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
·
huái
绿
chuāng
àn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3
huái
绿
chuāng
àn
liú
hóng
zhào
yǎn
míng
rén
yāo
shǎo
liú
xíng
nài
fān
yān
huà
chuán
qīng
liǔ
suí
zhòu
huā
lèi
qīng
bié
shí
jiàn
shí
qíng
jīn
yuè
míng
jiāng
shàng
jiǔ
chū
xǐng

译文

浓绿的槐叶低向明窗室中有些发暗,艳红的石榴花盛开光彩耀眼明。美人邀我稍作停留不必远行。无奈行期已到烟雨迷漾中画船扬帆轻轻。只见她柳眉伴着离歌紧皱,梨花面容有泪流倾。离别的情景确实不像初见时的欢乐之情。今夜月光明照的江上我在船中酒醉刚刚清醒。

逐句剖析

"槐绿低窗暗":浓绿的槐叶低向明窗室中有些发暗,

"榴红照眼明":艳红的石榴花盛开光彩耀眼明。

# 榴红照眼明:榴红”句:化用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诗句:“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照眼,犹耀眼。

"玉人邀我少留行":美人邀我稍作停留不必远行。

# 留行:挽留。,少:稍。,玉人:美人,指歌女。

"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无奈行期已到烟雨迷漾中画船扬帆轻轻。

"柳叶随歌皱":只见她柳眉伴着离歌紧皱,

# 柳叶:喻指女子之眉,眉似柳叶,故称。

"梨花与泪倾":梨花面容有泪流倾。

# 梨花:指美女面似梨花之娇美。

"别时不似见时情":离别的情景确实不像初见时的欢乐之情。

"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今夜月光明照的江上我在船中酒醉刚刚清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赠别词。主题围绕行客与伊人离别展开,描绘了离别在即,两人难舍难分的凄楚场景。上片借初夏“暗绿”“明红”的景色对比,烘托别离氛围;下片以乐景衬哀情,展现离别时的不舍与别后的悲凄。写作上,化用前人诗句,注重色彩修饰。如以柳、梨等意象,生动表达情感。整体以典雅之语写俗世之情,将俗词雅化。该词语言华美,情思曲折,是黄庭坚在词创作中对雅化风格的成功尝试,以细腻笔触和独特手法,深刻地传达出离别的哀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为黄庭坚年轻时期创作的留别之作。一说此词是作者自身经历的留别写照,一说为代言之作,词中男女离别之事并非作者亲身经历。黄庭坚年轻时喜爱创作纤靡之词,法秀道人曾告诫他会因笔墨堕入地狱,他回应只是“空中语耳”,该词便是其此类作品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写赠别的词。描绘了行客与伊人离别之际,行舟待发,两人难分难舍的凄楚场景。上片借初夏“暗绿”“明红”的景色对比渲染别离氛围,下片以乐景写哀情,表达出离别时的不舍与别后的悲凄之情。

2. 写作手法

对比:“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以槐树绿叶繁茂使室内昏暗,与室外榴花火红耀人双眼形成对比,从色彩与光度上突出差异,烘托人物心情与环境氛围。比喻:“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将伊人的双眉比作柳叶,脸庞比作梨花,以“皱”眉和“倾”泪生动刻画其伤离的形象。

3. 分段赏析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上片首二句“槐绿暗窗纱,榴红明眼目”运用工整对仗与色彩对比,槐叶的深绿遮蔽窗纱形成室内幽暗氛围,与窗外明艳的榴花形成光度反差,通过环境明暗映射人物内心的离别愁绪。“玉人邀我少留行”以白描手法直述离别场景,展现伊人挽留的实况;“无奈一帆烟雨、画船移”转折自然,烟雨意象既写实景又喻心境,画船启程的动态强化了空间分隔的必然性。下片“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采用双重比喻,以柳叶弯曲形态类比蹙眉情态,取梨花带雨的视觉特征比拟泪落如雨,通过植物意象将抽象情感具象化。“别时”句通过今昔场景对比,用往昔欢聚记忆反衬当下离别痛苦,时空跳跃形成情感张力。结尾“惟有夜来归梦,尽绕浔阳城”借鉴柳永以景结情手法,将绵延思念转化为可触的梦境空间,虚实相生的写法拓展了词境深度。全篇结构严谨;上片室外明艳与室内幽暗的环境对照,与下片现实离别和往昔欢聚的情感对比形成呼应;“槐绿、榴红”的植物对仗与“柳叶、梨花”的比喻体系构成意象网络。词中未用典故,通过白描、比喻、时空对照等手法,在工整对偶与自然叙写间取得平衡,体现了宋代婉约词注重意象经营、擅长以物喻情的创作特点。

4. 作品点评

此词堪称黄庭坚以雅笔写俗情之作,全篇熔铸前人诗意而不着痕迹,通过斑斓设色与精巧构思,将市井情爱升华至文人雅境。上阕"槐绿""榴红"工对精妙,以"窗暗""眼明"的明暗反差强化视觉冲击,形成冷暖交织的绮丽画卷,深得杜甫"江碧鸟逾白"的设色精髓。下阕独创"柳叶""梨花"之喻,既承温庭筠"鬓云欲度香腮雪"的婉约风致,又以"皱""倾"的动态描摹突破静态比拟,使离人愁容跃然纸上。全词摒弃江西诗派惯用典故的习气,纯以白描勾勒辅以秾丽敷彩,在黄庭坚词作中独树"清空雅炼"之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婉而有韵,丽而能雅。上半首叙欲别之前,“画船”句摇曳生姿,有“每闻清歌,辄唤奈何”之意。后半首“柳叶”喻眉,“梨花”喻面,结句扁舟独夜,酒醒梦回,不言愁而愁怀无际,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句,同其怅惘也。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

下一篇:宋·张元干《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