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ěi
yá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chuán
zhōu
àn
xié
ér
běi
yán
yóu
yáo
héng
jiāng
qiān
cháng
niè
gāo
lóu
hūn
shān
bàn
shī
jiāng
zhǎng
lǎo
nìng
zài
lái
wéi
zuò
jìng
liú
mào
chéng
zhàng
rén
běn
hǎo
xiū
hài
zhāo
zuì
zhì
cuàn
tóu
dǎng
jìn
jiǔ
jiě
zhàn
chén
àn
shén
zhōu
xiū
yuàn
rěn
huò
āi
zāi
shuí
shǐ
móu
xiǎo
rén
yuǎn
lüè
suǒ
huái
怀
zài
chóu
hòu
lái
jiàn
shī
shí
yán
yōu

译文

把船靠在涪陵长江边上,带着儿子前往北岩一游。船夫驾船摇橹横江而过,我挽衣裤登上江边高楼。雨中观山多半看不清楚,江水猛涨好像地面上浮。年老的我已难再重游故地,唯有整日沉浸于创作,任时光如水般流逝。理学大师洛阳程老夫子,本好在此闭门修学养性。哪知不幸骤遇大祸降临,宋王降罪使他流放涪陵。党锢之禁长期不能解除,兵慌马乱神州地暗天昏。为报宿怨酿成包天大祸,真可悲啊谁是肇事的人?依我看来皆因小人见短,心胸狭窄全是在报私仇。为使后世能够以此为戒,特地赋诗把它记在岩幽。

逐句剖析

"舣船涪州岸":把船靠在涪陵长江边上,

# 舣船:停船靠岸。

"携儿北岩游":带着儿子前往北岩一游。

# 北岩:涪陵名胜之一,在乌江口外的长江北岸上。

"摇楫横大江":船夫驾船摇橹横江而过,

"褰裳蹑高楼":我挽衣裤登上江边高楼。

# 褰裳:撩起衣裳。

"雨昏山半失":雨中观山多半看不清楚,

"江涨地欲浮":江水猛涨好像地面上浮。

"老矣宁再来":年老的我已难再重游故地,

"为作竟日流":唯有整日沉浸于创作,任时光如水般流逝。

"乌帽程丈人":理学大师洛阳程老夫子,

# 丈人:本为老人的通称。丈,即杖,老人持杖,故称丈人。此处指有德的年老人。,乌帽:隐者之冠,亦作乌巾。

"闭户本好修":本好在此闭门修学养性。

"骇机一朝发":哪知不幸骤遇大祸降临,

# 骇机:弩牙骤发,猝不及防,使人震骇。

"议罪至窜投":宋王降罪使他流放涪陵。

# 投:靠。,窜:逃。

"党禁久不解":党锢之禁长期不能解除,

# 党禁:封建社会禁止列名党籍者出任官职。

"战尘暗神州":兵慌马乱神州地暗天昏。

"修怨以稔祸":为报宿怨酿成包天大祸,

# 稔祸:惹祸。,修怨:报宿怨。

"哀哉谁始谋":真可悲啊谁是肇事的人?

"小人无远略":依我看来皆因小人见短,

"所怀在私雠":心胸狭窄全是在报私仇。

"后来其鉴兹":为使后世能够以此为戒,

"赋诗识岩幽":特地赋诗把它记在岩幽。

# 岩幽:山岩深幽的地方。,识:通志,记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北岩》是陆游的佳作。南宋淳熙五年春,陆游奉诏还朝,途经涪州时与儿子同游北岩,即兴创作此诗,它是当时五首诗中的第四首。诗开篇八句绘北岩美景,尽显流连之意;中间八句怀古,同情被贬的程颐,抨击“党锢”之祸;末尾四句直陈“胡尘暗神州”的症结,展现陆游爱憎分明。全诗风格雄浑,音韵和谐,读来令人感慨,尽显其文学造诣与家国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北岩》是一首描写出游的诗。开篇描绘携儿乘船至涪州游览北岩,摇楫渡江、登楼所见雨中半山隐、江水涨的壮美之景。接着叙述程丈人因党禁遭流放,感慨党禁不解致战尘弥漫,批判小人因私仇酿祸、无远谋。最后望后人以史为鉴,赋诗记北岩景与心中感慨,尽显陆游的家国情怀。​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雨昏山半失,江涨地欲浮”,描绘出雨中北岩山半隐半现、江水上涨的壮阔又略带迷茫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景,也借此抒发诗人内心对时局的忧虑与迷茫之情。直抒胸臆:诗歌结尾“后来其鉴兹,赋诗识岩幽”,诗人直接表明希望后人能以史为鉴,将自己对北岩之行的感悟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直白地表达出来,使诗歌的主题得以升华,也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的良苦用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 分段赏析

前六句:“舣船涪州岸,携儿北岩游。摇楫横大江,褰裳蹑高楼。雨昏山半失,江涨地欲浮”,先交代出游缘由与行程,接着细致描写登山所见景色。诗人摇楫渡江,登楼俯瞰,雨中的北岩山水呈现出独特的朦胧与壮阔,为下文抒情做铺垫。中间八句:“老矣宁再来,为作竟日留。乌帽程丈人,闭户本好修。骇机一朝发,议罪至窜投。党禁久不解,战尘暗神州”,由景及人及事。先感慨自己年老,不知能否再来,故要整日停留。随后讲述程丈人的不幸,因党禁获罪流放,进而指出党禁长期存在导致国家陷入战乱,表达对政治黑暗的愤慨。最后四句:“修怨以稔祸,哀哉谁始谋。小人无远略,所怀在私雠。后来其鉴兹,赋诗识岩幽”,对前面所叙述的现象进行总结批判,认为是小人因私仇酿大祸,无长远眼光,希望后人以史为鉴,通过赋诗记录北岩及所感,深化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原评:持论岩正,所见者大,集中如此等作,于君子小人之分,判若黑白,足以观其所处矣。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 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尹焕《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

下一篇:宋·沈括《延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