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ū
fàng
wēng
shī
juàn
hòu

朝代:宋作者:林景熙浏览量:3
tiān
bǎo
shī
rén
shī
yǒu
shǐ
juān
zài
bài
lèi
shuǐ
guī
táng
lǎo
xióng
jìng
wǎng
wǎng
lěi
qīng
qiú
jùn
chéng
huā
bīng
ōu
xuě
wǎn
jiàn
chá
chéng
píng
huī
jié
bàn
hǎi
guī
lái
jìng
méng
ōu
shā
shī
lín
jiǔ
dàn
hèn
wèi
yǐn
ròu
zhī
shǒu
chuáng
tóu
jiàn
kōng
yǒu
shēng
zuò
kàn
zhōng
yuán
luò
rén
shǒu
qīng
shān
chóu
méng
méng
gān
kuàng
mǎn
tiān
nán
dōng
lái
sūn
què
jiàn
jiǔ
zhōu
tóng
jiā
gào
nǎi
wēng

译文

天宝间的诗人杜甫,他的诗就是一部历史,他对着杜鹃鸟再次下拜,有感于国破民困,泪下如涓涓泉水。龟堂老人陆游与杜甫旗鼓相当,所作诗刚劲雄放,直摩杜甫诗垒。他穿着轻裘,骑着骏马,赏遍了成都城中的名花,又持着洁白精致的器具,在建溪品尝着名茶。太平年代里,(陆游)做官的足迹几乎遍布大半个天下,辞官归来,隐居镜湖,与白鸥为盟,度过了晚岁年华。喝醉后随意挥洒笔墨,作出了高超的诗篇上万首,从未辜负杯中的美酒,平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投身战场,亲手斩下敌酋的头。床头挂着的宝剑白白地发出铿然声响,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原大好河山落在敌手。远远的青山如同一线,那是中原大地,笼罩着蒙蒙哀怨,更何况战火已经蔓延到了东南大地。陆游啊,你的后辈虽然见到了九州一统,可统治者是胡虏,在家祭时怎么开口禀告你这泉下的老翁!

逐句剖析

"天宝诗人诗有史":天宝间的诗人杜甫,他的诗就是一部历史,

# 天宝诗人:指杜甫。杜甫身历天宝年间安史之乱,所作有诗史之称。其作《杜鹃》诗,有我见常再拜,泪下如迸泉语。

"杜鹃再拜泪如水":他对着杜鹃鸟再次下拜,有感于国破民困,泪下如涓涓泉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龟堂老人陆游与杜甫旗鼓相当,

# 龟堂:陆游家堂名,他晚年即自号龟堂。

"劲气往往摩其垒":所作诗刚劲雄放,直摩杜甫诗垒。

# 摩其垒:迫近他的堡垒。,劲气:指刚强正直的气概。

"轻裘骏马成都花":他穿着轻裘,骑着骏马,赏遍了成都城中的名花,

"冰瓯雪碗建溪茶":又持着洁白精致的器具,在建溪品尝着名茶。

# 建溪:在福建,是产茶区。,冰瓯雪碗:透明洁白的茶杯。

"承平麾节半海宇":太平年代里,(陆游)做官的足迹几乎遍布大半个天下,

# 海宇:指海内、宇内。谓国境以内之地。,麾节:旌旗与符节。此指做官。,承平:治平相承;太平。

"归来镜曲盟鸥沙":辞官归来,隐居镜湖,与白鸥为盟,度过了晚岁年华。

# 盟鸥沙:与鸥鸟为友,指过隐居生活。,镜曲:镜湖边。镜湖在陆游家乡绍兴。

"诗墨淋漓不负酒":喝醉后随意挥洒笔墨,作出了高超的诗篇上万首,从未辜负杯中的美酒,

# 不负酒:没有辜负美酒。指喝了酒作出好诗。

"但恨未饮月氏首":平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投身战场,亲手斩下敌酋的头。

# 月氏:古西域国名。《汉书·张骞传》载匈奴破月氏国,把国王的头做饮器。此以月氏代指金国。

"床头孤剑空有声":床头挂着的宝剑白白地发出铿然声响,

"坐看中原落人手":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原大好河山落在敌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远远的青山如同一线,那是中原大地,笼罩着蒙蒙哀怨,

