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íng
nán
·
·
shǒu

朝代:宋作者:贺铸浏览量:2
shǒu
xuán
kǒu
chē
gǒu
bái
guān
jīn
huáng
chén
zhī
bèi
shì
péng
hāo
rén
shuāi
lán
sòng
xián
yáng
dào
tiān
ruò
yǒu
qíng
tiān
lǎo
zuò
léi
diān
lùn
qián
shuí
wèn
tíng
měi
jiǔ
dǒu
shí
qiān
zhuó
dǒu
gèng
wéi
shòu
寿
qīng
bìn
cháng
qīng
yǒu
xiào
yān
rán
piān
rán
dāng
qín
shí
xián
yīn
néng
qiū
fēng
shì
qiān
nián
yóu
hèn
lǎn
liú
guāng
sāng
zhēng
nài
chóu
lái
què
wéi
zhǎng

译文

徒手搏猛虎,辩口若悬河,车盖如鸡栖之所,骏马奔如狗。头戴平民白丝巾,黄尘追着飞马卷,谁知我们这些人,是否来蓬篱草民间。道边衰兰泣露送我出京城,苍天有情也会衰老不忍把眼睁。睡如雷鸣行如颠,我要痛快淋漓倾酒坛,谁管旗亭美酒,一杯值万钱。倒大杯,为我们健康,鬓发常青古未有。嫣然一笑有多甜,翩翩起舞赛天仙,你看卖酒秦地女,刚刚十五如花年,莺歌燕语如琴弦。还记得汉武帝遗音《秋风辞》,千年过去,至今犹恨人生短。抓住流逝光阴不松手,把太阳拴在扶桑颠,无奈忧愁袭来,一天一天长一天。

逐句剖析

"缚虎手":徒手搏猛虎,

# 缚虎手:即徒手打虎。

"悬河口":辩口若悬河,

# 悬河口:言辞如河水倾泄,滔滔不绝,即“口若悬河”,比喻人的健谈。

"车如鸡栖马如狗":车盖如鸡栖之所,骏马奔如狗。

# 车如鸡栖马如狗:车盖如鸡栖之所,骏马奔如狗。

"白纶巾":头戴平民白丝巾,

# 白纶巾:白丝头巾。

"扑黄尘":黄尘追着飞马卷,

"不知我辈":谁知我们这些人,

"可是蓬蒿人":是否来蓬篱草民间。

"衰兰送客咸阳道":道边衰兰泣露送我出京城,

# 衰兰送客咸阳道:“衰兰”二句: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句子。

"天若有情天亦老":苍天有情也会衰老不忍把眼睁。

"作雷颠":睡如雷鸣行如颠,

"不论钱":我要痛快淋漓倾酒坛,

"谁问旗亭":谁管旗亭美酒,

# 旗亭:即酒楼。此指送别之地。

"美酒斗十千":一杯值万钱。

"酌大斗":倒大杯,

"更为寿":为我们健康,

"青鬓常青古无有":鬓发常青古未有。

"笑嫣然":嫣然一笑有多甜,

"舞翩然":翩翩起舞赛天仙,

"当垆秦女":你看卖酒秦地女,

# 当垆秦女:用辛延年《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语如弦:韦庄词《菩萨蛮》:“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这里指胡姬的笑语象琵琶弦上的歌声。

