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píng
huā
èr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范成大浏览量:2
xiǎo
méi
wèi
zhé
zhé
kōng
huí
yōng
niǎn
zhī
dào
tàn
chūn
lái

译文

小小的梅花还不可以折取,不折取的话又可惜空手回去。捂着鼻子捻下一枝,也算是说前来探寻春天了。

逐句剖析

"小梅未可折":小小的梅花还不可以折取,

"不折惜空回":不折取的话又可惜空手回去。

"拥鼻撚一枝":捂着鼻子捻下一枝,

# 撚:一作燃。

"也道探春来":也算是说前来探寻春天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瓶花二首(其二)》是南宋范成大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通过描写惜花之情与折枝欲望的冲突,细腻地呈现出内心的纠结;后两句中,“拥鼻”这一动作既呼应了东晋名士谢安“拥鼻吟”的典故,又以捻枝嗅香的举动,完成了探春的仪式。这首诗既体现出南宋文人雅士对自然物象的细腻体察,又有着含蓄隽永的艺术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范成大晚年隐居石湖期间(约1175-1193年)。身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范成大将文人插瓶赏花的日常雅趣融入诗歌创作中。这首作品虽未直接载明具体创作时间,但从押韵特征推断,应是诗人系统研究声律后,进入创作成熟期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描绘了诗人看到小梅,在折与不折间纠结,最后还是折下一枝,认为这也算是探春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体现出诗人享受生活中细微乐趣的悠闲心境。

2. 写作手法

用典:“拥鼻撚一枝”​,巧用东晋名士谢安“拥鼻吟”的典故。典故原意是谢安吟诵诗歌时习惯用手捂着鼻子,姿态儒雅。作者在诗中以“拥鼻”这一动作引用此典故,既展现出文人雅士的儒雅风度,又让捻枝嗅香的探春动作更具文化意蕴。对比:“小梅未可折”与“拥鼻撚一枝”​形成对比,前句写小梅尚未到可折之时,后句写手持花枝的状态,将未折之梅与已捻之枝形成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呈现了折取梅花的过程,更延伸出“探春”从心生向往到付诸行动的过程,体现出对春日到来的细腻感知。

3. 分段赏析

“小梅未可折”,表明眼前的小梅还未到适宜折取的时候,或许是因为它还未完全绽放,又或许是出于对生命的怜惜,诗人心中有着不忍折花的情感。此句为全诗定下一种对花的珍视基调。“不折惜空回”,然而若就此不折花而空手回去,又觉得可惜。这种矛盾的心理刻画得十分真实,既体现出诗人对花的尊重,又展现出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想要将这份美好带回家的心情。“拥鼻撚一枝”,在纠结之后,诗人最终还是轻轻捏住一枝梅花。“拥鼻”这一动作增添了几分文雅与轻柔,仿佛诗人在对待这枝梅花时小心翼翼,生怕弄伤它,体现出对梅花的喜爱与珍视。“也道探春来”,诗人折取梅花插瓶,认为这样便算是去探寻春天的踪迹了。梅花作为报春之花,即便只是折取一枝插在瓶中,也仿佛将春天带回了家,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殷切期盼,以及从折花这一行为中获得的满足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杨万里《闷歌行十二首(其十二)》

下一篇:宋·张镃《看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