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péng
mé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2
xiào
péng
mén
què
luó
lǎo
nóng
zhèng
yào
yǎng
tiān
chuān
穿
lín
niǎo
niǎo
sūn
dēng
xiào
kòu
jiǎo
níng
shuì
měi
dào
míng
sān
zhǎn
zhuǎn
fàn
gān
pěng
suō
chuáng
tóu
gèng
tīng
zāo
chuáng
zhù
zào
duō

译文

不要嘲笑这简陋的蓬门可以张网捕雀,我这老农正想要借此调养天性。我在树林间穿行,发出袅袅的如孙登般的啸声,又像宁戚叩着牛角呜呜地唱歌。睡得香甜,到天亮只辗转几次,饭吃得香甜,饭后捧腹轻轻摩挲。在床头又听到糟床滴酒的声音,大自然对我已经格外优厚了。

逐句剖析

"莫笑蓬门雀可罗":不要嘲笑这简陋的蓬门可以张网捕雀,

"老农正要养天和":我这老农正想要借此调养天性。

"穿林袅袅孙登啸":我在树林间穿行,发出袅袅的如孙登般的啸声,

"叩角呜呜宁戚歌":又像宁戚叩着牛角呜呜地唱歌。

"睡美到明三展转":睡得香甜,到天亮只辗转几次,

"饭甘捧腹一摩挲":饭吃得香甜,饭后捧腹轻轻摩挲。

"床头更听糟床注":在床头又听到糟床滴酒的声音,

"造物私吾亦已多":大自然对我已经格外优厚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蓬门》为陆游所作七言律诗,描绘乡村蓬门生活。主题是展现诗人安贫乐道,对质朴生活的热爱。诗中写诗人居蓬门调养身心,借孙登、甯戚典故表精神追求,以睡眠、饮食细节显生活惬意。写作上,用典丰富内涵,细节描写生动传情。首联点明安于蓬门的态度;颔联借典深化主题;颈联以细节描绘惬意生活;尾联听糟床滴酒,感慨上天厚爱,表达满足感恩。全诗质朴明快,尽显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蓬门》这首诗创作于绍熙四年春天,地点是山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穿林袅袅孙登啸,叩角呜呜宁戚歌”,运用孙登长啸和甯戚叩角而歌的典故。孙登是魏晋时期的隐士,常以长啸表达心境;甯戚则是春秋时以歌自荐求仕之人。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在乡村生活中如古人般自得其乐,不受世俗约束,展现出豁达的心境。细节描写:“睡美到明三展转,饭甘捧腹一摩挲”,通过“睡美三展转”“饭甘一摩挲”的细节,生动描绘出自己睡眠的安稳香甜和饭后的满足惬意,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对乡村生活的享受。借物抒情:“床头更听糟床注”,通过描写听到床头糟床滴酒的声音,借这一乡村生活常见的事物,抒发自己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满足,以及对生活中点滴美好的感恩之情。

2. 分段赏析

首联:“莫笑蓬门雀可罗,老农正要养天和”,诗人开篇表明不要嘲笑自家简陋的蓬门可以张网捕雀,自己作为老农正想借此调养天性。此联点明诗人对乡村简陋生活环境的态度,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眼光,追求内心平和的心境,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穿林袅袅孙登啸,叩角呜呜宁戚歌”,诗人以孙登在林中长啸、甯戚叩角唱歌自比,表达自己在乡村生活中不受拘束,能像古人一样自得其乐。这两句用典,丰富了诗歌内涵,进一步体现诗人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颈联:“睡美到明三展转,饭甘捧腹一摩挲”,细致描写自己的日常生活,睡得香甜,到天亮只辗转几次,吃得香甜,饭后还捧腹摩挲。通过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在乡村生活的舒适惬意,突出对这种简单质朴生活的享受。尾联:“床头更听糟床注,造物私吾亦已多”,诗人听到床头糟床滴酒的声音,觉得大自然对自己已经格外优厚。此句借物抒情,从日常生活细节上升到对生活的感恩,深化了诗歌对乡村生活喜爱与满足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罗与之《看叶》

下一篇:宋·林昉《蓬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