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ìng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zhōng
rén
shì
zhōu
jiā
jiā
zhōu
zuò
shēng
ér
zhuāng
miàn
huā
yàng
hóng
xiǎo
sǎn
fān
fān
luàn
guī
lái
yuè
xīn
líng
piāo
miǎo
fàn
yān
jīn
dào
jiā
gèng
yuē
西
lín
míng
qiáo
kàn
sài
shén

译文

镜湖边居民擅长划桨行船,家家户户都把船作为生产工具。船家女儿粉面如荷花般娇美,头顶翠荷小伞忙着采菱。傍晚归来时一弯新月初升,采菱女子的歌声随着烟波荡漾。回到到家里再约西邻女伴,明天去湖桥看赛会迎神。

逐句剖析

"湖中居人事舟楫":镜湖边居民擅长划桨行船,

# 舟楫:船和桨。泛指船只。楫:船案。

"家家以舟作生业":家家户户都把船作为生产工具。

# 生业:谋生之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船家女儿粉面如荷花般娇美,

"小伞翻翻乱荷叶":头顶翠荷小伞忙着采菱。

"日暮归来月色新":傍晚归来时一弯新月初升,

"菱歌缥缈泛烟津":采菱女子的歌声随着烟波荡漾。

"到家更约西邻女":回到到家里再约西邻女伴,

# 更:再、又。

"明日湖桥看赛神":明天去湖桥看赛会迎神。

# 赛神:指民间流行的祭祀神灵的仪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镜湖女》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开篇点明镜湖居民以舟为业,靠水生活。接着刻画镜湖女,她们妆容艳丽,撑着小伞在荷叶间穿梭,充满青春活力。日暮时分,镜湖女唱着菱歌,在月色和烟津中归来,画面富有诗意。回到家后,又邀约西邻女子,准备明日去湖桥观看赛神活动,展现了镜湖女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当地淳朴的民风。整首诗通过对镜湖女日常生活片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镜湖地区风土人情的喜爱与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绍熙四年(1193),彼时,陆游已处于退居故乡的状态,远离了政治中心和抗金前线。在故乡的宁静生活中,他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观察和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镜湖一带的生活场景和人物便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素材,《镜湖女》就是在这样的心境和生活状态下诞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白描:“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运用了白描手法,以简洁质朴的语言,不加渲染地勾勒出镜湖一带居民以舟为业的生活场景,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当地的生活氛围和百姓的生存方式。多感官描写:“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是视觉描写,为读者呈现出镜湖女的妆容、小伞以及荷叶等视觉形象,色彩鲜明,画面感强。“菱歌缥缈泛烟津”则是听觉描写,让读者仿佛听到了那若有若无、缥缈悠扬的菱歌,视听结合,使读者能够全方位地感受镜湖的美景和镜湖女的生活场景。借景抒情:“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通过描绘日暮时的月色、烟雾弥漫的湖面以及飘荡的菱歌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而又略带朦胧的氛围,衬托出镜湖女生活的闲适与自在,以及她们内心的愉悦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总写镜湖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以舟为业,点明了镜湖女生活的背景,为后文对镜湖女的具体描写做铺垫。中间两句:“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具体刻画镜湖女,“妆面花样红”描绘出镜湖女妆容的艳丽,展现其青春活力;“小伞翻翻乱荷叶”则通过动态描写,写出镜湖女撑着小伞在荷叶间穿梭的情景,画面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后四句:“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日暮归舟图,镜湖女在新升的月色下,唱着菱歌,泛舟于烟津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则展现了镜湖女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她们在劳作之余,不忘相约参加赛神这样的民俗活动,体现了当地淳朴的民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下一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