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初已来画鞍马":开国以来善画鞍马的画家中,
"神妙独数江都王":画技最精妙传神只数江都王。
# 江都王:即李绪,唐太宗李世民之侄,以画鞍马出名。江都王绪,霍王元轨子,善书画。
"将军得名三十载":曹将军画马出名已有三十载,
# 三:一作“四”。,将军:指曹霸。
"人间又见真乘黄":人间又见古代真正神马“乘黄”。
# 乘黄:古代传说中的神马,后用以泛指名马。
"曾貌先帝照夜白":他曾描绘玄宗先帝的“照夜白”,
# 照夜白:马名,玄宗所乘好马之一。,先帝:指唐玄宗李隆基。,貌:描画。
"龙池十日飞霹雳":画得象池龙腾飞十日声如雷。
# 龙池:旧注以为指唐长安兴庆宫内一个池。
"内府殷红马脑碗":先帝赏赐内库殷红玛瑙盘,
# 碗:一作盘。
"婕妤传诏才人索":婕妤传达诏命才人去索取。
# 才人:正四品女官。此处泛指妃嫔。,婕妤:正三品女官。
"盘赐将军拜舞归":将军跪拜接受赐盘刚回归,
"轻纨细绮相追飞":众人拿着轻绡细绢紧追随。
# 追飞:一作随。
"贵戚权门得笔迹":达官权贵得到你一幅手迹,
"始觉屏障生光辉":方才觉得脸上有光室光辉。
"昔日太宗拳毛騧":过去太宗有匹宝马拳毛騧,
# 拳毛騧:唐太宗平定刘黑闼时所乘的战骑,为“六骏”之一。太宗六骏,五曰拳毛騧,平刘黑闼所乘。
"近时郭家师子花":近日郭家又有名马狮子花。
# 师子花:即狮子骢,唐代宗为郭子仪所赐之马。
"今之新图有二马":现在你新图画的两匹骏马,
# 新:一作画。
"复令识者久叹嗟":又让看的人个个感叹惊讶。
"此皆骑战一敌万":这都是战骑以一胜万的好马,
"缟素漠漠开风沙":展开画绢如见奔马扬起风沙。
# 缟素:白色画绢。
"其余七匹亦殊绝":图中其他七匹马也很绝妙,
"迥若寒空动烟雪":远看很像在寒空踏着烟雪。
"霜蹄蹴踏长楸间":霜蹄骏马蹴踏在长楸大道间,
"马官厮养森成列":专职马倌和役卒肃立排成列。
"可怜九马争神骏":最可爱的九匹马各显神采,
# 九马:曹将军九马图,后藏薛绍彭家。
"顾视清高气深稳":相互顾盼气势清高又沉稳。
"借问苦心爱者谁":借问苦心爱马的人都有谁,
"后有韦讽前支遁":后代有韦讽前代有个支遁。
# 支遁:即支道林,东晋名僧。
"忆昔巡幸新丰宫":回忆从前天子巡幸新丰宫,
# 新丰宫:指骊山华清宫。唐京兆昭应县,汉代本名新丰,骊山在县境内。
"翠华拂天来向东":满天翠羽旗向着长安城东。
# 翠华: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帜。
"腾骧磊落三万匹":三万匹骏马奔腾各具神姿,
"皆与此图筋骨同":都与这画中的马筋骨相同。
"自从献宝朝河宗":自从河宗献宝穆王归天后,
# 献宝朝河宗:用穆天子西征事。谓唐玄宗西奔入蜀。河宗:即河伯。《穆天子传》“天子西征,至阳纡之山,河伯冯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天子乃沉珪璧礼焉,河伯乃与天子披图视典,以观天子之宝器,曰天子之宝”。
"无复射蛟江水中":再也没有玄宗巡幸那样盛。
# 无复射蛟江水中:用汉武帝事。无复射蛟,谓唐玄宗已晏驾。射蛟,汉武帝射蛟江中,此指游幸。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您没见到金粟堆前松柏树林里,
# 金粟堆:唐玄宗葬于今陕西蒲城县金粟山,号称泰陵。
"龙媒去尽鸟呼风":宝马去尽只有鸟儿鸣西风。
# 龙媒:龙的属类。这里指骏马。《汉书·礼乐志》:“天马来,龙之媒。”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体裁为七言古诗,题材属题画诗。诗人借观赏曹霸所绘马图,由画马及画家经历,再联系真马与现实,抒发对曹霸才华的赞叹、对其命运的感慨,借马的兴衰暗喻唐朝国运变迁,表达出对往昔盛世的怀念、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及自身怀才不遇的怅惘。
2. 写作手法
借物抒情:诗人借观曹将军画马图,通过对画中马的描写以及对曹霸画马经历的叙述,抒发了对唐朝兴衰的感慨、对先帝的怀念以及自身的忧国之情等复杂情感。虚实结合:诗中既有对眼前画中马的生动实写,如“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等句,逼真地描绘了马的形态;又有由画马引发的对真马、对往昔玄宗巡幸等情景的想象与联想,如“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等,是为虚写,虚实相生,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和内涵。对比:诗中将曹霸昔日的辉煌与如今的落魄进行对比,如曹霸曾受皇帝赏识,“曾貌先帝照夜白”,而后来却流落民间,衬托出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沧桑。同时,以江都王李绪画马与曹霸画马对比,突出曹霸画马技艺的高超。典故:诗中可能运用了一些与马或绘画相关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如可能涉及到古代名马的典故等,来丰富对画中马的描写和赞美。细节描写:对画中马的细节描写十分精彩,如“肉鬃骹磴动秋色,牙璋玉镫锦鞍鞯”,通过对马的鬃毛、蹄子、马具等细节的刻画,使画中马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跃然眼前。比兴:诗人以马自比或借马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马的兴衰与国家的兴衰、个人的命运相呼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分段赏析
