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翠妨人看远山":清晨的翠色雾气妨碍人眺望远处的山峦,
"小风偏入客衣单":微风偏偏钻进客子单薄的衣裳。
"桃花爱做春寒信":桃花喜欢充当春寒的信使,
"只恐桃花也自寒":只是担心桃花自己也会感到寒冷。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写作手法
拟人:“桃花爱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赋予桃花人的情感和行为,说桃花“爱做”春寒的信使,还担心桃花自己会“自寒”,将桃花人格化,使桃花的形象更加生动,也让诗歌充满情趣,同时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桃花的怜惜。情景交融:“晓翠妨人看远山,小风偏入客衣单”,通过描写清晨妨碍看山的翠雾和钻进单薄客衣的小风,营造出一种清寒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在江上的独特感受,为后文对桃花的怜惜之情做铺垫,情与景相互交融。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晓翠妨人看远山,小风偏入客衣单”:诗人描绘了渡江时清晨的景象,晓翠弥漫,阻碍了视线,难以看清远山,而那微风却偏偏钻进了自己单薄的衣服,让诗人感受到丝丝寒意。这两句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生动地展现了初春清晨江上的特点,为整首诗奠定了清寒的基调。后两句“桃花爱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诗人的目光从江上的雾气和微风转移到桃花,运用拟人手法,将桃花视为传递春寒信息的使者,同时又对桃花心生怜惜,担心它也会在这春寒中感到寒冷。这两句由景及情,使诗歌的情感得到升华,从单纯的写景转变为对自然事物的关切与怜惜。
上一篇:宋·葛胜仲《点绛唇·县斋愁坐作》
下一篇:宋·王安石《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