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菊垂珠滴露红":枸杞菊花垂挂露珠,露珠滴落映出红色,
# 垂珠:将要滴落的水珠。,杞菊:枸杞与菊花。
"两蛩相应语莎丛":两只蟋蟀在莎草丛中此起彼伏地鸣叫。
# 蛩:蟋蟀。
"虫丝罥尽黄葵叶":虫丝缠绕尽黄葵的叶子,
# 罥:缠绕。
"寂历高花侧晚风":稀疏的高处花朵侧立在晚风中。
# 寂历:枝头稀疏。
"朱门巧夕沸欢声":富贵人家七夕夜晚欢声沸腾,
# 沸:声音喧闹或嘈杂。,巧夕:七月七日。,朱门:富贵人家。
"田舍黄昏静掩扃":农家黄昏时紧闭门闩寂静无声。
# 扃:从外面关门的门、钩等。门上的门。,田舍:田地和房屋,泛指农村。
"男解牵牛女能织":男子懂得牵牛耕作,女子擅长纺织,
# 解: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
"不须徼福渡河星":无需祈求牛郎织女渡河赐福。
# 徼福:邀福,祈福。
"橘蠹如蚕入化机":橘树蛀虫如蚕进入变化之机,
# 化:蜕变。,蠹:指蛀蚀器物的虫子。
"枝间垂茧似蓑衣":枝头垂挂的茧像蓑衣般悬挂。
# 垂茧:垂挂的茧子。
"忽然蜕作多花蝶":忽然蜕变成五彩斑斓的蝴蝶,
# 蜕作:破茧而出。
"翅粉才干便学飞":翅膀未干便急着学习飞翔。
# 才干:刚开始干,指蝴蝶刚破茧而出时,翅膀还是湿的。,翅粉:没长好的翅膀。
"静看檐蛛结网低":静静看着屋檐蜘蛛结网低垂,
# 檐:屋檐。
"无端妨碍小虫飞":无端阻碍小虫飞行。
# 无端:无来由。
"蜻蜒倒挂蜂儿窘":蜻蜓倒挂着,蜜蜂陷入困境,
# 窘:难住,使为难。
"催唤山童为解围":催促山童来解救它们。
"垂成穑事苦艰难":农事即将收成却艰难无比,
# 穑事:释义为农事。,垂成:即将收成,收货的时节。
"忌雨嫌风更怯寒":既怕下雨又嫌刮风更畏惧寒冷。
"牋诉天公休掠剩":写下诉状祈求上天留下余粮,
"半赏私债半输官":一半偿还私债,一半缴纳官税。
# 输官:向官府缴纳。
"秋来只怕雨垂垂":秋来唯恐阴雨连绵,
"甲子无云万事宜":甲子日无云才诸事顺遂。
# 甲子:指甲子月,即为秋收的时节。
"获稻毕工随晒谷":收割稻谷后需及时晾晒,
"直须晴到入仓时":必须晴到粮食全部入仓才行。
# 直须:只需要。
"中秋全景属潜夫":中秋的完整月色属于隐逸之人,
# 潜夫:指隐士。
"棹入空明看太湖":划船进入空旷澄澈的太湖。
# 空明:指空旷澄澈。,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身外水天银一色":身外的水天连成银色一片,
"城中有此月明无":城中是否也有这般明月。
"新筑场泥镜面平":新修的打谷场地面如镜面般平整,
"家家打稻趁霜晴":家家趁霜后晴天打稻。
# 霜晴:趁着霜后的晴天。
"笑歌声里轻雷动":欢笑声中夹杂轻雷般的声响,
# 轻雷动:轻雷鸣响,诗中指百姓欢声笑语的声音很大。
"一夜连枷响到明":连枷声彻夜响到天明。
# 连枷:一种为稻子脱谷的农具。
"租船满载候开仓":租船满载粮食等待开仓,
# 候开仓:等候官府开仓收租。
"粒粒如珠白似霜":稻谷粒粒如珍珠洁白似霜。
# 珠:如珍珠一般,诗中指粮食饱满晶莹。
"不惜两钟输一斛":不惜用两钟粮食换一斛,
# 斛:量器和容量单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输:缴纳,献纳。,钟:量器和容量单位。古代以六斛四斗为一钟。,不惜:不得已,忍痛。
"尚赢糠核饱儿郎":仍靠糠秕让孩儿吃饱。
"菽粟瓶罂贮满家":豆类粟米装满家中容器,
"天教将醉作生涯":上天赐我以醉意度日。
# 天教:上天示意,以为教诲。
"不知新滴堪篘未":不知新酿的酒能否过滤?
