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òu
bǎi
cǎo

朝代:宋作者:晁补之浏览量:2
bié
cháng
duō
huì
shí
cháng
shǎo
tiān
nán
xiǎo
zhèng
huā
kāi
yòu
chóu
huā
xiè
chūn
rén
lǎo
cǎn
yán
niàn
jiù
zhū
yán
qīng
huān
xiào
biàn
便
rǎn
rǎn
yún
fēi
fēi
yīn
hào
zhuī
xiǎng
qiáng
tóu
méi
xià
mén
táo
biān
míng
wèi
dōu
wàng
liǎo
xuè
xiě
xiāng
jiān
lèi
fēng
luó
sān
cháng
hèn
jiǎo
jīn
shì
shí
èr
lóu
kōng
píng
shuí
dào
qíng
qiāo
huí
chuán
líng
yǎo

译文

分别的时光总是漫长,相聚的时辰偏又短暂,连天色都难破晓。方才为花开欣喜,转眼又为花谢忧愁,春天也像人一样容易衰老。黯然无言、想起昔日青春容颜,那时的欢乐莫要嘲笑。就像那冉冉浮云,霏霏细雨,一去再无音讯可找。追忆曾在墙头梅下,门里桃边,为伊人把名利全都忘掉。用血书写信笺,以泪封缄罗帕,记得离别三日、愁肠百结如绞。如今往事成空,十二楼阁凭谁再到。此情默默。想要调转船头,可那武陵仙路早已云遮雾绕。

逐句剖析

"别日常多":分别的时光总是漫长,

"会时常少天难晓":相聚的时辰偏又短暂,连天色都难破晓。

"正喜花开":方才为花开欣喜,

"又愁花谢":转眼又为花谢忧愁,

"春也似人易老":春天也像人一样容易衰老。

"惨无言、念旧日朱颜":黯然无言、想起昔日青春容颜,

"清欢莫笑":那时的欢乐莫要嘲笑。

"便苒苒如云":就像那冉冉浮云,

# 苒苒:云层堆积的样子。

"霏霏似雨":霏霏细雨,

"去无音耗":一去再无音讯可找。

"追想墙头梅下":追忆曾在墙头梅下,

"门里桃边":门里桃边,

"名利为伊都忘了":为伊人把名利全都忘掉。

"血写香笺":用血书写信笺,

# 笺:信笺,诗笺。

"泪封罗帕":以泪封缄罗帕,

# 罗帕:凌罗手编。

"记三日、离肠恨搅":记得离别三日、愁肠百结如绞。

"如今事":如今往事成空,

"十二楼空凭谁到":十二楼阁凭谁再到。

# 凭:由、任由。,十二楼:传说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可泛指京都楼阁。

"此情悄":此情默默。

# 悄:忧伤,寂静。

"拟回船、武陵路杳":想要调转船头,可那武陵仙路早已云遮雾绕。

# 武陵:桃花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斗百草》是宋代词人晁补之的一首婉约词作,词中“血写香笺,泪封罗帕”的痴情告白与“十二楼空凭谁到”的物是人非形成强烈反差,最终以“武陵路杳”的桃源意象收束全篇,在“苒苒如云,霏霏似雨”的缥缈意境中,将爱情的美好、离别的伤痛与人生的无常熔于一炉。全词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念旧日朱颜”的怀恋与“离肠恨搅”的苦楚,展现了宋代婉约词“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

晁补之(1053~1110),北宋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元丰进士,曾任礼部郎中、国史编修官、知河中府等职。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散文流畅,论政、论史之作,比较注重“事功”,主张以武力收复幽蓟十六州。诗尤以乐府与古体见长,骨力道劲,辞格俊逸。词的风格与苏东坡的词相近。写景、咏花、赠和、悼亡之外,多写贬谪生涯和田园风光,不作绮艳语。代表作品有《新城游北山记》《拱翠堂记》《摸鱼儿》等。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以“别日常多,会时常少”直抒离愁,以“天难晓”暗喻相思长夜,奠定全词哀婉基调。“正喜花开”三句运用“喜—愁”转折,将春光易逝与人世无常相勾连,而“苒苒如云”三句以飘渺的云雨意象,喻指往昔欢情消散无踪。下阕“追想墙头梅下”转入具体回忆,“名利都忘”凸显用情之深;“血写”“泪封”二句以极端化的动作描写,强化离别之痛。“十二楼空”化用仙典,暗喻情人远去、仙境成空,结句“武陵路杳”运用了桃源迷途的典故。全词上下阕虚实相生,今昔交织,以“春—人”“乐—哀”“聚—散”的多重对照,完成了一场缠绵悱恻的抒情独白。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复古《大热五首(其二)》

下一篇:宋·张舜民《卖花声·楼上久踟躇》

猜你喜欢