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í
èr
yuè
èr
mèng
yóu
shěn
shì
yuán
tíng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chéng
nán
xiǎo
yòu
féng
chūn
zhǐ
jiàn
méi
huā
jiàn
rén
jiǔ
chéng
quán
xià
hén
yóu
suǒ
jiān
chén

译文

城南的小路又迎来了春天,可只见当年的梅花不见当年的佳人。她之玉骨早成了九泉之下的一抷黄土,她与我当年写就的墨痕也已被灰尘深深掩盖住了。

逐句剖析

"城南小陌又逢春":城南的小路又迎来了春天,

# 小陌:田间小路。

"只见梅花不见人":可只见当年的梅花不见当年的佳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她之玉骨早成了九泉之下的一抷黄土,

# 泉下:黄泉之下。指人死后埋葬的墓穴。旧时迷信也指阴间。,玉骨:指唐婉。

"墨痕犹锁壁间尘":她与我当年写就的墨痕也已被灰尘深深掩盖住了。

# 锁:封住,封闭。,墨痕:指作者五十年前书于沈园墙壁上的《钗头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以“城南小陌”“梅花依旧”勾画沈园春景,暗含物是人非之叹;后两句通过“玉骨成土”“墨痕锁尘”的虚实对照,抒写对亡妻唐婉跨越半个世纪的追思。全诗语言凝练含蓄,情感深沉哀婉,以梦境串联现实与回忆,展现了陆游晚年对亡妻的深切悼念与“悲壮沉郁”的诗歌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时年陆游八十一岁。这年冬十二月二日,陆游梦中来到城南沈园,此时春天又至,园中的梅花依旧盛开,但曾经相伴的人却已不在。陆游触景生情,回忆起往昔的点点滴滴,内心充满了对唐氏的思念和物是人非的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抒发自己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以“城南小陌又逢春”点明春日重游故地,“只见梅花不见人”通过梅花与故人的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悲怆。后两句“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以“玉骨”喻唐婉已亡,“墨痕”指沈园壁上旧题,虚实交织中尽显生死相隔的哀痛。全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体现了陆游晚年诗歌“悲壮沉郁”的风格。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整首诗借沈氏园亭的景色来抒情。“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通过描写春天城南小陌的梅花,以及人去楼空的场景,将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融入其中。“墨痕犹锁壁间尘”,借墙壁间的墨痕和尘土之景,进一步抒发了物是人非的伤感,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侧面描写:“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从侧面落笔,不正面说诗人对唐婉的情感经久犹存,而是说唐婉已成地下黄土,当年写《钗头凤》的墨痕也已蒙尘。情在词外,激发了读者想象的积极性,让他从侧面推测到诗人对唐婉的情感是永远无法磨灭的。

3. 分段赏析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首句点明了时间是春天,地点是城南的小路。“又逢春”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而春天的到来本应充满生机,却为后文的伤感埋下伏笔,奠定了情感基调。次句写在这熟悉的地方,眼前只有盛开的梅花,却再也见不到那个思念的人。“只见”和“不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凄凉,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句“玉骨”指代诗人的妻子,说妻子已经去世很久,长眠于地下。此句直接点明妻子的离世,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悲痛,为尾句的情感升华做了铺垫。末句写墙壁间的墨痕依然存在,却被尘土所覆盖。墨痕可能是曾经留下的痕迹,如今物在人亡,进一步烘托出一种物是人非、岁月沧桑的感觉,将诗人对亡妻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推向高潮。

4. 作品点评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以“梦游沈氏园亭”为题,通过“梅花”“墨痕”等意象,抒发了诗人对亡妻唐婉的深切悼念。对比手法的运用使情感表达更具张力,虚实交织的意境深化了生死相隔的哀痛。全诗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体现了陆游“清空一气,明白如话”的诗歌特色,在古代悼亡诗中别具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当年与爱妻唐琬的悲欢离合,已过去几十年了,老人仍然耿耿于怀,不能淡忘,可见其爱之深切,令人感动。

现代时代文艺出版中国古典文学室主任,副编审戚积广《历代爱情诗拔萃》

# 两首诗均以自然的美景反衬内心的哀情,此所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八十一岁的陆游,抒写的是东方式的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的爱情。

现代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研究员李元洛《历代文人爱情诗词曲三百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铉《乌夜啼·石榴》

下一篇:宋·史达祖《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