菱塘边伫立,时而沿着沙径行走,体现其在乡村的闲适活动。尾联表达诗人愿终身闭门不出,甚至来世也坚守这种生活的决心,抒发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与满足。整首诗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在梅雨时节乡村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稻陇移初遍,梅天涩未晴”,诗人开篇点明时间和环境,在1195年5月的梅雨时节,稻田里的稻苗刚刚移栽遍布,而天空却依旧阴沉,没有放晴的迹象。“稻陇移初遍”描绘了乡村田园的农事活动,展现出乡村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梅天涩未晴”中的“涩”字,形象地写出了梅雨天气那种阴沉、潮湿,让人感觉不太舒畅的特点,为全诗营造出一种略带压抑但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颔联“轻阴昏茗色,余润咽琴声”,从感官角度进一步描绘梅雨天气。“轻阴昏茗色”,诗人从视觉出发,看到轻柔的阴云使得茶的色泽变得昏暗,细腻地展现出光线变化对事物的影响,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被阴云笼罩而略显暗淡的茶叶。“余润咽琴声”则从听觉入手,梅雨时节空气中的潮湿余润仿佛将琴声吞咽,使琴声变得沉闷。这两句诗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梅雨天气的独特氛围,暗示出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内心的宁静与略带压抑的情绪,为下文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和情感抒发做铺垫。颈联“时傍菱塘立,还寻沙径行”,诗人将笔触转向自己在乡村的活动。他时而在菱塘边静静地伫立,欣赏着菱塘的景色,感受着乡村的宁静;时而又沿着沙径缓缓行走,享受着漫步的闲适。“时傍”和“还寻”体现出诗人行动的随意与自在,描绘出一幅悠然自得的乡村漫步图,借这些活动和乡村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在乡村生活中的惬意。尾联“杜门终此世,更誓未来生”,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愿意终身闭门不出,远离尘世的喧嚣,并且甚至发誓来世也要过这样的生活。这两句诗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与满足之情推向了高潮,展现出诗人对这种简单、质朴生活的执着追求,体现出诗人淡泊处世的心境,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七月五日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范成大《车遥遥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