"十五语如弦":刚刚十五如花年,莺歌燕语如琴弦。

# 语如弦:这里指胡姬的笑语像琵琶弦上的歌声。

"遗音能记秋风曲":还记得汉武帝遗音《秋风辞》,

# 秋风曲:指汉武帝《秋风辞》,其结尾云:“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感叹欢乐不长,人生苦短。,遗音:遗留下的歌曲。

"事去千年犹恨促":千年过去,至今犹恨人生短。

"揽流光":抓住流逝光阴不松手,

"系扶桑":把太阳拴在扶桑颠,

# 系扶桑:神话中神树,古谓为日出处。《淮南子》:“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系扶桑,即要留住时光,与“揽流光”意同。

"争奈愁来":无奈忧愁袭来,

# 争奈:怎奈。

"一日却为长":一天一天长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行路难·缚虎手》由宋代词人贺铸所作,出自《淮海居士长短句》。全词以慷慨悲歌之调,倾吐了词人胸中块垒。其空负经天纬地之才、文韬武略之能,却难入庙堂施展抱负,只能借歌酒消磨岁月。在醉与醒的交替间,他深刻感知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而平生壮志却如沙上筑塔,功业未竟的遗憾与焦灼,化作度日如年的深重苦闷。词作上阕直陈志士困境,将“缚虎手,悬河口”的卓越才能,与困厄潦倒的现实处境并置,鲜明展现出文武全才被弃置不用的荒谬。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最终只能化作“旗亭美酒”中的一醉方休。下阕以酒续愁,在推杯换盏间,词人陡然惊觉“青鬓长青古无有”,生命的短暂如惊鸿一瞥。他试图以“揽流光,系扶桑”的奇思留住光阴,却又被“愁来一日却为长”的悲叹重重击倒——越是渴望建功立业,越是觉出时光难捱,这种矛盾的情绪将内心的苦闷推向极致。全词以奇崛之笔写尽人间至痛,于宋词婉约主流之外独辟蹊径。其词意激昂如裂帛穿云,节奏短促却余韵悠长,音调高亢而情思凄婉,在北宋词坛竖起一面标新立异的旗帜,令人读罢扼腕长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贺铸的词,风格多样、刚柔相济,既有深婉清丽之作,又有豪放刚劲之篇,善于锤炼字句。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纵酒狂放之作。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台城游·南国本萧洒》《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等。著有《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行路难·缚虎手》是宋代词人贺铸的词作。据史籍记载,贺铸仪表堂堂,身长七尺,眉目俊朗,英气逼人。他既是豪迈洒脱、仗义执言的侠士,也是心思细腻、情感丰沛的诗人;既是寒窗苦读、严谨治学的书生,亦是理政有方、颇具才干的官员。贺铸所处的北宋晚期,社会矛盾渐显。宛敏灏在《北宋两位承先启后的词人——张先和贺铸》中称其“喜剧谈天下事”,然而空有满腔抱负,一生却始终沉沦下僚,多任难展宏图的文武小职。这种复杂的个人特质与坎坷的人生际遇,在他的词作中得到深刻体现,《行路难》这类作品便是其内心感慨与现实无奈的生动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行路难·缚虎手》是一首抒发怀才不遇的词作。描绘了作者自身的境遇,抒发了作者才华无处施展的无奈与悲愤,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和内心的矛盾苦闷。

2. 写作手法

化用:“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直接袭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原句,通过汉魏易代之际铜人的迁移,写盛衰兴亡之悲感,此处用来抒写不遇者奔走风尘的悲愤。用典:“缚虎手,悬河口”:借代有军事才能和政治才干的人。“缚虎手”典出《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中“袒裼暴虎”,形容勇士能徒手搏虎;“悬河口”出自《世说新语·赏誉》“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指人能言善辩,此处用以表明作者自认为有文武之才。

