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子无肉食相":像我这等靠执笔写文章过活的人,生来就没有封侯拜相的命了,
# 肉食相:一作“食肉相”。即封侯之相。据《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看相的人曾说班超“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后来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果然封侯。,管城子:即毛笔。
"孔方兄有绝交书":那位孔方兄早向我发出了绝交的文书。
# 绝交书:嵇康有《与山巨源绝交书》。这里借指与钱财无缘。,孔方兄:即钱。古时的铜钱中有方孔,故有此称,语出鲁褒《钱神论》:“亲爱如兄,字曰孔方”,暗含鄙视与嘲笑之意。
"文章功用不经世":我以笔墨谋生,博取功名利禄,钻研不息的文章,但没有经邦治世的功用,
# 经世:治理社会。经:文集作“济”。
"何异丝窠缀露珠":我纵有“经天纬地”的才华,文章也被人视为无益于世,跟蜘蛛网上缀着的露珠又有何两样。
# 丝窠:这里指蜘蛛网。
"校书著作频诏除":朝廷下诏将我召入京城,却随意封我一个校书郎、著作郎这样位卑言轻的职务,
# 诏除:朝廷下令拜官授职。,著作:即著作郎,旧掌编撰国史。,校书:即校书郎,旧掌校勘书籍。
"犹能上车问何如":我也只能登上马车问候别人身体怎么样了。
# 问何如:近来身体怎么样。
"忽忆僧床同野饭":突然想到与你同在江西之时,同宿僧寺,同桌而餐,虽清贫但惬意无穷,
# 床:文集作“房”。
"梦随秋雁到东湖":做这贫苦清寒的官,还不如你我在梦中随那南飞的秋雁,回到东湖,过那自由悠闲的归隐生活啊。
# 东湖:在江西南昌市东南。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感怀诗。全诗围绕诗人仕途失意的心境,层层相扣,借对自身境遇、文章功用、仕途状况及往昔野趣的描述,抒发了仕途不得志的苦闷以及对自由闲适生活的憧憬。
2. 写作手法
用典:“管城子无肉食相,孔方兄有绝交书”中选择了四个本无关联的典故(“管城子”、“肉食相”、“孔方兄”、“绝交书”)把它们巧妙地组合到一起,构成了新颖奇特的联想。“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化用《颜氏家训・勉学》中典故,表面自嘲在官职上无所作为,实则抒发对官场庸碌生活的不满。比喻:“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将无用于世的文章比作丝网上缀着的露珠,形象地写出了作者认为文章若不能经世致用就如同露珠般虚幻无用的观点。衬托:“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以想象中僧床野饭、随雁到东湖的自在野趣,衬托出当前仕途生活的无聊与苦闷。
3. 分段赏析
首联“管城子无肉食相,孔方兄有绝交书”,作者别具匠心地选用“管城子”代指毛笔,“孔方兄”代指钱财,借助巧妙的联想与诙谐笔调,将笔拟人化赋予“子”的称谓,将钱唤作“兄”。以这种新奇的方式,不着痕迹地抒发自己凭借笔杆子为生却难以获取富贵的牢骚,幽默风趣又不显生硬。颔联“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承接上文,进一步阐述未博功名富贵的原因。表面上是自我贬抑,声称文章于世无补,实则以反讽之法暗指自身文章未得赏识,在自嘲中暗藏着一份文人的自负。“丝窠缀露珠”这一独特譬喻,把看似华丽却空洞无物的文章描绘得惟妙惟肖,形象生动。颈联“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转入对当前仕宦生活的自白,既为记实又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中关于梁朝贵家子弟的典故,套用“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即秘书”的讽刺语,表面上自嘲尸位素餐,实则表达对碌碌无为官场生涯的不满。尾联“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因仕宦不如意、富贵无望,诗人在内心矛盾无法解脱时,追思往事。没有直接表明退隐之意,而是借回忆曾与友人于僧床共享野饭的情景,以及梦随秋雁飞往东湖的想象,给整首诗的收尾增添了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韵味。
4. 作品点评
《戏呈孔毅父》该诗在写作特色上极为鲜明,诗人以自我嘲戏的笔调抒发不得志的苦闷,使感情超脱且诗意深曲,避免了直白倾诉的平淡。在文字技巧方面,善用典故堪称最大亮点,典故运用自然贴切,还通过生动联想将不同故事材料串联组合,创造出新意象,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如开篇“管城子”“孔方兄”的运用,新颖又诙谐。结尾不直说退隐,而是追忆往事,为诗篇增添了吞吐含茹的韵味,耐人寻味。
# 如李光弼将郭子仪之军,一经号令,精彩数倍。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
# 起雄整,接跌宕,俱入妙,收远韵。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上一篇:宋·程俱《夜半闻横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