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ìng
jīng
jiāng
tíng
shì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3
hàn
chǎng
zhōng
lǎo
fāng
bìng
wéi
jìn
rén
shuǐ
ōu
shí
yǒu
guī
niú
guò
mén
chén
duì
huī
háo
qín
shào
yóu
zhèng
zhī
wēn
bǎo
wèi
西
fēng
chuī
lèi
téng
zhōu

译文

我像当年的伏波将军一样,在文坛上征战多年,如今却像病中的维摩诘,困居在菩提坊。近处的积水没有鸥鹭飞翔,偶尔有归家的牛浮水而过,露出鼻子。陈师道诗才迟缓,写诗需要关起门来,寞思苦想,秦观则文才敏捷,可以一边和客人聊天,一边同步奋笔疾书。现在不知陈师道是否有了足够的生活费维持温饱,秋风吹来,想到刚刚在藤州去世的秦观,忍不住哭了出来。

逐句剖析

"翰墨场中老伏波":我像当年的伏波将军一样,在文坛上征战多年,

# 伏波:汉朝名将,封伏波将军,年六十二,还骑马据鞍顾盼,以示可用。

"菩提坊里病维摩":如今却像病中的维摩诘,困居在菩提坊。

# 维摩:即维摩诘,学问僧,尝带病讲经,故历代文人喜以自况。,菩提坊:传说释迦牟尼成佛的地方。菩提:和尚。

"近人积水无鸥鹭":近处的积水没有鸥鹭飞翔,

# 近人:和人靠近的地方。

"时有归牛浮鼻过":偶尔有归家的牛浮水而过,露出鼻子。

# 浮鼻过:指牛渡水时在水面露出鼻子。

"闭门觅句陈无己":陈师道诗才迟缓,写诗需要关起门来,寞思苦想,

# 陈无己:陈师道,时为秘书省正字。《王直方诗话》:陈无己有“闭门十日雨,吟作饥鸢声”之句,大为山谷所爱。,觅句:搜寻诗句。

"对客挥毫秦少游":秦观则文才敏捷,可以一边和客人聊天,一边同步奋笔疾书。

# 秦少游:秦观,高邮人,善词能诗,“苏门四学士”之一。时已病死于藤州(今广西藤县)。,对客挥毫:形容作诗的豪放与敏捷。

"正字不知温饱未":现在不知陈师道是否有了足够的生活费维持温饱,

# 未:文集作味。,正字:指陈师道。时师道任秘书省正字。古人往往用官衔来代替名字。

"西风吹泪古藤州":秋风吹来,想到刚刚在藤州去世的秦观,忍不住哭了出来。

# 西风吹泪古藤州:指秦少游于元符三年(1100)秋天在从雷州贬所北归时,客死于藤州(今广西藤县)事。吹:文集、山谷集校:一作挥。藤州:今广西藤州,秦观去世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病起荆江亭即事》是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十首。公元1101年初,黄庭坚因病新愈,辞谢吏部员外郎的征召,在江陵等候新任命时写下此组诗。第一首描绘了羁留之地的萧条冷落之景,诗人借此感慨自身一生多舛、屡遭挫折。前半部分用典,将自己比作文坛老将与庙里病和尚;后半部分即景抒情,表达了无法归隐的心境。第二首则是为悼念秦观、怀念陈师道所作。诗中通过抓住两人创作时的不同细节,如陈师道“闭门觅句”的艰辛,秦观“对客挥毫”的潇洒,展现出他们各异的风度。然而令人悲叹的是,他们虽才华超群却未受重用,一个沉沦下僚,一个客死他乡。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病起荆江亭即事》由黄庭坚所作。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初,黄庭坚获召担任吏部员外郎。彼时他病体初愈,便辞谢未赴任,于江陵等待新的任命。就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组诗《病起荆江亭即事》,共计十首,从中可窥探他当时的心绪与对周遭人事的感怀,这里选取的其一、其八两首,便是这组诗中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绝句诗,也是一组饱含情思与感慨的抒情诗。其一描绘了诗人病后的心境,开篇以对句展现,借伏波将军马援和病维摩两个典故,既回顾往昔文坛辉煌,又展现当下病弱及超脱心境,用典精妙、对仗工整。后两句描绘村俗景象,体现其病愈后的悠然闲适,俗中见雅。其二则是对陈师道和秦观诗风的概括以及对他们境遇的悲叹。“闭门觅句”“对客挥毫”精准呈现二人诗风,后二句表达对友人生存状态的关切,尽显对友人的同情与怀念,也侧面反映出当时文士因党争被牵连的悲惨命运,抒发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伤。

