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如拔山怒":大风怒吼如同山峦崩塌,
"雨如决河倾":暴雨倾泻如同江河决堤。
"屋漏不可支":房屋漏雨无法支撑,
"窗户俱有声":窗户也发出阵阵声响。
"乌鸢堕地死":乌鸦和鸢鸟坠落而死,
"鸡犬噤不鸣":鸡犬都吓得不敢出声。
"老病无避处":年老体弱无处躲避,
"起坐徒叹惊":只能坐起长叹,徒增惊恐。
"三年稼如云":三年的庄稼长势喜人,像云彩一样茂盛,
# 稼如云:说禾稼和云一样多。
"一旦败垂成":却在即将收获时毁于一旦。
"夫岂或使之":难道这是天意安排?
"忧乃及躬耕":忧愁蔓延到了农耕之事。
"邻曲无人色":邻居们面色苍白,
"妇子泪纵横":妇女和孩子泪流满面。
"且抽架上书":我只能抽出书架上的书,
"《洪范》推五行":用《洪范》推算五行之理。
# 洪范:《尚书》的一篇。篇中多讲天文地理。《传》注云:“洪,大也;范,法;言天地之大法”书中讲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及雨、旸、燠、寒、风、时等事。古人认为可用洪范推测天时的变化。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写作手法
夸张:“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狂风比作拔山的怒吼,暴雨比作黄河决堤的倾泻,生动地描绘出风雨交加的猛烈场景,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拟人:“乌鸢堕地死,鸡犬噤不鸣。”诗人赋予乌鸢和鸡犬以人的情感,通过它们的“堕地死”和“噤不鸣”,表现出风雨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对比:“三年稼如云,一旦败垂成。”诗人将三年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与瞬间被风雨摧毁的场景进行对比,突出了自然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开篇以“风如拔山怒”和“雨如决河倾”形容风雨的猛烈,生动地描绘出狂风暴雨的气势,象征着人生的逆境和自然界的强大威力。第三、四句:“屋漏不可支,窗户俱有声。”写出风雨对房屋的侵袭,屋漏和窗户的声响,进一步强化了风雨的猛烈和生活的无奈。第五、六句“乌鸢堕地死,鸡犬噤不鸣。”诗人通过乌鸢坠地而死、鸡犬不敢鸣叫的描写,展现了风雨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第七、八句:“老病无避处,起坐徒叹惊。”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在风雨中的无助和惊恐,表达了老病交加时面对困境的无奈。第九、十句:“三年稼如云,一旦败垂成。”诗人以三年辛勤耕耘的庄稼一夜之间被风雨摧毁为喻,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第十一、十二句:“夫岂或使之,忧乃及躬耕。”这两句进一步思考风雨的起因,暗示天灾人祸的无奈,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第十三、十四句:“邻曲无人色,妇子泪纵横。”描绘了风雨中邻里们的惊恐和悲伤,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第十五、六句:“且抽架上书,洪范推五行。”诗人通过阅读《洪范》(《尚书》中的一篇)来推算五行,试图从哲学和天命的角度理解这场风雨,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