"干戈况满天南东":更何况战火已经蔓延到了东南大地。

# 天南东:即东南天。

"来孙却见九州同":陆游啊,你的后辈虽然见到了九州一统,

# 来孙:玄孙之子,泛指后代。

"家祭如何告乃翁":可统治者是胡虏,在家祭时怎么开口禀告你这泉下的老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书陆放翁诗卷后》是宋末元初诗人林景熙创作的七言古诗。诗歌开篇肯定陆游在诗坛堪比杜甫的地位,随后描述他从游历各地到归隐鉴湖的人生经历,再展现其报国无门的壮志,最后将自己所处时代与陆游时代对照,感慨南宋灭亡后的现实。全诗巧妙融合叙事与抒情,笔力雄浑劲健,意境沉郁深远。其言近旨远、意深辞婉,字字句句皆发自肺腑,于缠绵悱恻中尽显悲壮气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林景熙(1242~1310),南宋诗人。字德阳(一作德旸),号霁山,学者称霁山先生,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咸淳七年上舍释褐。初授泉州教官,历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宋亡不仕,以诗书自娱,与会稽王英孙结盟。其诗文风格幽婉,沉郁悲凉又不失雄放;论诗主张“诗文归一”“根于性情”。代表作品有《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梦回》《古松》等。著有文集《白石稿》10卷、诗集《白石樵唱》6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有宋一代,外患频仍,自南渡之后,国事更是每况愈下,风雨飘摇。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元兵追袭至崖山,南宋守军全军覆没,丞相陆秀夫负八岁幼帝赵昺投海殉国,南宋至此宣告覆灭。时代的凄风苦雨无情冲刷着南宋诗坛。面对亡国之奇耻大辱,爱国诗人们痛心疾首、扼腕长叹,以笔为刃,谱写出一曲曲或慷慨激昂、或沉郁哀切的血泪诗篇。爱国主义成为南宋诗歌中最深刻、最动人、最光辉的主题——它不仅在陆游、文天祥等诗坛巨擘的笔下掀起激昂的爱国浪潮,更在宋亡后众多遗民诗人的篇什中化作泣血的呐喊。林景熙的《书陆放翁诗卷后》,正是这一时期遗民诗歌中脍炙人口的绝唱。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爱国诗。诗作通过评点陆游诗卷,歌颂其爱国精神与诗歌成就,抒发诗人对南宋灭亡的悲痛、对朝廷腐朽的批判,以及遗民的故国之思。

2. 写作手法

用典:“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化用了杜甫的典故。杜甫生活在天宝年间,他的诗真实记录了安史之乱等历史事件,被称为“诗史”。其《杜鹃》诗中“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几句,借杜鹃啼血的传说,表达了对国家动乱的悲痛和忠君爱国之情。作者以杜甫的“诗史”传统为参照,将陆游与杜甫并提,用“杜鹃再拜泪如水”的意象,暗示陆游的诗歌如同杜甫的作品一样,承载着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这种写法从历史典故入手,巧妙地引出对陆游诗歌地位的肯定,自然而贴切。对比:“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以陆游在成都和福建任职时的不同生活场景作对比,“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将陆游仕途的广阔与晚年退隐作对比,突出其人生的变化。借代:“轻裘骏马成都花”以赏花一事代陆游在四川任职经历,“冰瓯雪碗建溪茶”以饮茶事代陆游在福建任职经历,“承平麾节半海宇”以“麾节”代陆游宦迹,精炼地概括其一生。化用:“青山一发愁蒙蒙”,化用苏轼“青山一发是中原”的诗句,苏轼诗句中“青山一发”描绘青山远隔,勾勒出对中原的思念与牵挂,作者在此处化用,借助“青山一发”这一意象,含蓄表达对远方故土或某种遥不可及事物的眷恋之情。

3. 分段赏析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这四句将陆游与杜甫并论。首句点出杜甫“诗史”的诗歌特色,借其《杜鹃》诗中“拜祭杜鹃”的典故,展现了杜甫深厚的的忧国情怀;后两句以“龟堂一老”亲切称呼陆游,用“旗鼓雄”盛赞其诗歌气势的雄浑壮阔,“摩其垒”则形象地表现了陆游在诗歌创作和精神境界上直追杜甫的艺术成就,有力地肯定了陆游对杜甫诗风与爱国精神的继承。“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这四句概括陆游的人生经历。“轻裘骏马”“成都花”生动地描绘出他在蜀地任职时的意气风发之态;“冰瓯雪碗”“建溪茶”巧妙联系他在闽地的经历,用有地域特色的典型事物指代他做官的足迹;“承平”二字暗含着时代的局限与无奈,“归来盟鸥”则描绘出他晚年退隐的宁静场景,简洁地展现出他一生的坎坷和境遇变化。“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此四句抒发陆游的壮志与悲愤。“诗墨淋漓”鲜活地写出他以诗寄怀、借酒抒志的状态,“未饮月氏首”直抒胸臆,道出未能亲赴战场杀敌报国的深深遗憾;“孤剑空鸣”“坐看中原失”借宝剑闲置的孤寂与国土沦陷的痛心场景,说尽了报国无门的痛苦与不甘,字里行间暗含对时局的不满与忧愤。“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末四句融合融合了过去和现在的悲叹“青山一发”化用前人诗句,写出遥望中原时的无尽愁绪,“干戈满天”描绘出战乱不息、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后两句化用陆游《示儿》的诗意,以"来孙却见九州同"的想象,道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现实:虽然天下终归一统,却并非陆游期盼的"王师北定中原"。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将陆游生前的遗恨与诗人当下的悲怆之情交融,情感沉痛至极,令人动容。

4. 作品点评

全诗将叙事与抒情紧密交织,虽以题咏陆游诗集为切入点,却在赞诗之际更着重于赞人。通篇文脉贯通、一意相承,情感表达层层递进,笔调悲壮雄浑。诗人尤擅以凝练笔触概括史实与情志,尤其在化用成句时,浑然天成、自然贴切,毫无斧凿痕迹,足见其非凡的艺术造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徐钧《卢怀慎》

下一篇:宋·陈杰《望庐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