2. 写作手法

用典:如“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将自己比作马援和维摩诘,前者体现自己在文坛的资历和渴望为事尽力之心,后者契合自己病后形象与心境,丰富了诗歌内涵,含蓄地表达情感。对比:在怀念友人的篇章里,以陈师道“闭门觅句”的艰辛和秦观“对客挥毫”的潇洒作对比,突出二人不同创作风度与才华,也为后文感慨他们的不幸遭遇蓄势。借景抒情:部分诗句描绘眼前实景,如“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借景传达出自己的心境,从羁留地的景象感慨人生挫折,或从村野画面展现病后悠闲。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诗开篇以对句起笔,尽显精妙。诗人将自己比作伏波将军马援,回顾往昔在文坛的纵横驰骋,自认为也是出类拔萃之辈。恰逢新皇徽宗即位,他心中燃起再次施展抱负的希望,字里行间透着自负与对未来的期许。然而,岁月不饶人,他也深知自己已入暮年,不复当年的意气风发,在这份期许中又夹杂着淡淡的喟叹。紧接着以“病维摩”自喻,不仅贴合他大病初愈后身体虚弱的状态,更传递出他内心向佛、渴望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此处用典自然且贴切,对仗工整,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自身形象与心境,意蕴深远。诗的后两句描绘眼前所见之景。一些解读者试图探寻其中深意,但其实这就是诗人病愈后所见的平常村野景象。他借这质朴的村俗画面,展现出自己摆脱病痛后内心的悠然闲适。没有鸥鹭相伴又何妨,归牛浮鼻而过的场景同样充满意趣,体现出一种在平凡中见高雅的心境。第二首诗为黄庭坚晚年之作,饱含深情。诗的前两句精准概括了陈师道和秦观截然不同的诗风。“闭门觅句”生动展现出陈师道作诗时苦心孤诣、反复琢磨的苦吟状态,足见其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对客挥毫”则凸显出秦观才思敏捷,能够在宾客面前挥洒自如地创作,尽显潇洒之态。二者诗风一静一动,对比鲜明,也反映出他们各自卓越的才华。而后两句笔锋一转,由对诗风的描述转为对二人境遇的关注。诗人担忧身为秘书省正字的陈师道能否维持生计,简单的疑问中饱含着深切的关怀。而秦观已然客死藤州,诗人一句“西风吹泪”,将内心无尽的惋惜、悲痛与追念之情倾泻而出。表面上是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悲叹,实则也是黄庭坚对自身命运的感伤。当时文士因党争受牵连,命运起伏不定,他借对友人的感慨,抒发了对那个时代文人悲剧命运的无奈与愤懑。

4. 作品点评

《病起荆江亭即事》是黄庭坚的诗作。诗中首联以“老伏波”自比,以“病维摩”形容自己,展现出在文学创作领域的坚守和病中的状态。颔联描绘近水无鸥鹭,归牛浮鼻过的乡村景象,于平常中见意趣,充满生活气息。颈联忆及与陈师道、秦少游闭门觅句、挥毫作诗的过往,流露出对友人的怀念。尾联则表达对不幸被贬的秦观的牵挂与担忧,情感真挚深沉。全诗将个人境遇、生活场景与对友人的情谊相融合,语言质朴,情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汪元量《莺啼序·重过金陵》

下一篇:宋·杨蟠《登孤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