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é
liàn
huā
·
·
gǎi
guān
qīng

朝代:宋作者:贺铸浏览量:3
shāng
chūn
chūn
yáng
liǔ
qīng
yīn
piān
ài
yóu
tiān
xiǎo
shān
táo
bái
shū
huā
mǎn
jiān
qún
chù
jìng
wēi
yín
cháng
duǎn
lián
yǐng
dēng
hūn
xīn
qín
shù
diǎn
shēng
fēng
yuē
zhù
méng
lóng
dàn
yuè
yún
lái

译文

多少回伤春又到了春暮,杨柳树浓浓的清荫,妨碍着游丝度过。远处的小山边是桃叶埠,白花盛开的河边是她洗裙的地方。我整天轻声吟诵诗句,在帘影之下暗灯前,让胡琴声把我心声吐。几点雨声被风止住,月色朦胧薄云飘来飘去。

逐句剖析

"几许伤春春复暮":多少回伤春又到了春暮,

# 春复暮:春天又将尽。

"杨柳清阴":杨柳树浓浓的清荫,

"偏碍游丝度":妨碍着游丝度过。

# 游丝:空气中浮游的蜘蛛所吐之丝。又,香炉中袅袅飘浮之烟亦称游丝。

"天际小山桃叶步":远处的小山边是桃叶埠,

# 桃叶步:桃叶山,在今江苏六合。桃叶,晋代王献之的妾名,后来成为女子的代称。步,江边可以系舟停船之处,即“埠”。,天际小山:形容古代青年女子所画淡眉的颜色像远在天边的小山。

"白菽花满湔裙处":白花盛开的河边是她洗裙的地方。

# 满湔:洗裙。湔,洗涤。,菽:一作头、一作蘋。

"竟日微吟长短句":我整天轻声吟诵诗句,

# 竟日:整日,整天。

"帘影灯昏":在帘影之下暗灯前,

"心寄胡琴语":让胡琴声把我心声吐。

# 胡琴:唐宋时期,凡来自西北各民族的弦乐器统称胡琴。

"数点雨声风约住":几点雨声被风止住,

# 风约住:指雨声被风拦住。约,拦、束。

"朦胧淡月云来去":月色朦胧薄云飘来飘去。

# 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蝶恋花·改徐冠卿词》是北宋词人贺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惜春为引子,细腻地描绘出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它运用一种朦胧的笔触,勾勒出一段含蓄而微妙的情感,赋予了全词独特的朦胧美感。词的上阕先是抒发了春光将逝的伤感,接着笔锋一转,描绘出女子对主人公的深深眷恋。下阕则写主人公内心百转千回的思绪难以言表,只能将情感寄托于彩笔和琴弦之上,最后以景物收束,余韵悠长。全词巧妙地将从白昼到夜晚所见的景致、所做的事情,与往昔的回忆、伤春的愁绪以及相思的煎熬交织在一起。整首词的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深沉,表达含蓄却又暗藏波澜,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贺铸的词,风格多样、刚柔相济,既有深婉清丽之作,又有豪放刚劲之篇,善于锤炼字句。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纵酒狂放之作。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台城游·南国本萧洒》《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等。著有《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宋哲宗绍圣三年丙子(1096年)的三四月间,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据考证,绍圣三年二月,贺铸曾到过扬州,随后又前往金陵。因此,这首词很可能是词人身居金陵时,回忆在扬州的情事而作,同时期的《献金杯》一词可与之相互印证。此外,根据词题推测,这首词可能是贺铸对友人徐冠卿所赠之词稍作改动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伤春怀人的词。它描绘了暮春时节杨柳垂荫、游丝飘荡却难越柳荫的景象,勾勒出天际远山与桃叶渡口白花盛开的昔日之景,同时细致刻画了词人独对昏灯、借胡琴寄情、聆听雨声风住、遥望淡月云移的孤寂画面,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易逝的惋惜、对往昔情事的追忆,以及独处时绵长而深沉的相思之情。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杨柳清阴,偏碍游丝度”“天际小山桃叶步。白头花满湔裙处”通过虚实结合,现实之景的萧瑟与回忆之景的明媚形成强烈反差,将回忆与现实交织,突显词人“伤春”之悲与“怀人”之痛。用典:“天际小山桃叶步”句,巧用“桃叶渡”典故。“桃叶渡”原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与爱妾桃叶分别之地,饱含男女离别之情。作者在此处借“桃叶步”,以桃叶指代心中思念之人,暗示往昔与爱人在此有过类似离别场景,巧妙化用典故来抒发自己当下的怀人之情,含蓄地表达出内心的相思与惆怅。对比:“杨柳清阴,偏碍游丝度”运用了对比。“杨柳清阴”呈现出浓密、静态的画面,而“游丝”则是纤细、飘动的。一静一动,一浓一细形成鲜明对比,以杨柳的“碍”凸显游丝飘荡的艰难,在对比中营造出一种幽微、怅惘的氛围,委婉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伤春情绪与丝丝愁绪。

3. 分段赏析

开篇词人点明时令与心境,为全词奠定忧伤基调。暮春本就是多愁者难捱之时,恰如辛弃疾词云“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伤心人遇伤心景,烦恼更添几分。此时,连杨柳柔条上缠绕的游丝,也成了嗔怪的对象,全然忘了柳阴的清凉,一个“偏”字,将词人如游丝般浮动的烦恼意绪,巧妙地寄寓于自然景物,传神至极。“天际”二句,直抒对恋人的思念。天边小山勾起词人情思,忆起与恋人的往昔。他满怀王献之对桃叶般的深情,望着水面铺满的白蘋花,昔日上巳之日恋人水边湔裙的温馨场景浮现眼前。那时的春光与欢愉,是词人心中珍藏的回忆,与当下感伤春暮的情绪形成鲜明对比。上片将眼前之景与旧日之事巧妙融合,细腻呈现词人多情善感的心绪及对恋人无处不在的思念。“桃叶步”典故的运用尤为精妙,今古交融、虚实相生,含蓄而巧妙。下片“竞日”三句,词人将春日的感伤、相思的煎熬,都寄托于忧伤小词与凄苦胡琴声中。“竞日微吟”道出愁情悠长。夜幕降临,孤灯昏暗、帘影摇曳,词人心事渐重,胡琴呜咽、暮雨敲窗,恰似他心中愁思的无言诉说。至此,全词感情达到高潮,动人心弦。末二句感情色彩由浓转淡,清风送雨、流云掩月,词人的愁情也随景致变化,呈现出月华般的朦胧与苍茫。结尾二句,语淡情深,令人沉浸于一片清愁之中。

4. 作品点评

此词融写景、叙事于一体,将日暮至夜深所历之景、所行之事,与往昔情事、伤春之绪、相思之苦交织相融。诗思跳跃间,既有清新平淡之韵味,又含真挚深刻之情愫,表达含蓄蕴藉而暗涌波澜。尤为可品的是,其以景寄情之笔触,细腻深婉,耐人寻味。贺铸词作素以浓艳之辞、慷慨之音见长,而此篇小词却显清新淡雅之风,足见其词风之多元与精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融景入情无秾丽。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无名氏《惜奴娇·楼起霄宫里》

下一篇:宋·萧廷之《南乡子·鼎器法乾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