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ng
yīng
ér
·
·
yuán
lín
qíng
zhòu
chūn
shuí
zhǔ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3
yuán
lín
qíng
zhòu
chūn
shuí
zhǔ
nuǎn
qián
cuī
yōu
xuān
huáng
piān
piān
zhà
qiān
fāng
shù
guān
shī
湿
jīn
yìng
huáng
xiǎo
lái
zhī
shàng
mián
mán
fāng
xīn
shēn
zhà
chū
nuǎn
yān
lái
yòu
chèn
yóu
fēng
kuáng
zōng
liǎng
liǎng
xiāng
zhōng
zhāo
yín
fēng
dāng
shàng
yuàn
liǔ
nóng
shí
bié
guǎn
huā
shēn
chù
hǎi
yàn
piān
ráo
dōu
sháo
guāng

译文

晴丽之昼,谁主园林之春呢。春天阳气暗催草木萌发,葱郁的深谷也变得那样暖和,清晨,黄莺在林间翩翩飞舞。露水打湿的它们金黄色的毛羽,绿叶掩映中传来了它们悦耳的鸣声。绵绵蛮蛮如有情,低低地诉说着芳心深意。无缘无故地。黄莺出巢飞动的时候,清晨的雾霭尚未消散,又追逐随同游蜂而去。它们行踪放浪,两两相呼应,整日雾里唱风里舞。当上林苑柳树葱郁茂盛时,在别馆花深的地方,这期间燕子特别多,都把美好时光白白流失。

