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ēn
wēng
lìng
xīn
èr
shǒu
·
·
tīng
lóu

朝代:宋作者:刘克庄浏览量:3
gòng
táng
zhōng
tīng
lóu
shuí
zhī
huá
biǎn
yǒu
yuán
liú
zhuī
pān
yìng
bìng
zhòng
yǒu
ài
quán
zhēn
yóu
lǎo
jiān
qíng
yóu
zhōng
zhǒng
fàng
wēng
běn
qián
xiū
wén
zhōng
bǎi
shì
zhī
biāo
zhǔn
gèng
xiàng
wéi
shàng
qiú

译文

在共极堂里面有一座听雨楼,谁能知道这精美的匾额背后有着文化的根源和传承呢?努力追慕、学习韦应物和苏轼,友爱之情如同真继翁和苏辙兄弟之间的情谊。家族中的长辈对嫡长子的感情格外深厚,陆游的话语也是源自前代有道德学问的人。欧阳修是百代以来文化和品德方面的标准典范,还要向比韦应物和苏轼更早的前代贤人去追求更高的境界。

逐句剖析

"共极堂中听雨楼":在共极堂里面有一座听雨楼,

"谁知华扁有源流":谁能知道这精美的匾额背后有着文化的根源和传承呢?

"追攀应物并和仲":努力追慕、学习韦应物和苏轼,

"友爱全真与子由":友爱之情如同真继翁和苏辙兄弟之间的情谊。

"老监情尤钟冢嗣":家族中的长辈对嫡长子的感情格外深厚,

"放翁语亦本前修":陆游的话语也是源自前代有道德学问的人。

"文忠百世之标准":欧阳修是百代以来文化和品德方面的标准典范,

"更向韦苏以上求":还要向比韦应物和苏轼更早的前代贤人去追求更高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真继翁司令新居二首·听雨楼》是南宋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围绕真继翁司令新居的听雨楼展开,通过用典等手法,首联点题引出对匾额渊源好奇,颔联展现家族品质,颈联阐述文化背景,尾联升华主题赞家族追求更高境界。此诗将真继翁家族与韦应物、苏轼等历史文化名人相联系,介绍了听雨楼匾额的文化渊源,体现真继翁家族在文学修养和家族情谊上的优秀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其的赞美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频繁运用典故,如“追攀应物并和仲,友爱全真与子由”“老监情尤钟冢嗣,放翁语亦本前修”“文忠百世之标准”等,分别引用韦应物、苏轼兄弟、陆游、欧阳修等历史人物的相关内容,以古比今,含蓄地赞美真继翁家族的文化和品德,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使诗歌更具深度和韵味。

2. 分段赏析

首联“共极堂中听雨楼,谁知华扁有源流”,开篇点题,指出听雨楼位于共极堂中,引发人们对其匾额文化渊源的好奇,为后文的展开做铺垫。颔联“追攀应物并和仲,友爱全真与子由”,运用典故,将真继翁家族在文学追求上与韦应物、苏轼相媲美,在家族友爱方面与真继翁和苏辙相比拟,从两个方面展现真继翁家族的优秀品质,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表现力。颈联“老监情尤钟冢嗣,放翁语亦本前修”,进一步阐述听雨楼的文化背景,“老监”对长子的特殊情感,以及听雨楼命名与陆游诗句的渊源,且陆游的诗句又源于前代贤才,层层深入,强调文化传承的延续性。尾联“文忠百世之标准,更向韦苏以上求”,以欧阳修作为百世的标准,进一步升华主题,指出真继翁家族不仅以近世贤才为榜样,更向更早的韦应物、苏轼等先贤追求更高的文化和品德境界,表达了诗人对真继翁家族的高度赞美和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覯《儒行》

下一篇:宋·陆游《渡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