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ún
shī
liǎng
jué

朝代:宋作者:陈与义浏览量:3
chǔ
jiǔ
kùn
rén
sān
zuì
yuán
huā
jīng
bǎi
bān
hóng
rén
huà
chū
chén
shì
tíng
jiǎo
xún
shī
mǎn
xiù
fēng

译文

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可惜没有人能画出我惆怅的影像,在亭角寻觅诗句却只有清风把两袖涨满。

逐句剖析

"楚酒困人三日醉":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

"园花经雨百般红":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

"无人画出陈居士":可惜没有人能画出我惆怅的影像,

# 居士:指文人雅士。

"亭角寻诗满袖风":在亭角寻觅诗句却只有清风把两袖涨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寻诗两绝句(其一)》是宋代陈与义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以诗人自身的生活片段为题材,展现了独特的创作情境。诗中运用了情景交融。前两句“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诗人醉酒及雨后园花的艳丽,为后文寻诗做铺垫,景中含情。后两句“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则通过刻画诗人在亭角寻诗的形象,将自我融入画面,以生动的场景传达出对创作的投入与自得。首联写醉酒与花红,营造出一种闲适又略带慵懒的氛围;颔联聚焦诗人寻诗姿态,以“满袖风”增添画面的灵动与诗意。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将日常生活场景诗化,通过对醉酒、赏景、寻诗等片段的描绘,自然而真切地展现出诗人的创作状态与对诗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两宋之交诗人,“诗俊”

陈与义(1090~1138?),北宋末、南宋初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上舍及第,南宋初官至参知政事。陈与义诗尊杜甫,也推重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也被称之为“诗俊”,是当时“洛阳八俊”之一。其擅长填词,前期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亦甚深,诗作风格清新明快,但题材较窄,以题画咏物写景为主。南渡后,陈与义身经乱离,感时抚事,诗风沉郁悲壮,忧国伤时,不少作品寄托了深厚的家国之感。代表作品有《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夏日集葆真池上》《春日二首》等。著有《简斋集》《无住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首联开篇便以极具感染力的笔触,勾勒出两个相互映照的画面。“楚酒困人三日醉”,“楚酒”点明酒的产地,赋予饮酒之事以地域文化色彩。“困人”一词精准地描绘出醉酒后那种浑身乏力、精神倦怠的状态,而“三日醉”更是强化了这种沉醉的持续性,让人不禁思索诗人究竟是因何而如此放纵地饮酒,是为排遣心中愁绪,还是单纯为享受微醺带来的朦胧之趣?“园花经雨百般红”,诗人的视角从自身转向园中的花朵。“经雨”表明花朵经历了一场雨水的洗礼,而“百般红”运用夸张手法,将雨后花朵的艳丽多姿展现得淋漓尽致,红得浓烈、红得绚烂,仿佛每一朵花都在尽情绽放生命的色彩,为画面增添了勃勃生机。这两句,一句写人,一句绘景,一暗一明,一静一动,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闲适又略带迷离的氛围,为后文诗人的寻诗之举埋下伏笔。​“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颔联将整首诗的意境推向高潮。“无人画出陈居士”,诗人以“陈居士”自称,流露出一种无人能懂自己此刻心境与形象的感慨,既是对自身独特状态的欣赏,又暗含着无人理解的遗憾。“亭角寻诗”,短短四字,生动地展现出诗人专注于诗歌创作的场景。诗人立于亭角,沉浸在思索之中,苦苦寻觅着灵感,一个“寻”字,体现出创作的艰辛与执着。“满袖风”堪称神来之笔,它不仅描绘出诗人在亭角迎风而立,袍袖随风鼓起的潇洒姿态,更赋予了清风以灵性,仿佛是清风为诗人送来了诗思,让诗人满袖皆为灵感所充盈,使诗人沉醉于寻诗的状态跃然纸上,淋漓尽致地传达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投入,以及那种悠然自得的文人雅趣,使诗歌的意境得到了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秦观《还自广陵》

下一篇:宋·李覯《残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