逐句剖析

"园林晴昼春谁主":晴丽之昼,谁主园林之春呢。

# 园林晴昼春谁主:晴丽之昼,谁主园林之春呢?谁主二字,直薄主题,引出下文。晴昼:风和日丽的一个白天。

"暖律潜催":春天阳气暗催草木萌发,

# 催:对“暖律”而言也。“暖律潜催”是“潜催暖律”的倒装。,潜:暗暗地,悄悄地,私下。,暖律:古以时令合乐律。暖律乃指暄暖节令,即温暖的时节。

"幽谷暄和":葱郁的深谷也变得那样暖和,

# 暄和:暄,即暖和。,幽谷:葱郁深谷。

"黄鹂翩翩":清晨,

# 翩翩:展翅飞貌。,黄鹂:即黄莺,俗称柳莺,亦谓流莺。

"乍迁芳树":黄莺在林间翩翩飞舞。

# 芳树:对树的美称。,迁:转移,这里是“飞到”之意。,乍:刚刚。

"观露湿缕金衣":露水打湿的它们金黄色的毛羽,

# 缕金:即金缕,此处因律而倒置。缕金衣,即金缕衣,用金缕绣有花纹图案的衣衫;这里形容黄鹂地金黄色地羽毛。,露湿:露水沾湿也。,观:看、见也。

"叶映如簧语":绿叶掩映中传来了它们悦耳的鸣声。

# 簧语:簧,指代簧舌的吹奏乐器之乐声,这里形容黄鹂鸣叫声之清脆悦耳。,叶映:黄鹂鸣叫震动树叶而反映的回音,这是一种拓展手法。

"晓来枝上绵蛮":绵绵蛮蛮如有情,

# 绵蛮:指小鸟或鸟鸣声。,晓:即清晨。

"似把芳心、深意低诉":低低地诉说着芳心深意。

# 低诉:低声倾诉。,芳心:通常形容女子,此处把黄鹂拟人化了。

"无据":无缘无故地。

# 无据:此处意为“无由来”“无端”“无缘无故”。

"乍出暖烟来":黄莺出巢飞动的时候,清晨的雾霭尚未消散,

# 暖烟:暖晨之霭气。

"又趁游蜂去":又追逐随同游蜂而去。

# 游蜂:指到处采花的蜜蜂。,趁:此处乃“追逐”“随同”之意。

"恣狂踪迹":它们行踪放浪,

# 踪迹:行踪也。恣意放浪。

"两两相呼":两两相呼应,

# 两两相呼:两两相呼应。

"终朝雾吟风舞":整日雾里唱风里舞。

# 雾吟风舞:即雾里唱风里舞。,终朝:朝,即整日里。

"当上苑柳秾时":当上林苑柳树葱郁茂盛时,

# 柳秾:柳树葱郁茂盛。秾,草木葱郁茂盛之貌。,上苑:即古皇家园林“上林苑”。秦时在咸阳附近渭水南,汉武帝于建元三年(前138年)在秦旧苑址上扩建。

"别馆花深处":在别馆花深的地方,

# 别馆:即别墅。古代建于园林内的居宅,称为别馆或别业。

"此际海燕偏饶":这期间燕子特别多,

# 偏饶:特多。偏,偏偏是。饶,富也;多也。,海燕:即燕子、家燕。,此际:这期间。

"都把韶光与":都把美好时光白白流失。

# 与:付出。此处指韶光白白流失了。,韶光:美好的时光,多指春光;也指青春年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是北宋柳永创作的咏物词。此词上片以设问开篇,“园林晴昼春谁主”引发思索,随后以简约笔墨全景式描绘春景,通过“暖律潜催”“幽谷暄和”营造春日氛围,用“翩翩”“乍迁”等生动展现黄鹂灵动之姿,又以“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等细腻刻画其外形与鸣声,赋予黄鹂人的情感,使其形象鲜活。下片继续刻画黄莺,“无据”“乍出”“又趁”等展现其随性自在,“恣狂踪迹”等多角度描绘其欢快嬉戏之态;结尾“当上苑柳秾时……都把韶光与”,描绘上苑繁花春景的同时,将黄莺与海燕进行对比,表意含蓄。全词看似咏物,实则借黄莺的翩跹、自在,委婉抒发柳永早期科考落第后怀才不遇的苦闷、对现实的感怀,以及内心的自负与自信,语言清新自然又含蓄蕴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是柳永所写。柳永一生共参加五次科举考试,先后四次落第。在早期参加科考落第后,仕途失意的他,内心充满感慨与无奈。此时,他将目光投向园林中春日里的黄鹂,借黄鹂的翩跹、啼鸣与自在行踪,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感怀,从而创作了这首词,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详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咏物诗。上片以简约笔墨对春景进行全景式描绘,生动展现流莺娇姿;下片继续刻画流莺风流倜傥、逍遥自在的情状。全词看似咏物,实则抒怀,借流莺形象,委婉表达出柳永的自负与自信,写得清新自然又含蓄蕴藉,在柳永词作中别具一格。

2. 写作手法

设问:上阕开篇“园林晴昼春谁主”运用设问手法,“谁主”二字直接引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从而自然地引出下文对吟咏对象黄莺的描写,使得行文富有波澜,也直薄主题。

3. 分段赏析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上片开篇“园林晴昼春谁主”以设问起笔,“谁主”二字引发读者思索,巧妙引出下文对黄莺的描写;“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通过“潜催”“暄和”描绘春日温暖和煦的氛围,“翩翩”“乍迁”生动展现黄鹂轻盈灵动之态;“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中,“露湿缕金衣”以细腻笔触勾勒黄鹂羽毛在露水浸润下如金缕般绚丽的模样,“如簧语”运用比喻,将黄鹂叫声比作笙簧奏乐,形象写出其鸣声悦耳动听;“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绵蛮”摹写黄鹂叫声,“似把芳心深意低诉”赋予黄鹂以人的情感,想象其似在倾诉心事,使黄鹂形象更加鲜活。下片“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无据”二字颇妙,展现黄莺行动的随性自在,“出暖烟”“趁游蜂”描绘其穿梭于烟雾、追逐游蜂的活泼之态;“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恣狂”一词点明黄莺无拘无束,“两两相呼”“雾吟风舞”从声音、动作多角度刻画黄莺终日欢快嬉戏之景;“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前两句描绘上苑柳树繁茂、别馆繁花深处的美好春景,后两句“海燕偏饶”“把韶光与”,与前文黄莺的自在形成对比,有人认为此句暗含柳永不第后的无奈,以海燕占尽春光隐喻自身失势,也有人认为只是描绘春日景象的转换,表达对春光的赞美,全词或借物抒怀,或单纯写景,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咏黄莺儿,取以为名。此调以此词为正体。晁(补之)词、无名氏词皆变体也。

清陈廷敬、王奕清《钦定词谱》

# 翩翩公子,席宠承恩,岂海岛孤寒能与伊争韶光哉。语意隐有所指,而词旨颖发,秀气独饶,自然清隽。

清黄苏《蓼园词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贺铸《小重山·飘径梅英雪未融》

下一篇:宋·林逋《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