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ì
xī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zhì
xīn
yào
shǐ
使
bǎi
niàn
kōng
qiū
háo
zuò
jiān
yǒu
ruò
hǎi
fēng
fēng
shú
néng
zhǐ
sān
qióng
niè
hòu
gǎo
gǎo
chū
dōng
xiàng
lái
zhě
jìng
shuí
wéi
xióng
wàn
jìng
hǎi
fēn
wàng
kāi
tiān
róng
huì
cóng
ān
shēng
gāo
huì
péng
lái
gōng

译文

修养内心没有别的方法,关键是要让心中的各种念头都空明。哪怕是像秋毫一样细微的杂念在心中产生,也会如同海中的飓风一样掀起波澜。有谁能够阻止这飓风呢?但三天之后它的力量也会自行穷尽。我从容地跟在它后面,就像看到明亮的太阳从东方升起。那些曾经在心中掀起波澜的杂念,到底谁才是真正强大的呢?当大海的气氛平静下来,放眼望去,天空也变得开阔起来。希望能追随安期生,在蓬莱宫中参加高会。

逐句剖析

"治心无他法":修养内心没有别的方法,

"要使百念空":关键是要让心中的各种念头都空明。

# 百念空:停止各种想法和念头,使思想处于空寂、宁静状态。这是道、佛共同的修性方法。

"秋毫作其间":哪怕是像秋毫一样细微的杂念在心中产生,

# 秋毫:鸟兽在秋天生出的细毛,往往比喻微细之物。

"有若海飓风":也会如同海中的飓风一样掀起波澜。

# 海飓风:海中生成的大风。

"飓风孰能止":有谁能够阻止这飓风呢?

"三日力自穷":但三天之后它的力量也会自行穷尽。

"我徐蹑其后":我从容地跟在它后面,

# 徐蹑其后:慢慢、轻轻地跟在它的后面。

"杲杲日出东":就像看到明亮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向来一噫者":那些曾经在心中掀起波澜的杂念,

# 噫:叹词,表示悲愤或叹息。

"毕竟谁为雄":到底谁才是真正强大的呢?

# 雄:谁是胜利者呢?

"万里静海氛":当大海的气氛平静下来,

# 海氛:海上升起的雾气。往往借指海疆动乱的形势。

"一望开天容":放眼望去,天空也变得开阔起来。

# 天容:天的面貌。

"会从安期生":希望能追随安期生,

# 安期生:传说中的仙人。

"高会蓬莱宫":在蓬莱宫中参加高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治心》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其核心在于阐释治心之法。陆游明确提出“治心无他法,要使百念空”,强调让内心不滋生任何杂念,乃是修养内心的不二法门。“秋毫作其间,有若海飓风”,形象地表明哪怕心中萌生一丝细微的杂念,也会如同在平静的心海掀起狂暴的飓风,带来巨大的波澜。当这股“飓风”般的杂念袭来时,切不可贸然与之正面对抗,急切地想要立刻压制它。而应巧妙地避其强劲的锋芒,任其自行消散,直至“力自穷”。因为一旦意气用事,与杂念强行较量,妄图分出高下,最终只会陷入徒劳,不会有真正的胜利者。只要能够彻底摒弃心中的“百念”,内心便会迎来“万里静海氛,一望开天容”的理想境界,呈现出风平浪静、天朗气清的祥和之象。在诗的结尾,诗人畅想,若能如此成功地治心,便能“会从安期生,高会蓬莱宫”,得以追随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在那仙境般的蓬莱宫中参与盛大的聚会,实现长生成仙之愿。不过,这无疑是充满浪漫色彩的美好幻想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治心》是陆游于嘉泰四年冬在山阴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中,陆游阐述了自己对于“治心”的见解,认为治心的关键在于让内心的各种杂念清空。表达了希望追随安期生,在蓬莱宫参加高会的愿望,体现出对超脱尘世、达到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整首诗充满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修养的深刻思考。

2. 分段赏析

《治心》前四句“治心无他法,要使百念空。秋毫作其间,有若海飓风”:开篇点明“治心”的方法,即要让内心的各种念头都空明。接着以“秋毫作其间,有若海飓风”作比喻,说明即使是细微的杂念,在心中也能掀起巨大的波澜,强调了“治心”的难度和重要性。中间四句“飓风孰能止,三日力自穷。我徐蹑其后,杲杲日出东”:诗人认为飓风虽然强大,但三天后力量也会自行穷尽。而自己则能从容地在飓风之后,迎来东方升起的明亮太阳。这几句诗表现了诗人面对内心杂念时的从容和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战胜杂念,使内心恢复平静和光明。后六句“向来一噫者,毕竟谁为雄?万里静海氛,一望开天容。会从安期生,高会蓬莱宫”:诗人反思那些曾经在心中掀起波澜的杂念,认为它们最终都无法真正强大。当内心的杂念消除后,就如同大海的气氛平静下来,天空也变得开阔。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追随安期生,在蓬莱宫参加高会的愿望,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体现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邵雍《应龙吟》

下一篇:宋·张涅《祝英台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