诗开篇,杜甫先以江都王衬托曹霸,称曹霸“得名三十载”,世人方又得见神骏之马,“将军”一词,因其官至左武卫将军,借此彰显尊崇。“乘黄”本为传说中形似狐、背生两角的神马,此处用以形容曹霸所绘马匹的神奇骏健,足见赞誉之高。诗人不落俗套,以八句之笔,从曹霸画“照夜白”马切入,详述其受玄宗恩宠、艺名大噪之事,为后文描绘九马图铺垫,亦为末段诗意埋下伏笔。“曾貌先帝照夜白”,曹霸所绘照夜白,栩栩如生,仿若能令龙池之龙受感,引得连日风雷相伴,此即“龙池十日飞霹雳”。“内府”二句,描绘玄宗对曹霸画作的喜爱,命婕妤传诏,才人捧“内府殷红玛瑙盘”向曹霸求画并盛放,玛瑙盘名贵非凡,足见恩宠之隆。“盘赐将军”后四句,刻画曹霸受赏后声名鹊起,求画者络绎不绝,达官显贵皆以求得其画为荣。此段,上四句押仄声韵,药、陌、锡韵通押,下四句押平声微韵,诗韵转换与诗意递进、变化相得益彰。“昔日太宗拳毛騧”以下十四句,转入对马的正面描绘,细致刻画“九马图”。诗人从多层面、多角度入手,错落写来,使九匹马跃然纸上。前六句,先聚焦二马,“今之新图有二马”,其一为唐太宗的拳毛騧,是其平定刘黑闼时的坐骑;其二为郭家狮子花,即九花虬,乃唐代宗赐予郭子仪的御马。二马皆为战骑,勇猛非凡,故而诗人赞叹“此皆战骑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打开画卷,仿若能看到二马在广袤战地风沙中疾驰,生动展现了画作的逼真与画艺的高超。“其余七匹”后四句,分别从七匹马的形貌、奔驰之姿、伏枥之态,展现其“殊绝”神态。“迥若”句描绘七马毛色各异,或红或白或相间,如霞雪飞舞;“霜蹄”句呈现部分马在长楸道上踏霜奔驰;“马官”句则刻画马厩中马官精心饲养的场景。先绘二马,再写七马,杜甫对“九马图”作出总评:“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九匹马匹匹神骏,昂首顾盼,神采飞扬又气度沉稳,惹人怜爱。随后,诗人以支遁衬托韦讽,赞誉其品格高雅、对绘画艺术热爱且素养深厚,紧扣题意。此段前六句押平声麻韵,中四句押仄声屑韵,后四句押仄声韵,上声阮、去声震通押,韵脚转换,诗思层次分明。最后一段共八句,押平声东韵(仅一处为冬韵,通押),一韵到底。前四句描绘玄宗巡幸骊山的盛大场景,新丰宫即骊山华清宫,玄宗巡幸时,帝辇翠华摇曳,旌旗蔽日,数万厩马相随,不同毛色的马按队排列,远望如锦绣。“皆与此图筋骨同”,点明真马与图中马皆为良马,紧扣全诗咏“九马图”主旨。后四句写玄宗入葬泰陵后的萧索之景,尽显“衰”态。“自从献宝朝河宗”借周穆王升遐之事比喻玄宗驾崩;“无复射蛟江水中”,以汉武帝射蛟典故,言玄宗已逝,世间再无如此盛举;“君不见”二句,描绘玄宗陵前松柏间,骏马已去,只剩鸟儿在松风中鸣叫。唐玄宗曾喜爱马图、宠幸曹霸,巡幸新丰宫时万马奔腾,一朝离世,群马散尽,松柏含悲,结尾韵味悠长,盛衰之感尽在其中。题画诗常以画作真,杜甫此诗更是将这一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且变幻多端。“人间又见真乘黄”“龙池十日飞霹雳”“缟素漠漠开风沙”等句,将画马视作真马,夸赞曹霸画艺神妙。诗人从画马谈及画家受宠,由画马延伸至真马,再关联到时事,从玄宗巡幸过渡到其逝世,诗思不断拓展,寄托对玄宗的深情眷恋。叙述真马、时事时,又不时穿插与马画相关内容,以画、马为线索贯穿全篇。正如陆时雍所论:“画中见真,真中带画,尤难。”(《唐诗镜》)全诗情感深沉,波澜起伏,转笔刚健,脉络细密,章法跌宕,气势雄浑,情韵沉郁顿挫,堪称古今长篇题画诗中的经典之作。在章法布局上,第一段四句先赞曹霸画技高超;第二段八句回溯其应诏画马时的荣耀与宠幸;第三段十句描绘九马图的神妙及各马姿态;第四段八句照应第二段“先帝”伏笔,引发今昔之感。诗歌开篇奇妙高远,中间跌宕起伏,结尾突兀又含蓄。写骏马栩栩如生,情感真挚动人,兴味无穷。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价:“身历兴衰,感时抚事,惟其胸中有泪,是以言中有物。”此评价恰如其分。
4. 作品点评
杜甫的《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以精妙笔力,借题画将画马、画家、时事与国运紧密勾连。诗中虚实相生、层层递进,借马之兴衰暗喻唐王朝的起伏,沉郁顿挫间尽显对往昔盛世的缅怀、对当下时局的忧虑,展现出杜甫一贯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怀与高超诗艺。
# 画中见真,真中带画,尤难。
明陆时雍《唐诗镜》
#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二句)警句。
清杨伦《杜诗镜铨》
# 身历兴衰,感时抚事,惟其胸中有泪,是以言中有物。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霸所画马未尝如此,特论其神骏耳。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上一篇:唐·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下一篇:唐·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