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ì
yuán

朝代:宋作者:杨万里浏览量:3
wàn
shān
bēn
lán
shēng
xuān
dào
qián
tóu
shān
jiǎo
jìn
táng
táng
shuǐ
chū
qián
cūn

译文

溪水向前奔流群山阻隔,拦得那溪水在山间日夜喧闹不停。等到它终于来到前边的山脚尽头,蜿蜒小溪已汇聚成大的溪流流出了前方的村庄。

逐句剖析

"万山不许一溪奔":溪水向前奔流群山阻隔,

# 不许:不允许,阻挡。

"拦得溪声日夜喧":拦得那溪水在山间日夜喧闹不停。

# 喧:喧闹。

"到得前头山脚尽":等到它终于来到前边的山脚尽头,

# 到:来到。

"堂堂溪水出前村":蜿蜒小溪已汇聚成大的溪流流出了前方的村庄。

# 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桂源铺》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万山阻拦溪水,溪水却日夜喧闹抗争,暗写现实压迫与个体抗争。后两句写溪水最终在山脚尽头堂堂正正地流出前村,揭示困境终被突破的生命哲理。全诗语言简洁易懂,却蕴含着鼓舞人心的力量,是杨万里诗作中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万山不许一溪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许”一词将万山人格化,赋予了它们人的情感和行为,好像万山故意阻挡溪水的奔腾。这样写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增添了趣味性,同时也突出了溪水面临的阻力。对比:诗中“万山”的阻拦和“溪水”的奔腾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溪水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精神。“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中,前面溪水被阻拦的困境与后面成功流出的畅快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主题,即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就能成功。托物言志:整首诗通过描写溪水被万山阻拦却依然日夜喧闹,最终成功流出前村的过程,来寄托诗人对生活中面对困难时应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态度和信念。将深刻的哲理蕴含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可感,易于理解。

2. 分段赏析

《桂源铺》首句写群山似乎有意阻拦着溪水的奔腾向前,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暗示了溪水前行的艰难,也为下文溪水的抗争做了铺垫。次句紧承上句,写溪水虽然被万山阻拦,但它不甘屈服,发出了日夜喧闹的声音,生动地描绘出溪水在困境中挣扎、抗争的情景,表现出溪水的不屈不挠。第三句笔锋一转,写溪水一路前行,终于来到了山脚的尽头,暗示着情况出现了转机,为溪水的成功流出埋下伏笔。末句写溪水堂堂正正地流出了前村,展现出一种胜利的姿态,与前面的受阻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溪水的勇敢和坚持最终获得了成功,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

下一篇:宋·葛胜仲《点绛唇·县斋愁坐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