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峰下两枪新":白云缭绕的山峰之下,冒出了鲜嫩的茶芽,
# 枪:特指茶树初萌的嫩芽。
"腻绿长鲜谷雨春":那茶叶色泽鲜润浓绿,在谷雨时节显得格外新鲜美好。
# 谷雨春:茶名。
"静试恰如湖上雪":静静地烹试新茶,那茶汤泛起的白沫如同西湖上的皑皑白雪一般纯净洁白,
# 如:万历本作看。
"对尝兼忆剡中人":在与茶相伴品尝的时候,不禁同时思念起远在剡中的友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像您那样的僧人,应该有那种挂着金色粉末的茶瓶吧,
"箸点琼花我自珍":我用筷子轻点茶沫如琼花,独享这份清雅。
"清话几时搔首后":什么时候能在我挠头思索之后,与您一起清谈呢,
"愿和松色劝三巡":我愿伴着松林的青翠色泽,劝您共饮几杯清茶。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性格恬淡,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多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多五、七言律诗。林逋喜欢梅花、白鹤,有“梅妻鹤子”之称。作为布衣隐士,他被朝廷曾赐予粟帛,卒谥和靖先生。代表作品有《山园小梅》《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西湖》等。
1. 写作手法
比喻:“静试恰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中“恰如湖上雪”运用比喻,把冲泡时茶汤泛起的白沫比作西湖上的皑皑白雪,既写出茶汤清澈洁白的视觉效果,又通过“湖上雪”的清冷意境,烘托出品茶时静谧清雅的氛围,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茶汤的洁净与品饮时的悠远情思。
2. 分段赏析
首联“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诗人开篇点明新茶的产地在白云峰下,“两枪新”写出了茶叶的鲜嫩,“腻绿长鲜”则生动地描绘出谷雨时节新茶翠绿鲜润的色泽,让人仿佛能看到那鲜嫩的茶叶在枝头舒展,同时也点明了时间是谷雨春,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颔联“静试恰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此联写诗人静心试茶,茶汤的颜色如同湖上的白雪般纯净洁白,给人以纯净、美好的感觉。在品尝佳茗之时,诗人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友人越僧灵皎,由品茶的情境自然地引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为下文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颈联“瓶悬金粉师应有,箸点琼花我自珍”:诗人想象友人灵皎那里应该有精美的茶具,“瓶悬金粉”描绘出一种精致的画面,而自己在品茶时,看到茶盏中如琼花般的茶沫,十分珍惜这一美妙的时刻。这一联通过对茶具和茶沫的描写,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品茶的喜爱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在生活品味上的相似之处。尾联“清话几时搔首后,愿和松色劝三巡”:诗人在品尝香茗的过程中,越发渴望能与友人相聚,一起清谈。“几时”二字流露出诗人对相聚的急切盼望,“搔首”则形象地表现出诗人思考时的神态。最后一句“愿和松色劝三巡”,诗人希望能与友人在松色的映衬下,一起举杯品茶,共叙情谊,以景结情,营造出一种清幽、闲适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相聚时光的期待。
下一篇:宋·刘子翚《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