3.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缚虎手,悬河口”以精妙借代喻指人才。手能搏虎者堪称勇士,可引申为具备卓越军事才能之人;口若悬河者乃为谋士,可喻指拥有杰出政治才干之士。若得遇明主、恰逢其时,这般文武全才理当驾乘高车驷马,登上求贤若渴的黄金台,获封万户侯的尊荣。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眼前的他们穷愁潦倒,所乘之车狭小逼仄,犹如鸡窝;胯下之马瘦弱不堪,恰似饿狗。“车如鸡栖马如狗”以极致笔触描绘出车辆破旧、马匹羸弱之态,与“缚虎手,悬河口”的夸张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照,字里行间,愤懑不平之气呼之欲出。紧接着,词作正面抒发抱负、倾诉感慨:“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白纶巾近似白衣,通常为尚未出仕之人所穿戴。“黄尘”特指京城的尘土,黄庭坚《呈外舅孙莘老》诗中“九陌黄尘乌帽底,五湖春水白鸥前”,任渊注引《三辅黄图》提到“长安城中,八街九陌”,便是对此意象的佐证。这六字两句巧妙化用陆机《代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之意,描绘出未仕之人身着白衣奔赴京城的场景。结合下句“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字里行间流露出此番进京,能否博取富贵的忐忑与期待。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中“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诗题点明“入京”,诗句描述“游说万乘(皇帝)”“辞家西入秦”,皆为贺词“扑黄尘”作了生动注脚。本词径直取用李诗末句,仅改动一字并增添二字,化作“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虽尽显自负,却又萦绕着一丝彷徨苦闷,与李白仰天大笑、欣喜若狂的豪迈截然不同,读来别具一番韵味。随后“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直接袭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原句。李贺原辞借汉魏易代之际铜人的迁移,抒发盛衰兴亡的悲怆感慨,道出天若有感情也会因世事沧桑而衰老,更何况是有情有思的人。此处则承接上文,淋漓尽致地抒写不遇之士奔走风尘,却落得“天荒地老无人识”的悲愤心境。至此,词作从志士困顿失意的境遇,写到他们心中难平的牢骚,继而笔锋一转,描绘狂放饮酒的场景。行侠义之事不图酬金,如“雷颠”般洒脱;唯有遇见美酒,便不问价格尽情畅饮。李白《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而“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生动展现出超脱名利、纵酒放歌、乘醉起舞的狂放姿态。这其中虽饱含着无可奈何的悲愤,却写得气势恢宏,使词情稍有上扬之势。词的下片则从饮酒过渡到愁思,过片自然流畅。上片所写之愁,主要聚焦于志士怀才不遇、失却前路的忧愁;而下片则延伸出另一重愁情——人生短暂的哀愁:“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词情在此再度低沉压抑。随后关于及时行乐的描述,虽非新颖之见,却写得别具一格。将歌舞与美人融合描绘,写美人之笑“嫣然”,描舞姿之态“翩然”,用词简练精妙;“当垆秦女十五”等句化用自乐府《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正当垆”,而“语如弦”三字,将秦女的声音比作悦耳动听的音乐,新颖生动,即便未直接写歌,却已将歌意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处极力渲染生之欢愉,使词情再次上扬,同时为下文陡然转折、凸显死之可悲埋下伏笔。汉武帝《秋风辞》云“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秋风曲》虽已成“遗音”,但其蕴含的情感至今仍让人印象深刻,令人感慨“事去千年犹恨促”。因这一转折对比,此句比“青鬓长青古无有”更令人心惊。于是,作者生出“揽流光,系扶桑”的奇思妙想,仿佛要挽留住时光的脚步,将太阳系于扶桑之树,正如李贺《苦昼短》中所写“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这种超脱现实的奇思妙想,恰恰反映出作者内心无法排遣的现实苦闷。“志士惜日短”,唯有怀才不遇之人,最能深切体会生命短暂、光阴虚度的痛苦。因此,下片书写生命短暂的悲愁,与上片描绘志士失路的哀伤紧密相连,“行路难”的题意也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谁能料到,最末一句却来了个惊天大转折:“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前面渴望留住时光、实现长生,此处却说愁绪缠身时宁愿生命短暂;前面感慨千年时光转瞬即逝,此处却言一日光阴都漫长难捱。这一句几乎颠覆全篇,却更为深刻地揭示出志士内心苦闷又矛盾的复杂心境,将“行路难”的“难”字刻画得入木三分。

4. 作品点评

全词以刚健笔调、高亢声调,勾勒出作者失意无聊时纵酒放歌的场景。字里行间交织着乐极生悲的喟叹与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同时又展现出愁绪萦绕、光阴难遣的矛盾心境。词作在章法布局上,巧妙运用抑扬顿挫之法,行文节奏跌宕起伏、摇曳生姿,于悲怆中透出幽洁之气,堪称贺铸词作中的经典之作。这样的艺术风格,在北宋词坛中亦独树一帜,别具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稼轩豪迈之处从此脱胎。

近代夏敬观

# 掇拾人所遗弃,少加隐括,皆为新奇。

宋叶梦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绍昙《双溪》

下一篇:宋·苏轼《浣溪沙·咏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