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uò
méi

朝代:宋作者:刘克庄浏览量:2
piàn
néng
jiào
duàn
cháng
kān
píng
gèng
duī
qiáng
piāo
qiān
lái
guò
lǐng
zhuì
sāo
rén
xiāng
luàn
diǎn
méi
tái
duō
shǔ
ǒu
nián
xiù
jiǔ
yóu
xiāng
dōng
fēng
miù
zhǎng
huā
quán
bǐng
què
gāo
zhǔ
zhāng

译文

每一片飘零的梅花都教人触目愁肠,更哪堪残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铺满了台阶又堆上了墙头呢?飘零的梅花就像匆匆过岭的迁客,坠落的梅花犹如不得已赴湘的骚人。那么多原来美好高洁的花朵,如今却沉沦泥土与莓苔为伍,然而偶然粘上衣袖的香气,还久久不去。让东风执掌对百花的生杀予夺大权,真是差矣错矣,它忌妒梅花的孤高,对梅花任意摧残,根本不讲怜香惜玉。

逐句剖析

"一片能教一断肠":每一片飘零的梅花都教人触目愁肠,

"可堪平砌更堆墙":更哪堪残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铺满了台阶又堆上了墙头呢?

# 砌:台阶。

"飘如迁客来过岭":飘零的梅花就像匆匆过岭的迁客,

"坠似骚人去赴湘":坠落的梅花犹如不得已赴湘的骚人。

# 骚人: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诗人。

"乱点莓苔多莫数":那么多原来美好高洁的花朵,如今却沉沦泥土与莓苔为伍,

"偶黏衣袖久犹香":然而偶然粘上衣袖的香气,还久久不去。

"东风谬掌花权柄":让东风执掌对百花的生杀予夺大权,真是差矣错矣,

# 权柄:犹权利。,谬:不合情理的。

"却忌孤高不主张":它忌妒梅花的孤高,对梅花任意摧残,根本不讲怜香惜玉。

# 主张:主宰;作主。,孤高:孤特高洁;孤傲自许。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落梅》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落梅为吟咏对象,首联写梅花凋零、堆积满地的凄凉景象;颔联以迁客骚人作比,将落梅飘坠之态与文人贬谪之苦相联系;颈联通过“乱点莓苔”与“衣袖犹香”的对比,展现梅花虽凋犹香的高洁品格;尾联转而议论,借“东风忌孤高”暗讽当权者排挤贤才。全诗虽处处写梅却不着“梅”字,将咏物与抒怀自然融合,在含蓄委婉中寄托了诗人深沉的身世之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落梅》是刘克庄于嘉定十七年(1224)任建阳令时所作。建阳地处福建北部,当时尚属偏远荒僻之地。诗人借咏落梅,既抒发了自己遭贬谪的郁愤之情,又暗含对当政者的讽刺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描绘了梅花凋零时散落台阶、飘坠如迁客的景象,通过残瓣沾衣犹香的细节,勾勒出梅花零落的凄清画面。诗人借落梅暗喻自身遭遇,委婉表达了贬谪之痛和对当权者的不满。

2. 写作手法

用典:颔联“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化用韩愈贬谪潮州和柳宗元流放永州的典故。原典中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过蓝关时写下“云横秦岭家何在”的悲怆诗句;屈原遭谗被放逐沅湘,作《离骚》以抒发忠而被谤的愤懑。诗人以落梅飘坠之态暗喻历代迁客骚人的坎坷命运,寄托自身贬谪之痛。对比:颈联“乱点莓苔多莫数,偶黏衣袖久犹香”通过梅花零落成泥与残香犹存的强烈对比,既写尽梅花凋残的凄凉,又凸显其孤高品格,暗含诗人虽遭贬谪却不改志节的精神。托物言志:全诗以落梅“飘坠堆砌”的凄美形象为载体,诗人借梅花凋零暗喻自身贬谪建阳的遭遇,将“迁客骚人”的坎坷命运与“孤高不主张”的愤懑之情融入对梅花的咏叹之中。

3. 分段赏析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首联以凄婉笔触勾勒落梅景象,奠定全诗哀婉基调。诗人以夸张手法极言落梅之悲,一片花瓣便令人愁肠寸断,更何况层层堆积如雪,铺满台阶、覆压墙头。这与李煜《清平乐》“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异曲同工,皆以具象画面表现抽象愁绪。诗人触景伤情,将个人遭际融入景物描写,使无情的落梅也染上浓重的感伤色彩。“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颔联巧用典故深化意境。工整对仗中将落梅飘零之态与文人贬谪之苦巧妙勾连。上句化用韩愈“夕贬潮州路八千”的典故,下句暗指柳宗元永州之贬,以“过岭”“赴湘”两个动态意象,既描摹花瓣飘坠之姿,又暗喻士人坎坷命运。诗人以“迁客”喻政治遭遇,以“骚人”指文学成就,完整呈现古代文人的双重身份,使简单的景物描写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内涵。“乱点莓苔多莫数,偶黏衣袖久犹香”,颈联通过对比突显梅花品格。“乱点莓苔多莫数”极写梅花零落成泥的凄凉,莓苔狼藉之态暗合诗人贬谪处境;“偶黏衣袖久犹香”则笔锋一转,写残瓣虽落犹香,以细节描写展现梅花坚贞本质。此联暗用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意境,通过“乱点”与“久香”的强烈对比,既写尽梅花凋残之状,又彰显其不改其香的高洁品格,寄托了诗人虽遭贬斥仍坚守节操的精神追求。“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尾联以双关手法直抒胸臆。“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表面谴责东风摧残梅花,实则暗讽当权者嫉贤妒能。“东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暗喻朝廷权贵;“花权柄”既言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又指官员任免的政治权力。诗人以“谬掌”与“忌孤高”的尖锐对比,将个人仕途失意的愤懑升华为对时代黑暗的批判,使咏物诗具有了深刻的政治隐喻意义。

4. 作品点评

这首咏梅诗通篇不见“梅”字,却巧妙融合了梅的品格与诗人情怀,达到咏物抒怀的至高境界。诗人以委婉笔触,将个人感兴与梅的形象自然交融,既写梅亦写人,在含蓄中流露文士的抑塞不平。正因这种深刻立意与新颖表达,该诗不仅突破咏梅俗套,更因触及现实愤懑而被当权者视为“讪谤”,这正是其独特价值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诗以凋落的梅花为题,实寓国事危殆之意。情感真挚,意味深长。

现代作家王恩宗《中国历代咏花诗词鉴赏辞典》

# 这首《落梅》确乎不同于一般以体物入妙为主的咏物诗,而是有着深刻的寓意。

现代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张明非《宋诗鉴赏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叶绍翁《烟村》

下一篇:宋·范祖禹《资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