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
méi
láng
·
·
xuě
diāo
zhāng

朝代:宋作者:贺铸浏览量:3
xuě
diāo
zhāng
méi
fěn
huá
zhuāng
xiǎo
máng
tái
fěi
luó
xiāng
tóng
chán
yàn
jīn
diāo
qín
jiàn
yàn
chāi
liáng
pái
huái
cháng
màn
fēi
fèng
qiú
huáng
rèn
lán
qíng
yǒu
lián
cái
chù
qiáo
guì
zāi
huā
pān
lìng
zhēn
huà
méi
láng

译文

像谢道韫咏雪般有文采,能雕琢文章。像寿阳公主般妆容美好,带着梅花般的娇艳。小书斋里、榧木案铺陈典籍,古铜蟾蜍滴砚水,金雕纹琴垫,有玉燕形状的钗梁。达官显贵们在漫长的路上徘徊,全然不在意、即便对方以《凤求凰》之意来追求。认定自己钟情如兰花般高雅、且怜惜有才之人,就像题桥明志的司马相如那样的贵客,像栽种花木的潘岳那样的县令,才是真正能为妻子画眉的夫婿。

逐句剖析

"雪絮雕章":像谢道韫咏雪般有文采,能雕琢文章。

"梅粉华妆":像寿阳公主般妆容美好,带着梅花般的娇艳。

"小芒台、":小书斋里、

"榧机罗缃素":榧木案铺陈典籍,

"古铜蟾砚滴":古铜蟾蜍滴砚水,

"金雕琴荐":金雕纹琴垫,

"玉燕钗梁":有玉燕形状的钗梁。

"五马徘徊长路":达官显贵们在漫长的路上徘徊,

"漫非意、":全然不在意、

"凤求凰":即便对方以《凤求凰》之意来追求。

"认兰情、":认定自己钟情如兰花般高雅、

"自有怜才处":且怜惜有才之人,

"似题桥贵客":就像题桥明志的司马相如那样的贵客,

"栽花潘令":像栽种花木的潘岳那样的县令,

"真画眉郎":才是真正能为妻子画眉的夫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画眉郎·雪絮雕章》是北宋贺铸所作的一首词。上阕写其才情与闺房陈设,塑造出一位才貌双全、生活精致高雅的少女形象,下阕少女对高官不屑一顾,而是钟情于像司马相如、潘岳那样的风流才子,展现少女对爱情的理性追求。全词通篇用典,丰富了词的意蕴,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提升了词作的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贺铸的词,风格多样、刚柔相济,既有深婉清丽之作,又有豪放刚劲之篇,善于锤炼字句。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纵酒狂放之作。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台城游·南国本萧洒》《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等。著有《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少女爱情观的词。全词通过对少女才貌、闺房陈设及择偶标准的描述,表达了少女对爱情的理性思考与美好憧憬。

2. 写作手法

用典:本词多处用典,如“雪絮雕章”运用晋代才女谢道韫咏雪的典故,谢道韫曾以“未若柳絮因风起”来形容满天大雪的纷飞景象,赢得大文学家谢安的赞赏。词人用这一典故,暗示词中少女文章优美,富有才华;“梅粉华妆”运用南朝宋寿阳公主的典故,相传寿阳公主卧含章殿下,有梅花一朵飘着其额,拂之不去。后世女子遂纷纷摹仿,争为“梅花妆”。词人用这一典故,描绘出少女娇美的容颜,展现其天生丽质。铺陈:“小芒台、榧机罗缃素”描绘出闺房内有摆放书卷的小桌和织机上的丝织物,显示出闺房的文雅与书卷气;“古铜蟾砚滴”展现出古雅精巧的文具,体现出少女生活的精致;“金雕琴荐”描绘名贵琴的精美琴垫,暗示少女高雅的情趣;“玉燕钗梁”则刻画了精致的首饰,增添少女的柔美。通过对这些闺房物品的逐一铺陈,从侧面烘托出少女高雅的气质、素养和情操。

3. 分段赏析

上阕:“雪絮雕章。梅粉华妆”以两个生动的典故开篇,高度赞美了女子的才与貌。“雪絮雕章”让读者联想到谢道韫的聪慧与才情,暗示词中少女文章优美,富有才华;“梅粉华妆”则描绘出少女如寿阳公主般娇美的容颜,展现其天生丽质。这两句简洁而有力地勾勒出少女才貌双全的形象,为全词奠定了高雅的基调。接下来几句将视角转向少女的闺房,“小芒台、榧机罗缃素”描绘出闺房如小小藏书阁,书卷罗列,显示出少女的文雅气质;“古铜蟾砚滴”展现文具的古雅精巧,体现少女生活的精致;“金雕琴荐”突出琴垫华美,暗示琴的名贵,反映少女的高雅情趣;“玉燕钗梁”描绘精致首饰,展现少女的柔美。通过这些闺房陈设的描写,全方位地烘托出少女高雅、精致的形象,使读者仿佛能看到一位生活在充满文化气息环境中的才女形象。下阕:“五马徘徊长路,漫非意、凤求凰”中“五马”代指达官显贵,此句描绘高官在长路上徘徊,以“凤求凰”的热情追求少女,然而少女却“漫非意”,表现出少女对高官求爱的不屑。这一情节突出了少女不被权势财富所诱惑的高尚品质,为下文揭示她的择偶标准做铺垫。“认兰情、自有怜才处”表明少女钟情如兰花般高雅且有才华之人。“似题桥贵客,栽花潘令,真画眉郎”,连用司马相如和潘岳的典故,表达少女心仪像他们一样文采风流、才情出众的男子。少女对理想郎君的这种追求,体现出她对爱情的理性思考,相较于世俗追求荣华富贵的观念,格调更高,也使少女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展现出她独特的爱情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晃逈《燕居》

下一篇:宋·陈与义《石城夜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