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许伤春春复暮":多少回伤春又到了春暮,
# 春复暮:春天又将尽。
"杨柳清阴":杨柳树浓浓的清荫,
"偏碍游丝度":妨碍着游丝度过。
# 游丝:空气中浮游的蜘蛛所吐之丝。又,香炉中袅袅飘浮之烟亦称游丝。
"天际小山桃叶步":远处的小山边是桃叶埠,
# 桃叶步:桃叶山,在今江苏六合。桃叶,晋代王献之的妾名,后来成为女子的代称。步,江边可以系舟停船之处,即“埠”。,天际小山:形容古代青年女子所画淡眉的颜色像远在天边的小山。
"白菽花满湔裙处":白花盛开的河边是她洗裙的地方。
# 满湔:洗裙。湔,洗涤。,菽:一作头、一作蘋。
"竟日微吟长短句":我整天轻声吟诵诗句,
# 竟日:整日,整天。
"帘影灯昏":在帘影之下暗灯前,
"心寄胡琴语":让胡琴声把我心声吐。
# 胡琴:唐宋时期,凡来自西北各民族的弦乐器统称胡琴。
"数点雨声风约住":几点雨声被风止住,
# 风约住:指雨声被风拦住。约,拦、束。
"朦胧淡月云来去":月色朦胧薄云飘来飘去。
# 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
北宋词人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贺铸的词,风格多样、刚柔相济,既有深婉清丽之作,又有豪放刚劲之篇,善于锤炼字句。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纵酒狂放之作。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台城游·南国本萧洒》《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等。著有《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伤春怀人的词。它描绘了暮春时节杨柳垂荫、游丝飘荡却难越柳荫的景象,勾勒出天际远山与桃叶渡口白花盛开的昔日之景,同时细致刻画了词人独对昏灯、借胡琴寄情、聆听雨声风住、遥望淡月云移的孤寂画面,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易逝的惋惜、对往昔情事的追忆,以及独处时绵长而深沉的相思之情。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杨柳清阴,偏碍游丝度”“天际小山桃叶步。白头花满湔裙处”通过虚实结合,现实之景的萧瑟与回忆之景的明媚形成强烈反差,将回忆与现实交织,突显词人“伤春”之悲与“怀人”之痛。用典:“天际小山桃叶步”句,巧用“桃叶渡”典故。“桃叶渡”原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与爱妾桃叶分别之地,饱含男女离别之情。作者在此处借“桃叶步”,以桃叶指代心中思念之人,暗示往昔与爱人在此有过类似离别场景,巧妙化用典故来抒发自己当下的怀人之情,含蓄地表达出内心的相思与惆怅。对比:“杨柳清阴,偏碍游丝度”运用了对比。“杨柳清阴”呈现出浓密、静态的画面,而“游丝”则是纤细、飘动的。一静一动,一浓一细形成鲜明对比,以杨柳的“碍”凸显游丝飘荡的艰难,在对比中营造出一种幽微、怅惘的氛围,委婉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伤春情绪与丝丝愁绪。
3. 分段赏析
开篇词人点明时令与心境,为全词奠定忧伤基调。暮春本就是多愁者难捱之时,恰如辛弃疾词云“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伤心人遇伤心景,烦恼更添几分。此时,连杨柳柔条上缠绕的游丝,也成了嗔怪的对象,全然忘了柳阴的清凉,一个“偏”字,将词人如游丝般浮动的烦恼意绪,巧妙地寄寓于自然景物,传神至极。“天际”二句,直抒对恋人的思念。天边小山勾起词人情思,忆起与恋人的往昔。他满怀王献之对桃叶般的深情,望着水面铺满的白蘋花,昔日上巳之日恋人水边湔裙的温馨场景浮现眼前。那时的春光与欢愉,是词人心中珍藏的回忆,与当下感伤春暮的情绪形成鲜明对比。上片将眼前之景与旧日之事巧妙融合,细腻呈现词人多情善感的心绪及对恋人无处不在的思念。“桃叶步”典故的运用尤为精妙,今古交融、虚实相生,含蓄而巧妙。下片“竞日”三句,词人将春日的感伤、相思的煎熬,都寄托于忧伤小词与凄苦胡琴声中。“竞日微吟”道出愁情悠长。夜幕降临,孤灯昏暗、帘影摇曳,词人心事渐重,胡琴呜咽、暮雨敲窗,恰似他心中愁思的无言诉说。至此,全词感情达到高潮,动人心弦。末二句感情色彩由浓转淡,清风送雨、流云掩月,词人的愁情也随景致变化,呈现出月华般的朦胧与苍茫。结尾二句,语淡情深,令人沉浸于一片清愁之中。
4. 作品点评
此词融写景、叙事于一体,将日暮至夜深所历之景、所行之事,与往昔情事、伤春之绪、相思之苦交织相融。诗思跳跃间,既有清新平淡之韵味,又含真挚深刻之情愫,表达含蓄蕴藉而暗涌波澜。尤为可品的是,其以景寄情之笔触,细腻深婉,耐人寻味。贺铸词作素以浓艳之辞、慷慨之音见长,而此篇小词却显清新淡雅之风,足见其词风之多元与精妙。
# 融景入情无秾丽。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
上一篇:宋·无名氏《惜奴娇·楼起霄宫里》
下一篇:宋·萧廷之《南乡子·鼎器法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