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āo
ér

朝代:宋作者:林逋浏览量:3
xiān
gōu
shí
xiǎo
bǎo
huā
yīn
xìng
yǒu
shì
shǔ
xián
pín
dào
cán
shī
zài

译文

我用细线钓得小溪里的鱼,猫儿吃饱了就在花荫中一躺,无所事事。老鼠嫌贫不到我家,猫儿可别离我而去啊,不要因住在我家无所事事而惭愧。

逐句剖析

"纤钩时得小溪鱼":我用细线钓得小溪里的鱼,

# 纤:细小。

"饱卧花阴兴有余":猫儿吃饱了就在花荫中一躺,无所事事。

"自是鼠嫌贫不到":老鼠嫌贫不到我家,

# 贫:穷,缺乏财物。,嫌:怨仇,不满意。

"莫惭尸素在吾庐":猫儿可别离我而去啊,不要因住在我家无所事事而惭愧。

# 庐:简陋的小屋。,尸素:指居位食禄而不尽职。,惭:惭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猫儿》是北宋诗人林逋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猫喻人,通过描绘猫的生活状态,展现诗人的隐居生活。诗中,猫儿用纤钩钓得小鱼,饱卧花阴,悠然自得;家中因贫无鼠,猫也甘于平淡,不慕富贵。首句写猫捕鱼,体现不贪;次句写猫饱卧,尽显闲适;后两句将猫与贫、鼠联系,突出淡泊。诗人仅用一句暗示自身,其余皆着墨于猫,却巧妙传递出自己不慕名利、甘于隐逸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性格恬淡,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多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多五、七言律诗。林逋喜欢梅花、白鹤,有“梅妻鹤子”之称。作为布衣隐士,他被朝廷曾赐予粟帛,卒谥和靖先生。代表作品有《山园小梅》《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西湖》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林逋在题识中注明“时皇上登宝位岁夏五月”,据文献考证此作当属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五月所作,时年五十七。其书风瘦硬挺拔、清逸洒脱,笔力沉厚而气韵飘逸,与同时代李建中书法一脉相承。卷后另附苏轼录七言古诗一首,未署年款,经徐邦达考订应为元祐四年至五年间(1089-1090)苏轼第二次出守杭州时所作。此件行书藏锋内敛而笔意妩媚,结体舒展中见精微,堪称苏轼存世书迹中的稀世精品。两件墨宝虽相隔百载,却双璧辉映:前者以瘦劲见骨,后者以丰腴传神,共同演绎宋代文人书艺的精髓,堪称笔墨精魂的典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猫儿》是北宋林逋创作的七言古诗,属咏物言志题材。全诗以清淡雅致的笔触,表面写猫实则喻人,描绘猫儿用纤钩捕小溪鱼、饱卧花阴的闲适,借家中无鼠暗示清贫。诗人通过猫儿淡泊不贪的形象,巧妙映射自身甘于隐居、不慕功名利禄的生活态度,以物传情,展现出悠然自适的隐逸情怀。

2. 分段赏析

“纤钩时得小溪鱼”一句描绘猫儿的捕猎场景。“纤钩”生动刻画猫爪的形态,凸显其灵巧,“时得”表明猫偶尔能钓到小溪中的鱼,既展现了猫的敏捷,也暗含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不刻意强求,随遇而安。“饱卧花阴兴有余”承接上句,写猫儿饱食后,惬意地卧于花阴之下,兴致盎然。“饱卧”直观呈现猫儿满足、慵懒的姿态,“花阴”营造出闲适优美的环境氛围,与前句共同勾勒出一幅恬静、自在的画面,传递出一种悠然闲适的生活情趣。“自是鼠嫌贫不到”此句笔锋一转,从写猫转入对家中境况的描述。家中因贫穷,连老鼠都嫌弃不来,侧面反映出诗人生活的清苦、简朴,也暗示出诗人安于清贫,不追求物质的丰富,甘于过着平淡的生活。“莫惭尸素在吾庐”中,“尸素”意为无功受禄,诗人劝慰猫儿不必因没抓到老鼠而惭愧,实则是借猫自喻,表明自己虽过着清贫的隐居生活,看似无所作为,却并不以此为耻,反而安于这种宁静、淡泊的生活,体现出诗人不慕名利、超然物外的心境。整首诗以猫写人,构思精巧,语言简洁自然,通过对猫的生活状态和家中境况的描写,委婉含蓄地展现出诗人甘于清贫、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和隐逸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下一篇:宋·杨万里《舟过谢潭三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