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毂击肩摩锦绣堆":车马相撞、行人摩肩接踵,街市上繁华如锦绣堆叠,
"朝声汹汹暮声催":从早到晚,喧嚣的声响接连不断,仿佛在催促着什么。
"忽然忆起长桥路":忽然间,想起了长桥边的那条路,
"天镜无边白鸟回":那里水面像无边的明镜,洁白的鸟儿正盘旋飞回。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行旅诗。借客舍周遭车马喧嚣、人声纷扰的景象与回忆中长桥路天镜般水面、白鸟回旋的宁静画面,写出了尘世的繁杂与自然的清幽,表达了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对比:前两句“毂击肩摩锦绣堆,朝声汹汹暮声催”,以“毂击肩摩”的拥挤、“朝暮声催”的喧嚣,刻画市井的热闹繁杂;后两句“忽然忆起长桥路,天镜无边白鸟回”,用“天镜”般的澄澈湖面与白鸟回旋的悠然,展现自然的静谧清幽。通过市井喧嚣与自然静谧的鲜明对照,凸显心境的转变与对宁静的向往。
3. 分段赏析
首句“毂击肩摩锦绣堆”,以“毂击肩摩”的动态意象描绘车马相撞、行人拥挤的场景,“锦绣堆”则点染出市井的繁华表象,寥寥数字便勾勒出尘世喧嚣热闹的画面,奠定了诗歌前半部分的繁杂基调。次句“朝声汹汹暮声催”,“朝声”“暮声”点明时间的连续,“汹汹”“催”两个词语赋予声音压迫感,既写出市井声响的无休无止,又暗含诗人对这种繁杂环境的身心感受,进一步强化了尘世的匆忙氛围。第三句“忽然忆起长桥路”,“忽然”一词转折自然,将视角从眼前的喧嚣转向回忆中的场景,“长桥路”这一具体意象开启了对宁静过往的追忆,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透露出诗人对当下环境的疏离。末句“天镜无边白鸟回”,以“天镜无边”比喻水面的澄澈开阔,“白鸟回”描绘鸟儿回旋的自在姿态,通过清新宁静的自然意象,与前两句的市井喧嚣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出回忆中自然之境的清幽,又寄托了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余味悠长。
上一篇:宋·晏几道《点绛唇·花信来时》
下一篇:宋·陆游《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