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wáng
chǔ
shì

朝代:唐作者:王绩浏览量:1
běi
chǎng
yún
huò
dōng
gāo
shǔ
guī
xiāng
féng
qiū
yuè
mǎn
gèng
zhí
yíng
fēi

译文

在房屋北边的菜园锄豆完毕,又从东边田地里收割黄米归来。在这月圆的秋夜,恰与老友王处士相遇,更有星星点点的秋萤穿梭飞舞。

逐句剖析

"北场芸藿罢":在房屋北边的菜园锄豆完毕,

# 芸藿:锄豆。芸,通“耘”,指耕耘。藿,指豆叶。,北场:房舍北边的场圃。

"东皋刈黍归":又从东边田地里收割黄米归来。

# 黍:即黍子。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生长在北方,耐干旱。籽实淡黄色,常用来做黄糕和酿酒。,刈:割。,东皋:房舍东边的田地。皋,水边高地。

"相逢秋月满":在这月圆的秋夜,恰与老友王处士相遇,

"更值夜萤飞":更有星星点点的秋萤穿梭飞舞。

# 萤:萤火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夜喜遇王处士》为五言绝句,属田园生活情趣诗作。前两句“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聚焦农耕生活,记述诗人整日劳作后暮归途中与友人相遇的情景;后两句“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转而呈现相遇时的自然景象。全篇以质朴笔触勾勒田园图景,将人际相逢的欣喜融入秋夜月色与流萤飞舞的景致之中,于平实叙述间蕴蓄隽永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诗人

王绩(585~644),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大儒王通之弟,性格简傲,嗜酒。王绩作诗继承了阮籍与陶潜咏怀言志的传统,并喜写饮酒和田园生活,借以排遣怀才不遇的苦闷,高情胜气,独步当时。其诗风质朴清新,不染雕琢浮华旧习,真率自然,平淡质朴。其文骈散兼长,疏朗明快,清新可诵。代表作品有《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系作者归隐期间所作,具体创作年代不可考。贞观初年,王绩解官归田,因仕途未展、难获显达,遂隐居田园,以琴酒诗文自遣。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田园诗。诗歌描写了田园生活的质朴情趣,将人际相逢的欣喜融入秋夜月色与流萤飞舞的景致之中,于平实叙述间蕴蓄隽永诗意。

2. 写作手法

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中,农事场景的“芸藿”“刈黍”与“北场”“东皋”的方位描写,既展现田园劳作的日常节奏,又暗含诗人躬耕自足的悠然心境,为后文的“喜遇”奠定和谐基调。“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以“秋月满”的静谧与“夜萤飞”的灵动,勾勒出乡村秋夜的澄澈之美,情感与景物浑然一体。反衬:以动衬静,“蝉噪林逾静”句中,以蝉鸣的聒噪动态反衬出森林的静谧意境。“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句中星星点点的萤光与明亮的秋月,让这宁静安闲的山村秋夜有了流动的意致和鲜活的生机,避免显得单调冷寂。同时,这种局部的流动变幻又反过来更衬托出整个秋夜山村的宁静安恬。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记农事归来。“北场”“东皋”非实指地名,前者泛指屋北场圃,后者化用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典故,暗含归隐躬耕身份。“芸藿”即锄豆,与“刈黍”同为秋收农事。诗人以平实的白描手法叙述,看似淡而无奇,却在舒缓从容的语调中透露出对田园生活的熟稔,流露着萧散自适的意态。王绩的归隐生活优渥从容,田间劳作仅是生活雅趣的点缀。这种身心和谐的状态,正是后文“秋夜喜遇”的情感铺垫。后两句“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日间劳作后的微醺与恬然心境,让两位乡居故友在秋夜不期而遇。明月清辉漫洒村野,将天地浸染成静谧的银白世界。点点流萤在秋夜中穿梭飞舞,编织着流动的光影画卷。这微小的动态点缀既打破了夜的凝滞,又反衬出山村的静谧安详。诗人未直述相逢之喜,却借“相逢”“更值”等饱含情感的词语,将沉醉于良辰美景的微妙心绪娓娓道来。

4. 作品点评

以情驭景、以景托情,是这首诗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选取“北场”“东皋”“秋月”“夜萤”这四个不同方位的景物,对诗人逢友时的兴奋心情进行点染,每一处景都浸透着喜悦的情愫。前两句描绘了在满载劳动喜悦的氛围中与好友相逢的场景,更添一层欢喜之意;后两句写天公作美促成友人相聚,以喜庆之景烘托遇友之乐,让整首诗的意境都弥漫着欢快的氛围。王绩不少诗篇虽流露出对封建礼教束缚的不满,却也常显露出遗世独立、消极隐遁的思想,他的名篇《野望》便不免带有这种倾向。而这首小诗虽写田园隐居生活,却展现了乡居秋夜特有的美,以及诗人对此的深切体悟,色调明朗,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有真率自然、不假雕琢的长处,却也因有时过于直白质朴而少了些余韵。这首诗则既保留了朴素自然的优点,又做到了融情入景,不经意间点染出含蓄悠远的意境。从田园诗的发展脉络看,陶诗侧重写意,王维的田园诗则着力营造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王绩这首诗不妨视为王维田园诗的先声。诗中还能看出陶诗的影响,但整体而言,它已属于指向未来诗歌发展的作品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下一篇:唐·杜甫《雨不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