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水馆参差路":山村与水边馆舍坐落在高低不平的路上。
"感羁游、":感伤这漂泊的羁旅生活、
"正似残春风絮":正像那暮春时节随风飘荡的柳絮。
"掠地穿帘":掠过地面,穿过帘幕,
"知是竟归何处":可知道最终要归向何处。
"镜里新霜空自悯":对着镜子,空自怜惜新添的白发,
"问几时、":问自己何时、
"鸾台鳌署":才能跻身高官显位。
"迟暮":已然衰老。
"谩凭高怀远":徒然登高远望,遥寄情怀,
"书空独语":却只能对着天空自言自语。
"自古":自古以来。
"儒冠多误":读书人常常被功名所误。
"悔当年、":后悔当年、
"早不扁舟归去":没有早早驾着扁舟归隐江湖。
"醉下白蘋洲":醉卧在白蘋洲上,
"看夕阳鸥鹭":看夕阳下的鸥鹭自在栖息。
"菰菜鲈鱼都弃了":菰菜、鲈鱼这般乡味都舍弃了,
"只换得、":只能换得、
"青衫尘土":这沾满尘土的青色官衫。
"休顾":不必再留恋。
"早收身江上":不如早早退身隐居江上,
"一蓑烟雨":披一件蓑衣,在烟雨中安度余生。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行旅词。通过描绘羁旅途中的场景和内心的感慨,展现了对仕途奔波的厌倦,宦游漂泊的孤寂以及对摆脱功名束缚、回归自然闲适生活的渴望。
2. 写作手法
比喻:“感羁游、正似残春风絮”以“残春风絮”喻自身宦游生涯。暮春柳絮无依无靠,随风“掠地穿帘”却不知归宿,恰如词人漂泊不定的羁旅状态。这一比喻既写尽自然物的漂泊之态,又暗合内心对前途的迷茫,将孤寂感化为具象画面,以轻飘的柳絮反衬沉重的愁绪,含蓄中见深沉,让“羁游之苦”更易感知。用典:“菰菜鲈鱼都弃了”化用张翰“莼鲈之思”典故:西晋张翰见秋风起,思念家乡菰菜、鲈鱼,遂辞官归乡。词人反用其意,写自己为仕途舍弃乡味,换得“青衫尘土”,既呼应典故中对归隐的向往,又通过“弃了”与“换得”的对比,强化对功名误人的悔恨。典故的化用让情感表达更含蓄,借历史故事拓宽意境,暗含对现实仕途的失望。议论:“自古。儒冠多误”是直白议论,以“自古”二字涵盖历史,凝练点出读书人被功名束缚的普遍困境。这不仅是对过往文人命运的总结,更是词人对自身经历的反思,多年宦游换来的不过是“青衫尘土”。议论虽简却有力,跳出个人悲喜,上升到对士人群体命运的感慨,让词的内涵从个人抒情扩展到对社会现象的审视。直抒胸臆:“悔当年、早不扁舟归去”中“悔”字直露胸臆,直白点出对过往选择的懊恼;“休顾”二字斩钉截铁,是对功名仕途的决绝告别。这些词句不加掩饰,将内心对归隐的渴望与对仕途的厌倦直接道出。与词中含蓄的意象相比,直抒胸臆的表达如利剑出鞘,让压抑已久的情感得以释放,在沉郁基调中注入强烈的情感冲击力,使向往归隐的态度更鲜明。对比:“鸾台鳌署”的仕途理想与“青衫尘土”的现实境遇对比,显露出理想落空的失落;“醉下白蘋洲,看夕阳鸥鹭”的闲适想象,与“山村水馆参差路”的羁旅实景对比,突出对归隐的向往;“菰菜鲈鱼”的乡味与“青衫尘土”的官场象征对比,强化舍本逐末的悔恨。对比的运用让矛盾更尖锐,情感更强烈,在今昔、虚实的对照中,凸显词人对人生选择的反思。虚实结合:实景如“山村水馆参差路”“镜里新霜”,是眼前所见的羁旅环境与自身衰老之态;虚景如“醉下白蘋洲,看夕阳鸥鹭”“一蓑烟雨”的江上生活,是想象中的归隐图景。实景奠定漂泊、迟暮的基调,虚景寄托对自由的向往,虚实交织中,既展现现实的困顿,又勾勒理想的美好。虚景因实景的反衬更显珍贵,实景因虚景的对照更添无奈,共同构建出词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3. 分段赏析
上片“山村水馆参差路”:以白描手法勾勒羁旅环境,“参差”既写道路高低不平,也暗喻人生旅途的波折,开篇便奠定漂泊的基调,字里行间藏着对前路的迷茫。“感羁游、正似残春风絮”:将自己比作“残春风絮”,既写暮春柳絮漂泊无依的状态,又喻指自身宦游的孤寂,用自然意象托出内心感伤,含蓄而真切。“掠地穿帘,知是竟归何处”:以柳絮“掠地穿帘”的动态,追问最终归宿,既是写柳絮不知去向,更是直抒胸臆,道尽漂泊中对归宿的渴望与茫然。“镜里新霜空自悯,问几时、鸾台鳌署”:“新霜”喻白发,“空自悯”写对衰老的无奈;“问几时”则藏着对仕途进阶的残存期盼,却以“空”字点破,显露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迟暮。谩凭高怀远,书空独语”:“迟暮”直言年老,“谩”字带无奈,“凭高怀远”“书空独语”的动作,将无人诉说的孤寂具象化,沉郁中见悲凉。下片“自古。儒冠多误”:以“自古”起笔,凝练概括读书人被功名所困的普遍境遇,既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自身遭遇的自嘲,简劲有力。“悔当年、早不扁舟归去”:“悔”字直抒胸臆,点出对过往选择的懊恼;“扁舟归去”的想象,与当下宦游形成对比,强化对归隐的向往。“醉下白蘋洲,看夕阳鸥鹭”:描绘归隐后的闲适图景,醉卧洲头、静观鸥鹭,以宁静自由的画面,反衬官场奔波的疲惫,寄托对自在生活的憧憬。“菰菜鲈鱼都弃了,只换得、青衫尘土”:化用张翰典故,“弃了”与“换得”的对比,直白写出为仕途舍弃乡味与本真的遗憾,“青衫尘土”更显仕途的落寞。“休顾。早收身江上,一蓑烟雨”:“休顾”斩钉截铁,是对过往的决绝告别;“一蓑烟雨”的意象,承接苏轼的豁达,以简洁语言勾勒出归隐的终极理想,平静中见坚定。
# 其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宋刘克庄
上一篇:宋·赵匡胤《咏初日》
下一篇:宋·张致远《明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