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陇移初遍":稻田里稻苗刚刚移栽遍布,
"梅天涩未晴":梅雨天气阴沉,还没有放晴。
"轻阴昏茗色":轻柔的阴云使茶的色泽变得昏暗,
"余润咽琴声":潮湿的余润让琴声变得沉闷。
"时傍菱塘立":时常靠近菱角丛生的池塘驻足站立,
"还寻沙径行":又沿着沙石小路徘徊行走。
# 沙:涧谷本卷一〇作莎。
"杜门终此世":终身闭门不出度过此生,
"更誓未来生":甚至发誓来世也过这样的生活。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稻陇移初遍,梅天涩未晴”,诗人开篇点明时间和环境,在1195年5月的梅雨时节,稻田里的稻苗刚刚移栽遍布,而天空却依旧阴沉,没有放晴的迹象。“稻陇移初遍”描绘了乡村田园的农事活动,展现出乡村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梅天涩未晴”中的“涩”字,形象地写出了梅雨天气那种阴沉、潮湿,让人感觉不太舒畅的特点,为全诗营造出一种略带压抑但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颔联“轻阴昏茗色,余润咽琴声”,从感官角度进一步描绘梅雨天气。“轻阴昏茗色”,诗人从视觉出发,看到轻柔的阴云使得茶的色泽变得昏暗,细腻地展现出光线变化对事物的影响,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被阴云笼罩而略显暗淡的茶叶。“余润咽琴声”则从听觉入手,梅雨时节空气中的潮湿余润仿佛将琴声吞咽,使琴声变得沉闷。这两句诗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梅雨天气的独特氛围,暗示出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内心的宁静与略带压抑的情绪,为下文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和情感抒发做铺垫。颈联“时傍菱塘立,还寻沙径行”,诗人将笔触转向自己在乡村的活动。他时而在菱塘边静静地伫立,欣赏着菱塘的景色,感受着乡村的宁静;时而又沿着沙径缓缓行走,享受着漫步的闲适。“时傍”和“还寻”体现出诗人行动的随意与自在,描绘出一幅悠然自得的乡村漫步图,借这些活动和乡村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在乡村生活中的惬意。尾联“杜门终此世,更誓未来生”,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愿意终身闭门不出,远离尘世的喧嚣,并且甚至发誓来世也要过这样的生活。这两句诗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与满足之情推向了高潮,展现出诗人对这种简单、质朴生活的执着追求,体现出诗人淡泊处世的心境,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上一篇:宋·苏轼《七月五日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范成大《车遥遥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