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晴昼春谁主":晴丽之昼,谁主园林之春呢。
# 园林晴昼春谁主:晴丽之昼,谁主园林之春呢?谁主二字,直薄主题,引出下文。晴昼:风和日丽的一个白天。
"暖律潜催":春天阳气暗催草木萌发,
# 催:对“暖律”而言也。“暖律潜催”是“潜催暖律”的倒装。,潜:暗暗地,悄悄地,私下。,暖律:古以时令合乐律。暖律乃指暄暖节令,即温暖的时节。
"幽谷暄和":葱郁的深谷也变得那样暖和,
# 暄和:暄,即暖和。,幽谷:葱郁深谷。
"黄鹂翩翩":清晨,
# 翩翩:展翅飞貌。,黄鹂:即黄莺,俗称柳莺,亦谓流莺。
"乍迁芳树":黄莺在林间翩翩飞舞。
# 芳树:对树的美称。,迁:转移,这里是“飞到”之意。,乍:刚刚。
"观露湿缕金衣":露水打湿的它们金黄色的毛羽,
# 缕金:即金缕,此处因律而倒置。缕金衣,即金缕衣,用金缕绣有花纹图案的衣衫;这里形容黄鹂地金黄色地羽毛。,露湿:露水沾湿也。,观:看、见也。
"叶映如簧语":绿叶掩映中传来了它们悦耳的鸣声。
# 簧语:簧,指代簧舌的吹奏乐器之乐声,这里形容黄鹂鸣叫声之清脆悦耳。,叶映:黄鹂鸣叫震动树叶而反映的回音,这是一种拓展手法。
"晓来枝上绵蛮":绵绵蛮蛮如有情,
# 绵蛮:指小鸟或鸟鸣声。,晓:即清晨。
"似把芳心、深意低诉":低低地诉说着芳心深意。
# 低诉:低声倾诉。,芳心:通常形容女子,此处把黄鹂拟人化了。
"无据":无缘无故地。
# 无据:此处意为“无由来”“无端”“无缘无故”。
"乍出暖烟来":黄莺出巢飞动的时候,清晨的雾霭尚未消散,
# 暖烟:暖晨之霭气。
"又趁游蜂去":又追逐随同游蜂而去。
# 游蜂:指到处采花的蜜蜂。,趁:此处乃“追逐”“随同”之意。
"恣狂踪迹":它们行踪放浪,
# 踪迹:行踪也。恣意放浪。
"两两相呼":两两相呼应,
# 两两相呼:两两相呼应。
"终朝雾吟风舞":整日雾里唱风里舞。
# 雾吟风舞:即雾里唱风里舞。,终朝:朝,即整日里。
"当上苑柳秾时":当上林苑柳树葱郁茂盛时,
# 柳秾:柳树葱郁茂盛。秾,草木葱郁茂盛之貌。,上苑:即古皇家园林“上林苑”。秦时在咸阳附近渭水南,汉武帝于建元三年(前138年)在秦旧苑址上扩建。
"别馆花深处":在别馆花深的地方,
# 别馆:即别墅。古代建于园林内的居宅,称为别馆或别业。
"此际海燕偏饶":这期间燕子特别多,
# 偏饶:特多。偏,偏偏是。饶,富也;多也。,海燕:即燕子、家燕。,此际:这期间。
"都把韶光与":都把美好时光白白流失。
# 与:付出。此处指韶光白白流失了。,韶光:美好的时光,多指春光;也指青春年华。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咏物诗。上片以简约笔墨对春景进行全景式描绘,生动展现流莺娇姿;下片继续刻画流莺风流倜傥、逍遥自在的情状。全词看似咏物,实则抒怀,借流莺形象,委婉表达出柳永的自负与自信,写得清新自然又含蓄蕴藉,在柳永词作中别具一格。
2. 写作手法
设问:上阕开篇“园林晴昼春谁主”运用设问手法,“谁主”二字直接引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从而自然地引出下文对吟咏对象黄莺的描写,使得行文富有波澜,也直薄主题。
3. 分段赏析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上片开篇“园林晴昼春谁主”以设问起笔,“谁主”二字引发读者思索,巧妙引出下文对黄莺的描写;“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通过“潜催”“暄和”描绘春日温暖和煦的氛围,“翩翩”“乍迁”生动展现黄鹂轻盈灵动之态;“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中,“露湿缕金衣”以细腻笔触勾勒黄鹂羽毛在露水浸润下如金缕般绚丽的模样,“如簧语”运用比喻,将黄鹂叫声比作笙簧奏乐,形象写出其鸣声悦耳动听;“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绵蛮”摹写黄鹂叫声,“似把芳心深意低诉”赋予黄鹂以人的情感,想象其似在倾诉心事,使黄鹂形象更加鲜活。下片“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无据”二字颇妙,展现黄莺行动的随性自在,“出暖烟”“趁游蜂”描绘其穿梭于烟雾、追逐游蜂的活泼之态;“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恣狂”一词点明黄莺无拘无束,“两两相呼”“雾吟风舞”从声音、动作多角度刻画黄莺终日欢快嬉戏之景;“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前两句描绘上苑柳树繁茂、别馆繁花深处的美好春景,后两句“海燕偏饶”“把韶光与”,与前文黄莺的自在形成对比,有人认为此句暗含柳永不第后的无奈,以海燕占尽春光隐喻自身失势,也有人认为只是描绘春日景象的转换,表达对春光的赞美,全词或借物抒怀,或单纯写景,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 咏黄莺儿,取以为名。此调以此词为正体。晁(补之)词、无名氏词皆变体也。
清陈廷敬、王奕清《钦定词谱》
# 翩翩公子,席宠承恩,岂海岛孤寒能与伊争韶光哉。语意隐有所指,而词旨颖发,秀气独饶,自然清隽。
清黄苏《蓼园词评》
下一篇:宋·林逋《尝茶次寄越僧灵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