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先养气":学习道法首先要涵养元气,
# 道:养生之道。
"吾闻三住章":我曾在《三住章》中听过这样的道理。
"屏除金鼎药":应当摒弃用金鼎炼制的丹药,
# 金鼎药:指用金鼎炼出的丹药。
"糠秕玉函方":把玉函中藏的药方视作糟粕。
# 糠秕:比喻糟粕。
"凛凛春冰履":要像踩在春天的薄冰上一样戒惧谨慎,
# 凛凛:这里有敬畏之意,犹言以敬畏之心养气,战战兢兢,如履春冰。
"兢兢拱璧藏":像珍藏大玉璧一样小心守护(元气与心神)。
# 拱璧:双手可捧之璧,谓大璧、巨璧。,兢兢:意谓守气如同珍藏大璧,小心翼翼。
"高谈忘力守":只高谈阔论却忘记努力坚守(养气之道),
# 守:指守气。
"此病最膏肓":这种弊病是最难以治愈的。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哲理诗。描述了学道应以养气为先,需摒弃如金鼎药这类外界诱惑,像珍视拱璧般守护内心纯净,在践履中保持谨慎。表达了诗人对学道真谛的深刻认知,强调坚守养气原则、专注修行,批判空谈忘守的错误态度。
2. 分段赏析
首联:“学道先养气,吾闻三住章”开篇直揭学道核心,“养气”,并以“吾闻三住章”为证。“三住章”出自道家经典,强调心神、元气的凝聚固守,诗人引此作据,既确立“养气为根基”的论断,又赋予观点权威性,为后文批判虚妄修行之本。起笔斩截,态度鲜明。颔联:“屏除金鼎药,糠秕玉函方”紧承首联,对“养气”之外的修行方式展开否定。“金鼎药”指道家炼丹求仙之术,“玉函方”是秘藏的所谓长生药方,诗人以“屏除”“糠秕”(视如糟粕)二词,将这些外在方术贬斥为虚妄无用之物。此联通过否定错误路径,反衬“养气”才是学道正途,强化了首联观点,体现诗人对务实修行的坚守。颈联:“凛凛春冰履,兢兢拱璧藏”以生动比喻描绘养气需有的态度。“履春冰”喻指行事需如踏薄冰般谨慎戒惧,“藏拱璧”(珍藏美玉)喻指对元气、心神要精心守护。两句从“敬畏”与“珍视”两方面,刻画养气过程中需有的审慎与专注,将抽象的“养气”之道具体说明,使读者更易理解其内涵,也为尾联批判“空谈”铺垫。尾联:“高谈忘力守,此病最膏肓”直击学道者的致命弊病:只尚空谈玄理,却忽视实际的“力守”(践行养气之道)。“膏肓”一词言其病之深重,无可救药。此联既是对前文“养气需务实”的呼应,又将批判指向浮虚学风,升华了诗歌主旨,学道不在言辞,而在躬身践行。结尾警策有力,发人深省。
下一篇:宋·秦观《饮酒诗四首(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