# 新滴:诗中指新酿制的美酒。
"今岁重阳有菊花":今年重阳节定有菊花可赏。
"细捣枨虀卖脍鱼":细细捣碎橙皮腌鱼,买来鲈鱼脍,
# 枨虀:橙子酱。橙子榨出橙汁。,细捣:仔细地捣碎。
"西风吹上四腮鲈":西风吹来松江四鳃鲈。
"雪松酥腻千丝缕":鱼肉如雪松般酥脆千丝万缕,
"除却松江到处无":除松江外别处难寻此味。
"新霜彻晓报秋深":新霜彻夜宣告秋意深重,
# 彻晓:彻夜,一整晚。
"染尽青林作缬林":染红青林成片如缬染。
"惟有橘园风景异":唯有橘园景色与众不同,
"碧丛丛里万黄金":碧绿枝叶间挂满万点黄金。
# 万黄金:诗中指熟透的、金黄色的果子。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绝句,也是一组乡村田园诗,主要写了从夏末到秋收这段时间里乡村生活的各种场景,呈现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景象。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首句以“杞菊垂珠”写秋日植物的晶莹剔透,“蛩语莎丛”以虫鸣烘托静谧氛围。后两句“虫丝罥叶”“高花侧风”捕捉自然细节,展现秋虫与植物的互动,暗含时光流逝的寂寥感。全诗以白描手法勾勒田园秋色,语言质朴却充满画面感。第二首:“朱门欢声”与“田舍掩扃”形成贫富反差,批判社会不公。“牵牛织女”双关七夕传说与农事技能,赞颂农民自给自足的智慧。以“不须徼福”否定祈福行为,强调劳动创造幸福的朴素价值观。第三首:橘蠹化蝶的蜕变过程被赋予神话色彩,“垂茧似蓑衣”以比喻强化形态联想。“蜕作多花蝶”写生命形态的突变,“翅粉才干”定格破茧瞬间的轻盈。借虫类蜕变暗喻生命循环,于细微处见自然造化的神奇。第四首:聚焦檐蛛结网、蜻蜓倒挂等细节,展现田园生态的丰富性。“催唤山童”打破静谧,以孩童解救蜂虫的动作增添生活气息。口语化叙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凸显天真烂漫的观察视角。第五首:“垂成”与“苦艰难”直击丰收前夕的危机感。“笺诉天公”以拟人化手法控诉自然无常与赋税压迫。“半偿私债半输官”揭露农民被双重剥削的悲惨境遇,情感沉痛。第六首:叠用“雨垂垂”“无云”强化农人对晴天的迫切渴望。“获稻”“晒谷”“入仓”连贯展现秋收流程,体现时序的紧迫性。“直须”二字饱含祈愿的焦灼,凸显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第七首:“水天银一色”以空灵笔触勾勒中秋月夜的澄澈。“潜夫”自指隐者身份,通过“城中无此月”对比,表达对世俗的疏离。色彩对比与空间转换拓展诗意维度。第八首:“镜面平”比喻新场地的平整,暗含农事准备的严谨。“轻雷动”“连枷响”以声效烘托打谷场的热烈氛围。“笑歌”与“一夜响到明”展现丰收的喜悦与劳动的激情。第九首:“租船满载”与“两钟输一斛”揭露租税比例的悬殊。“粒粒如珠”写稻谷珍贵,“糠核饱儿”写贫苦家庭的无奈。以粮食的“珠白”反衬生活的“糠核”,批判锋芒直指社会制度。第十首:“瓶罂贮满”具象化粮食充盈的满足感。“将醉作生涯”以酒喻丰收喜悦,语言诙谐中见悠然。结句以重阳菊花收束,暗含对时光流转的欣然接纳。十一首:“细捣枨虀”“买鲙鱼”写秋令食物的精致加工。“雪松酥腻”从触觉、味觉多维度描摹鲈鱼之美。“除却松江”强调物产独特性,暗含对江南风物的赞美。十二首:“青林作缬林”以“缬”喻经霜林木的斑斓,想象奇崛。萧瑟秋景中独写橘园“万黄金”,凸显生命的顽强与丰收的希望。突破传统悲秋范式,以绚烂意象重构秋日美学。
下一篇:宋·黄庭坚《南歌子·槐绿低窗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