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ēng
zhōng
zuò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fēng
shān
jué
qīng
lòu
zhī
chuāng
yǒu
shēng
yuān
duò
quǎn
jìn
míng
lǎo
bìng
chù
zuò
tàn
jīng
sān
nián
jià
yún
dàn
bài
chuí
chéng
huò
shǐ
使
zhī
yōu
nǎi
gōng
gēng
lín
rén
lèi
zòng
héng
qiě
chōu
jià
shàng
shū
hóng
fàn
tuī
xíng

译文

大风怒吼如同山峦崩塌,暴雨倾泻如同江河决堤。房屋漏雨无法支撑,窗户也发出阵阵声响。乌鸦和鸢鸟坠落而死,鸡犬都吓得不敢出声。年老体弱无处躲避,只能坐起长叹,徒增惊恐。三年的庄稼长势喜人,像云彩一样茂盛,却在即将收获时毁于一旦。难道这是天意安排?忧愁蔓延到了农耕之事。邻居们面色苍白,妇女和孩子泪流满面。我只能抽出书架上的书,用《洪范》推算五行之理。

逐句剖析

"风如拔山怒":大风怒吼如同山峦崩塌,

"雨如决河倾":暴雨倾泻如同江河决堤。

"屋漏不可支":房屋漏雨无法支撑,

"窗户俱有声":窗户也发出阵阵声响。

"乌鸢堕地死":乌鸦和鸢鸟坠落而死,

"鸡犬噤不鸣":鸡犬都吓得不敢出声。

"老病无避处":年老体弱无处躲避,

"起坐徒叹惊":只能坐起长叹,徒增惊恐。

"三年稼如云":三年的庄稼长势喜人,像云彩一样茂盛,

# 稼如云:说禾稼和云一样多。

"一旦败垂成":却在即将收获时毁于一旦。

"夫岂或使之":难道这是天意安排?

"忧乃及躬耕":忧愁蔓延到了农耕之事。

"邻曲无人色":邻居们面色苍白,

"妇子泪纵横":妇女和孩子泪流满面。

"且抽架上书":我只能抽出书架上的书,

"《洪范》推五行":用《洪范》推算五行之理。

# 洪范:《尚书》的一篇。篇中多讲天文地理。《传》注云:“洪,大也;范,法;言天地之大法”书中讲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及雨、旸、燠、寒、风、时等事。古人认为可用洪范推测天时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大风雨中作》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场狂风暴雨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常、人生起伏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痛苦。诗中描绘了狂风暴雨的猛烈,房屋漏雨、窗户作响,乌鸢坠地而死,鸡犬不敢鸣叫,生动展现了自然的威力和生命的脆弱。诗人以自身老病无处躲避的困境为引,进一步联想到三年辛勤耕耘的庄稼一夜之间被风雨摧毁,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成果的惋惜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最后,诗人通过阅读《洪范》推算五行,试图从哲学和天命的角度理解这场风雨,体现了对现实困境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大风雨中作》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写于绍熙五年(1194年)八月,地点在山阴。陆游创作这首诗,一方面是为了记录这场罕见的狂风暴雨,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自然现象引发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风雨的描写,隐喻了人生的坎坷与命运的无常,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诗人亲身经历了这场狂风暴雨,房屋漏雨、窗户作响,乌鸢坠地而死,鸡犬不敢鸣叫,展现了自然的强大力量。诗中提到“三年稼如云,一旦败垂成。”,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耕耘的庄稼被风雨摧毁的惋惜。诗中描绘了邻里们的惊恐和悲伤,妇女们泪流满面,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这首诗不仅是对一场风雨的描写,更是陆游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夸张:“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狂风比作拔山的怒吼,暴雨比作黄河决堤的倾泻,生动地描绘出风雨交加的猛烈场景,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拟人:“乌鸢堕地死,鸡犬噤不鸣。”诗人赋予乌鸢和鸡犬以人的情感,通过它们的“堕地死”和“噤不鸣”,表现出风雨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对比:“三年稼如云,一旦败垂成。”诗人将三年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与瞬间被风雨摧毁的场景进行对比,突出了自然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开篇以“风如拔山怒”和“雨如决河倾”形容风雨的猛烈,生动地描绘出狂风暴雨的气势,象征着人生的逆境和自然界的强大威力。第三、四句:“屋漏不可支,窗户俱有声。”写出风雨对房屋的侵袭,屋漏和窗户的声响,进一步强化了风雨的猛烈和生活的无奈。第五、六句“乌鸢堕地死,鸡犬噤不鸣。”诗人通过乌鸢坠地而死、鸡犬不敢鸣叫的描写,展现了风雨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第七、八句:“老病无避处,起坐徒叹惊。”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在风雨中的无助和惊恐,表达了老病交加时面对困境的无奈。第九、十句:“三年稼如云,一旦败垂成。”诗人以三年辛勤耕耘的庄稼一夜之间被风雨摧毁为喻,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第十一、十二句:“夫岂或使之,忧乃及躬耕。”这两句进一步思考风雨的起因,暗示天灾人祸的无奈,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第十三、十四句:“邻曲无人色,妇子泪纵横。”描绘了风雨中邻里们的惊恐和悲伤,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第十五、六句:“且抽架上书,洪范推五行。”诗人通过阅读《洪范》(《尚书》中的一篇)来推算五行,试图从哲学和天命的角度理解这场风雨,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复古《僮约》

下一篇:宋·黄庭坚《竹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